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大春
【摘要】英語是一門十分重要的課程,其學科特點決定了它與信息技術的密不可分。英語課程標準要求我們“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和互聯(lián)網絡。”恰當?shù)匕研畔⒓夹g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可以創(chuàng)設出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指導他們高效率地學習。
【關鍵詞】信息技術 課堂教學 課件
當今社會,信息技術已經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教學領域更是如此。教師不只是一個知識的灌輸者、教書匠,而是具有先進的教學理念,擁有豐富的文化知識,掌握先進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學生學習的指導者、輔導者,信息資源的設計者和查詢者。
英語是的一門十分重要的課程,其學科特點決定了它與信息技術的密切關系。英語課程標準要求我們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和互聯(lián)網絡,指導他們高效率地學習。
在課堂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教師要以計算機和網絡為核心。因特網擁有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庫、資源庫,教師可充分利用其中豐富的教學資源,或下載圖片,或查尋資料;或利用PowerPoint親手制作課件,或搜尋已有的課件,或打開遠程教學網絡,或選用各種題庫匯編成習題。總之,本著科學性、多樣性、趣味性的原則為“我”所用。此外,因特網還拉近了人們彼此間的距離,各地教師可以在網上互相交流教學經驗和心得體會,真正達到互相幫助,資源共享。
英語教學的內容無外乎是語音、詞匯、語法、話題、閱讀等,圍繞這些內容進行聽、說、讀、寫、譯等各種訓練。在教學中適時恰當?shù)貞眯畔⒓夹g,能使現(xiàn)有材料圖、文、聲、像并茂,不僅使課堂教學生動有趣,而且可以極大地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詞匯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可以給學生留下鮮明生動的印象,變抽象為具體,變枯燥為有趣。如學習little和a little這兩個詞時,教師事先做好課件。開始時,屏幕上出現(xiàn)了一幅有兩個杯子的圖片。教師點擊鼠標,第一個杯子有了少半杯的水,教師再點擊鼠標,另一個杯子只是杯底出現(xiàn)了一點水,同時,a little和little這兩個詞分別出現(xiàn)在兩個杯子下面。據此,學生可輕易地掌握這兩詞的區(qū)別。這節(jié)省了教師許多解釋性的語言,又形象直觀。又如學習《Making an appointment》這課,既可以用PowerPoint展示約會相關的圖片,并配上單詞發(fā)音,又可播放商務約會的視頻,將學生帶入情景中識記單詞,增進學生對單詞的理解,提高學習效率。
閱讀理解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可以加大課堂容量,拓寬學生的視野,使學生所學的語言知識點及時得到鞏固和訓練,課文理解得更加深入透徹。教師在充分分析了教材后,可以把Pre-read,after-read等與文章相關的問題,和涉及到的語言知識點的歸納,以及相應的練習題,還有根據課文內容縮寫成的完型填空題,課文中重難點句子及其翻譯(可用不同顏色的字凸顯出來)等都做成課件。運用這些豐富的內容制成的課件,再從聽、說、讀、寫譯等各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訓練,學生一節(jié)課學到的知識,是常規(guī)教學所無法比擬的。
話題的教學可以利用課本配套的光盤,或是根據需要再制作課件:依據教學目的,設計適合教材的情景,為學生創(chuàng)設較為真實自然的語言環(huán)境。使他們有親臨其境之感。這樣,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的聽覺和視覺都興奮起來,易于走進角色,從而張口表達。例如《機電英語》課上,教師用PPT展示出機電相關的情景與關鍵詞,學生自編自導進行對話,教師錄制其談話過程后,進行統(tǒng)一觀摩、評分、點評。讓學生體驗擔任“導演”與“主角”快感,充分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這無疑對提高學生的會話能力,起到事半功倍,意想不到的效果。
總之,在教學中使用信息技術,可加大課堂容量,避免不必要的時間浪費;能直觀地創(chuàng)設較為真實的語言情境,尤其適用于閱讀課、復習課及會話課。當然,這需要教師課下做好充分的準備,平時注意積累豐富的教學素材。信息技術的使用,必將對課堂教學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發(fā)揮著如此重要的作用,因而我們每一位在職教師,都應該積極努力地學習信息技術,合理使用教學課件,把信息轉化成知識,把智能轉化成智慧。
信息技術的應用與否應取決于教學目的,服務于教學內容,比如,用實物、簡筆畫和錄音機等能表達清楚的就不一定得運用計算機。教師要根據所教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手段,真正使信息技術對教學起到畫龍點睛,對學生起到啟發(fā)智慧的作用。課件的制作不必太華麗,否則只能使學生眼花繚亂,達不到掌握知識的真正目的。再次,屏幕不能代替黑板,鼠標不能代替粉筆。課件展示的是一幅幅的畫面,由于它一頁頁過的快,所以重點內容還是應該書寫在黑板上。而且,黑板可隨擦隨寫,而粉筆隨時可以描繪出教師智慧所迸發(fā)出的火花。這是事先經過精心準備的教學課件所無法替代的。無疑,教師在課堂上要扮演多種角色,既是組織者,輔導者,也是導演和監(jiān)督者,更不用說是知識的講授者了。因此,僅靠信息技術一項又怎能達到教學目的呢?它只能扮演輔助教學的角色。再者,運用信息技術,教師事先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和組織工作,且教師在教學中的啟發(fā),引導作用必不可少。
時代要求教師要不斷接受新知識,更新教育理念,熟練掌握現(xiàn)代教育技術,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作為教師,我們要努力把信息技術與傳統(tǒng)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發(fā)揮其優(yōu)勢,避免其缺陷。“教學有法而無定法”,只要我們認真鉆研,就一定能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機與活力,從而使學生的英語知識與能力水平不斷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陳彥明.巧用信息技術,提高中職課堂教學效率[J].新課程學習(上),2013,10:160-161.
[2]吳月華.英語報刊閱讀輔助教學模式的探討[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05,02: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