智慧城市中的大數據有多大?如果沒有無處不在的傳感網,數據不大,無所不在的傳感器產生的數據反映城市自然和人類活動,目前已經達到BP,EP到ZP級,將來還會有越來越多的數據。
大數據有五個特征:第一體量大,第二速度快,第三模態多樣,第四真偽難辨,第五價值巨大。大數據能夠讓我們以前所未有的維度量化和理解我們的世界,產生巨大的價值。
靠什么進行大數據的數據處理、數據挖掘?靠的只能是云計算,還要靠數據挖掘的方法。到了今天,科學研究的范式已經進入到第四代,從靠經驗、靠理論、靠計算變成依賴于數據發現,這就是我們今天的時代,云計算應運而生。
云計算中心內部的生態鏈,除了用戶有自己的終端外,我們有專門的公司提供基礎設施服務,提供軟件服務,提供平臺服務,提供集成服務,這些構成了云計算的組成部分。我們做了一個遙感云,遙感的海量數據和處理方法都集中放在遠程的云端。遙感云有50多個功能。它能夠根據用戶要求自動搜索衛星遙感數據和算法,形成和運行服務鏈,并把計算結果通過網絡及時送給用戶。我們正在把GPS、北斗和室內定位方法綜合在一起做一個云就叫北斗位置云,不管室內外能提供1米精度的位置服務。
從海量多元大數據中自動發現隱含的、非顯見的模式,規則和知識的過程稱為數據挖掘,它與信息提取是不一樣的,難度更大。從現實世界中獲取數據、從數據中提取信息、再從數據和信息中挖掘到知識,是一個金字塔的過程。

數據挖掘可以做什么?如夜光遙感數據研究,可以分析城市經濟增長、城市規劃、城鎮化過程。又如習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后,我們要掌握過去和未來沿“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經濟發展的狀況,可以用數據挖掘實現。目前”一帶一路”有三條路,分別是中國到歐洲、中國到地中海、中國到印度洋,我們分析了1995年、2001年、2007年、2013年的夜光遙感情況,1995年,夜光量最大的國家是俄羅斯,2013年以來夜光量最大的國家是中國,夜光顯示20年來發展最快的國家是小國家,東南亞(柬埔寨、老撾、泰國、越南、緬甸等)等國的夜光發生了快速增長,說明這些國家正在發生快速的城市化和經濟增長。中國排13位,部分國家(波黑、索馬里、阿富汗等)的夜光快速增加來自于和平進程和戰后重建, 烏克蘭、敘利亞夜光急劇下降,因為那個地方發生了內戰。
視頻數據的挖掘,安全行為智能分析,視頻數據自動理解。要自動而準確發現異常現象,用于視頻偵查的人體行為識別,用攝像頭動態跟蹤一個可疑人員的活動,對結果做檢測、分類、跟蹤,看看到底是好人,還是可疑人員, 在保護公民隱私的前提下,有效發揮視頻數據的作用。
城市大數據要管理,不能煙囪林立。 基于云計算平臺的智慧城市運營中心,能夠起到什么作用呢?讓政府的治理不是主觀意志,不是利益集團,而是根據客觀事實。智慧城市運營中心可以實現城市運行可視化、可控化、智能化、可預測、可量化評估,企業能夠通過大數據重組生態資源,改良商業模式,獲得效益,城市大數據要提升市民的幸福指數。目前上海、北京和武漢已經把數據開放了,武漢市共48個部門,開放800余項公共服務數據,造福百姓。
智慧城市是好東西,要把它抓起來,要讓它推進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我們要同時抓數字城市、物聯網和云計算,做好智慧城市建設,讓它用得好、用得起,我們要開發軟件,讓它智能化,自動化. 我們要鼓勵政府領導一把手抓好頂層設計,建好運營中心,組織好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