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瑜彥
初聞“張晞臨”三字,腦海中會馬上浮現出一個飽含文化色彩的景象:晨露未晞。也許大家都不能馬上想起這個人的模樣來,一旦看到他的照片,那一張常常在電視熒屏上出現的老戲骨臉孔,就活靈活現地呈現在眼前了。他如同親切的鄰家叔叔一樣穿梭于我們的生活,而當“大叔”開始成為新一代美少女的憧憬時,他又絲毫沒有落下步伐。

采訪的時候,張晞臨先生正在忙著拍《咱們相愛吧》的定妝照和造型照。在一派忙亂的片場,這位年逾半百的老演員顯然應付得坦然自若,他一邊跟記者優哉游哉地閑聊,一邊又扭過頭跟造型師說:“這邊是貼住的,不是飛起來的。人物要顯得精神。”
其實看到張晞臨那張典型的大叔臉龐,就會明白他真的很忙。因為是貌不驚人的老戲骨,他的可塑性是非常強的,戲路也一直很廣闊,自1999年憑借《一年又一年》中的亮子一角而家喻戶曉之后,他連續接拍了多種類型的電視劇,飾演了不同戲路的大小主角,能在正兒八經的反腐劇《大愛無言》中飾演一個嚴肅的老警官,也能在《爸爸父親爹》中飾演一個父愛泛濫的家庭暖爸。
正反派 我只負責創造
張晞臨一般的形象和造型,都會讓人聯想到歷史劇中的真心英雄或者正劇中的正人君子,但事實上,在這近兩年的演戲生涯里,他所飾演的都是大反派:比如《午夜蝴蝶》中上海灘的花花公子,《父親爸爸爹》中城府極深、心狠手辣的警察局廳長,這些都是顛覆他過去固化形象的翻轉角色。“導演找了我很多次,當時我不想演。但演完之后覺得,還是蠻好玩的。”張晞臨說,反面相對于正面來講,創作空間更大,受的局限更小,因為性格的對比性會變得廣闊。
其實于張晞臨而言,他覺得無論是正派還是反派,實質區別都不大。“劇本給到我,我只負責創造。”在張晞臨看來,世界上是沒有絕對的標準去評判好人和壞人的,以季明宇這一角色為例,一個人可以殺人如麻,也可以父愛泛濫,他在外界看來必然是壞得徹底,但在女兒看來,他就是天底下最好的父親。“一個人物如果在創作之初就先把他定義為一個壞人,這個人物就不鮮活、不好看了。”
當問到張晞臨認為最符合他的一個屏幕角色,他就憨憨地笑道,大概是“后海大白”。這個名稱是來自電視劇《后海不是海》的鐵桿粉絲們,在片中,張晞臨飾演一位性情開朗、陽光積極的片警,“其中那些隨和、溫暖、包容的部分,十分貼近我的生活。”但他認為,演員都有極限性,角色身上或多或少都有演員自身性格的一面,而他們只是把符合角色那一面放大。

“其實你看過大白這部動畫片嗎?”
“沒有,但我覺得那個人物形象就挺好看的。憨憨的,溫暖。”
演戲 ?三年藝考的執著
張晞臨的演藝之路,并不像現在的藝校孩子一樣便捷。在正式藝考之前,他已經在印刷廠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了。但當時的張晞臨,對自己有一種明確的判斷,總覺得他不應該在印刷廠上班,朝九晚五的生活,也不是他想要的。“我覺得冥冥之中,人都有一種感覺。我就是覺得常規的工作不適合我。”
從小在學校里習慣包下出頭露臉的事的張晞臨,突然就覺得自己不愿意再做別的選擇。“除了演戲,我不知道還能干什么別的。”而對于那個時候的年輕人來說,要改變命運,只能上大學。于是,屬于張晞臨漫長的藝考之路就開始了,但沒想到這一上路就是三年。他連續三年參加藝考,前二次都因生病等原因折戟沉沙,有過迷茫和懷疑的時候,但都咬咬牙堅持了下來。他把自己稱作“候鳥”,因為人在北方,在每年的三四月份,張晞臨和全國的考生一樣,像候鳥一樣飛到南方,初試、復試、三試,考完了又飛走。最后的張晞臨背水一戰,終于收到了上海戲劇學院的錄取通知書。
張晞臨平生的第一個男主角,是在電影學院考場上,被導演選上的。1988年的張晞臨,接拍了他的第一部戲,然而面對攝像機喊“第一次預備開始”,他就特別自然地開始演戲了。“就像一種已經適應了的生活,沒有什么特別大的違和感,或者第一次的興奮、害怕什么的,全都沒有。”在他看來,演戲就像他的自帶基因一樣。
定位 我是一個老派的人
張晞臨先生喜歡說自己上了年紀了,是一個“老派”的人。但在記者看來,這應該是娛樂圈中難得一見的,仍保留著中國傳統風范的可貴特征。馬上要出演的電視劇《咱們結婚吧》,張晞臨在里面飾演一個他一直以來特別想演的“老派”角色。他很慶幸能在這個合適的年齡階段,碰上劉江導演所為他設定的一個“成功男人”。他有豐富的人生閱歷,有很復雜的情感經歷,有事業上的困惑,家里也上有老下有小,方方面面都有故事。這在張晞臨的感覺里,這是很完整的人生。“這種男人很有故事。”他長吁了一口氣,慢悠悠地說道。
“晞臨”是父親通過翻閱康熙字典后起的名字。其實看到這個名字,就可以得知張先生的傳統文化氣息是有脈可循的,“晞字是我出生的時辰,是早上四五點鐘,東方未晞之時。”大概家庭的熏陶對他也十分重要,張先生愛看書,從小便愛看大部頭的四大名著,看的第一部小說,是《紅樓夢》。“多接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是極好的。”張晞臨認為,現在的孩子不愛中國傳統文化,但又偏偏接受西方文化的皮毛比較多,而不是說領略到西方精髓,這并不是一個他所喜歡的社會趨勢。
有時候會擔心像張晞臨這樣性格傳統的大叔,在魚龍混雜的娛樂圈中會不會有所不適,但問起這個問題時,他似乎顯得從沒這方面的困惑,語氣又“老派”起來,“這個圈子里有一句話,成功是偶然的,不成功是必然的。要大紅大紫,可能是靠天時地利人和。娛樂圈本身就是一個名利場,抑郁癥的人可多了,要保持非常強大的、平穩平和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