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瑩
華中師大魯子問博士在2000年提出了“中小學英語真實運用任務教學法”,其英語表述為:real-use-task-oriented English teaching method for schools in China.該教學法是在國外“以任務為基礎”的教學理論的基礎上總結了國內近年來的實驗成果發展而來的。國家教育部制訂的《英語課程標準》在第四部分“實施建議”中也提出:倡導“任務型”的教學途徑,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一、“任務型”課堂教學的主要目的與任務設計
“任務型”課堂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不僅在運用中學,而且為了運用而學,它直接通過課堂教學讓學生去用英語完成各種真實的生活、學習、工作等任務,從而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任務型”教學的關鍵在于任務設計,任務的設計必須具備意義性、完成性、差距性、運用性、真實性和運態性。
二、任務的結構
Nunan 認為,任務具有結構性,并由教學目標、輸入、活動形式、教師與學生角色和環境五部分組成。
1.教學目標(goals)。任務型教學的目的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這不僅是指語法正確的說和寫的能力,還包括社會語言能力、語域能力和策略能力。
2.輸人(input)。輸入是指“設計任務的資料”(data)。輸入的形式多種多樣,包括報刊、小說、學生的作品、電視作品、課本、歌曲等。
3.活動(activity)。活動是指任務,而不是指練習。
4.師生角色(teacher/ student role)。學生是交際者,其主要任務是溝通信息,具有學習的自主性,并經常進行兩人或小組活動。為了使學習成為交際者,教師應扮演助學者、任務的組織者和完成任務的監督者,有時也加入到活動之中擔當學生的伙伴。
5.環境(setting)。環境指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包括任務完成的方式(是個人操作還是兩人或小組合作)和任務時間的分配,也包括課堂教學或課外活動等。在傳統的外語課堂上,教師面對幾十個學生授課,這不是任務型的教學方式。任務型教學通常采取小班制,或進行兩人或小活動的形式。
根據任務的結構,針對一次聽力活動可以作如下分析:(l)教學目標是學生相互交流信息,尋找主題或信息的組成方式;(2)向學生輸入的是該聽力材料;(3)安排學生之間相互溝通所聽內容的活動;(4)教師是助學者和監督者;(5)學生是活動中的主要交際者;(6)環境是課堂的兩人或小組活動。
三、“任務型”教學模式淺探
“交流—互動”教學的基本模式結構為:教師啟動—學生自學—小組討論—組際交流—練習評定。
在“交流—互動”的教學中,學生的動是以教師的啟動為基礎的。教師在講授新課前對學生作適當的引導,在講授較難理解的課文前,先向學生介紹一下有關背景知識并提出教學要求,為學生的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礎;然后向學生提出本課的學習目標,明確自學的方法和要求后,由學生個人自學,讓其自己去發現問題、研究問題、探尋知識,為小組討論做好準備;在學生自學、初步感知的基礎上,開始小組討論;通過學生自學,在此基礎上進行討論,組內同學相互學習,團結協助,共同達到學習的目標 ;在小組討論后,進行組際交流,也就是全班同學一起交流,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做好調控,讓學生的討論始終圍繞課文中心和話題,突出關鍵問題,最后,教師不失時機地進行引導,師生共同對所學內容進行歸納,形成一致意見。在組際交流后,教師按一定的評價標準對各個學生進行全面、客觀、準確的評價。而課內練習是學生鞏固知識的必要環節,也是檢測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
四、對任務型教學中“任務”的理解
1.任務(活動)的設計至少具有以下三個特點:(1)真實性。任務活動將真實的語言材料引入學習環境,這種真實的語言材料應該來自學生的生活經歷,應是他們所熟悉的。如:shopping。(2)實用性。任務活動把課堂內語言學習和社會語言活動結合起來,使學生能夠用所學的語言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如果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扎實完成任務,那么他就應該能夠處理此類實際問題。如:write a shopping list。(3)功能性。任務活動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運用所學語言進行交流。因此,在設計任務時教師必須注意語言形式和語言功能的結合,使學生在掌握語言形式的同時,培養其自我把握語言的功能。如:make up a dialogue about shopping。
2.任務活動與練習活動不可等同。如:學生根據所學的內容判斷正誤是練習活動;根據所學的內容決定做什么,該怎么樣做是任務活動。任務與練習的區別可歸納如下:練習活動側重于形式(form),不融入現實生活情景,評估的關鍵是語言的形式,需要教師嚴格、及時地糾錯;任務活動側重意義(meaning),需要將現實生活的情景融入進來,評估的關鍵是任務完成與否,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組織語言,發生錯誤時應先觀察后糾正。
五、結束語
“任務型”課堂教學還在探索和實踐中。只有真正領會“以學生為主體、以任務為中心和以活動為方式”的教學思想,才能有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有助于提高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實際能力,有助于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信心,使素質教育在英語教學中得到充分體現。
參考文獻:
[1]楊志龍.初中英語任務型教學方法實施過程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
[2]徐麗娟.基礎英語教育“任務型”教學模式研究[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