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莉珊 郭 莉 胡金英 李巧璋
廣東省東莞市常平醫院婦產科,廣東東莞 523573
母乳喂養可以增進母嬰之間的感情,同時由于母乳成分的特點,可以提高嬰幼兒生長發育所需的優質蛋白、消化酶、微量元素,且利于消化吸收,能夠促進胃腸道有益菌群的生長,提供多種免疫球蛋白,增強新生兒抵抗力。此外,母乳喂養還能促進產婦產褥期恢復[1-2]。許多初產婦由于是首次分娩,沒有掌握母乳喂養的相關知識,容易產生負面情緒和缺乏喂養自信心,導致產后母乳喂養率低,喂養并發癥發生率高,這不僅不利于嬰兒的健康成長,也不利于產婦的產后恢復。本院采用系統化反饋式護理干預來提高產婦母乳喂養的自信心,減少負面情緒的發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選取2012年11月~2014年2月在本院分娩的362例健康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年齡為19歲~39歲,平均(26.93±4.92)歲;孕周 37~42 周,平均(39.13±2.76)周。將入選產婦隨機分為干預組和未干預組,各181例。所有入選產婦均無傳染病和嚴重產科并發癥。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在住院期間,未干預組產前接受護士母乳喂養知識的口頭宣講,產時進行早吸允、早接觸,產后責任護士進行常規母乳喂養宣教。干預組實施系統化反饋式護理,包括孕期教育、入院后教育、分娩時教育、分娩后教育、出院指導和隨訪,具體內容如下。①孕期教育:叮囑孕母必須每周準時參加孕期課堂,由本院相關專業人員進行孕期健康教育,講解母乳喂養的知識及優點,其中包括對新生兒的優點和對母體的益處。②入院后教育:入院后立即對孕母進行產前評估工作,針對孕母所缺乏的知識進行一對一的母乳喂養健康教育,再次重申母乳喂養的好處,產前、產后乳房和乳頭的清潔衛生工作及其他準備,并對孕母進行心理指導,講解影響乳汁分泌、發生乳汁淤積的常見危險因素,并簡述防御措施,以緩解孕母的心理壓力,促進母乳喂養成功率。③分娩時教育:分娩時由專人看護,鼓勵和指導產婦正確的分娩技能,正確用力,積極配合醫護人員接產,同時要舒緩孕母的心理壓力,使其安全度過分娩期。④分娩后教育:分娩后立即指導產婦進行早吸允、早接觸哺乳,住院期間每人發放一本圖文并茂、簡單易懂的《母乳喂養手冊》,以便能隨時翻閱,責任護士應宣傳正確的喂養方式、頻率、抱持體位及乳房衛生,不能順利哺乳者應協助排空乳汁;當出現乳汁淤積、乳房脹痛及急性乳腺炎時,應及時尋找病因并給予積極有效的治療[3]。⑤出院指導:出院時再次對產婦和家屬進行哺乳相關知識評估,提供母乳喂養指導電話。⑥隨訪:產后6周、6個月隨訪2次,詢問喂養情況,解答喂養難題并予以合適的指導,同時進行量表測試。
①產后6周和6個月,采用母乳喂養自信心量表(BSES)[4]對兩組產婦的自信心進行評定,該量表包含33個項目,均采用5級評分,總分越高說明自信心越強。②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5]對兩組的抑郁狀況進行評定,該量表包含20個項目,4級評分,總分越高說明抑郁情緒越嚴重。③比較兩組的乳汁淤積、乳頭皸裂、乳腺炎等并發癥發生率及純母乳喂養成功率。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組產后6周和6個月的BSES評分顯著高于未干預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 1)。
表1 兩組BSES評分的比較(分,±s)

表1 兩組BSES評分的比較(分,±s)
組別 n 產后6周 產后6個月干預組未干預組t值P值181 181 135.67±8.87 112.24±18.95 76.738 0.000 120.70±16.25 114.16±17.99 18.478 0.000
干預組產后6周和6個月的SDS評分顯著低于未干預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 2)。
表2 兩組產后SDS評分的比較(分,±s)

表2 兩組產后SDS評分的比較(分,±s)
組別 n 產后6周 產后6個月干預組未干預組t值P值181 181 46.97±4.96 49.78±4.57 28.542 0.000 43.08±5.23 48.30±4.29 53.010 0.000
干預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9.00%,顯著低于未干預組的 19.8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 3)。

表3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n(%)]
干預組的純母乳喂養成功率顯著高于未干預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 4)。

表4 兩組純母乳喂養成功率的比較[n(%)]
母乳是新生兒的主要飲食來源,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新生兒出生后6個月內純母乳喂養,并且堅持母乳和輔食混合喂養到出生后24個月以上,以利于嬰幼兒的健康生長發育[6]。圍生期初產婦由于沒有經驗,容易產生很多負面情緒,對哺乳缺乏自信心,這不僅影響分娩過程,還對產后泌乳和正確哺乳有不良影響[7],因此有必要對初產婦進行一對一的系統化反饋式護理干預,以增加產婦的母乳喂養自信心并提高哺乳成功率。
系統化反饋式護理干預屬于健康教育的一種,健康教育是指通過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的社會教育活動,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提高生活質量,并對教育效果作出評價,其核心是教育人們樹立健康意識、促使人們改變不健康的行為生活方式,養成良好的行為方式,以降低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8]。本研究中,系統化反饋式護理干預不僅給產婦進行一對一的宣講,還反饋接收產婦的意見和建議,雙方協調互動,更好地完成正確哺乳和增強產婦哺乳自信心的任務。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組在產后6周、6個月的BSES評分均高于未干預組(P<0.05),提示系統化反饋式護理有利于增強產婦的哺乳自信心。本研究結果與戴紅霞[9]的研究結果有一定差異,其認為護理干預可以增強產婦的自信心至產后6周,而到3個月時則增強作用不明顯,這有待進一步研究證實。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組產后6周和6個月的SDS評分顯著低于未干預組(P<0.05),提示護理干預能有效減輕患者的負面情緒,這與相關研究結果一致[10-11]。此外,干預組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未干預組(P<0.05),而母乳喂養成功率則顯著高于未干預組(P<0.05),提示護理干預不僅有利于產婦的產后恢復,還有利于嬰兒的健康成長。母乳喂養不僅關系到嬰兒的健康,還關系到產婦的健康,而護理工作在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醫療事業的不斷發展進步、護理水平的日益提高,系統化反饋式護理干預也會越來越受到重視[12]。
綜上所述,系統化反饋式護理干預能夠有效增強產婦的母乳喂養自信心,緩解負面情緒,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母乳喂養成功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李凌鴻.母乳喂養的優點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4(22):155-156.
[2]Galson SK.Mothers and children benefit from breastfeeding[J].J Am Diet Assoc,2008,108(7):1106.
[3]楊若雅,帥淑華.產后乳房護理對初產婦產后泌乳及并發癥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8):2036-2038.
[4]MarcoAlegría T,Martínez Martínez D,Muoz Gómez MJ.Spanish reference values for the Breastfeeding Self-Efficacy Scale-Short Form BSES-SF[J].An Sist Sanit Navar,2014,37(2):203-211.
[5]TranUS,StiegerS,VoracekM.PsychometricanalysisofSto ber′s social desirability scale(SDS-17): an item response theory perspective[J].Psychol Rep,2012,111(3):870-884.
[6]Reddin E.Passive resistance:early experiences of midwifery students/graduates and the Baby Friendly Health Initiative 10 steps to successful breastfeeding[J].Women Birth,2007,20(2):71-76.
[7]李海薇.母乳喂養對嬰幼兒體格發育及各系統疾病影響的研究進展[J].醫學綜述,2012,18(21):3604-3606.
[8]Hou J,Michaud C.Transformation of the education of health professionals in China:progress and challenges[J].Lancet,2014,384(9945):819-827.
[9]戴紅霞.系統化護理干預對改善產婦母乳喂養自信心效果的研究[J].中國護理管理,2014,14(8):830-834.
[10]繆燕華.反饋式健康教育對初產婦心理和母乳喂養自信心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21(24):2723-2724.
[11]張雯瑤.心理護理聯合健康教育對母乳喂養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10):2819-2821.
[12]聶含竹,李文平,田利平,等.早期母乳喂養護理研究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24):2251-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