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友恩
數字化校園是在傳統校園基礎上構建的一個數字空間,將校園內的各種信息數字化,增進學校與社會、學校與家長的溝通,真正做到社會、家庭與學校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隨著我校數字化校園的建成,評價系統也日趨完善,它正在發揮著無可比擬的優勢,為品德與生活學科增添了一種評價方式,較好地解決了現時期品德與生活課程評價中顯露出的一些問題。
一、 利用網上課堂評價,關注全體學生,
促進學生發展
1.激發學生主動學習
小學生品德的發展,經歷的是一個由非意志行動向意志行動轉化的過程,而學生的道德言行直接與教師的褒貶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教師應該注重把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每一個閃光點,及時捕捉稱贊學生的時機,巧妙運用激勵的語言,利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例如,學習《尋找春天》時,我及時評價學生們的想象力豐富,小組合作得好,每人加一顆善于合作星。聽到我的夸獎,學生的臉上掛滿自豪的笑容。從這些笑容里,我看到了鼓勵性評價在教學評價活動中的積極作用,也看到了數字校園網上評價加星比單純語言評價更加顯著的效果。
2.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品德與生活課是面向一二年級開設的一門綜合課程,這個年齡的學生正是學習習慣形成的重要時期。在課上注重對學生進行適時適度的評價,有利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如,學生認真聽講,坐姿端正,加一顆遵守紀律星;學生積極思考,舉手發言,加一顆愛動腦筋星,學生在小組合作時,積極參與,加一顆善于合作星,等等。這樣,學生由為得星而遵守課堂常規,漸漸地初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關注全體學生
課堂上,教師往往只關注一些積極發言、積極參與活動的學生,對于那些性格比較內向,學習活動不太積極的學生往往關注不夠,更談不上給予評價了。而數字化校園網上評價功能較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每次教師上課時,學生的名字前有標記的,說明教師在課上關注該生了,名字前沒有標記的則相反,提示教師注意該生的表現,給予評價。這樣,通過網上評價系統的提示,教師課上能關注所有學生,促進評價對每一個學生發揮的積極作用。
二、利用網上課下評價,觀察日常行為,
提高教學實效
1.網上課下評價,促進學生知行統一
品德與生活課關注的是學生品德的成長,價值觀的變化。關注我們的課程是否提高了學生的思想覺悟,引導學生改善了他們的行為。然而事實是學生往往知行不統一。為了更加真實而生動地了解學生,了解教學在引導學生行為上的效果,我在校園生活的細節上留意學生的品行表現,注重對學生進行日常觀察,并把學生的表現記錄在數字化校園網上的課下評價里。小學生爭強好勝,都愿意得到積極的評價。當學生看到自己的行為受到表揚時,會非常高興,做得更好了。其他同學看到別人受表揚了,也想向他們學習,漸漸地改變了過去學生上課說一套,課下做一套,知行不統一的弊病,提高了品生課的教學實效。
2.網上課下評價,直接指導生活,延伸教育內容
在教學中,我根據《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結合品德與生活課的要求以及本校制定的《評價手冊》,一周一評,評價內容包括按時上學、認真聽講、認真完成作業、主動承擔家務等20項,評價方法是“做得好的同學在相應的項目前加大拇指圖”,“有進步的加一顆星,仍需努力的加一個小提示”。這樣的評價,將課堂獲得的認知遷移到生活中,直接指導生活,提升了生活經驗,既開放了課堂,又拓展了教育內容,使教育的內容得到了真正的延伸。改變了過去教師對學生單一、封閉的評價,學生更樂于參與,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學會了在生活中自我審視與他人對照,自我改進,形成了積極、友好、民主的評價氛圍,從而促進其共同發展。
三、利用網上評價,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促進學生的發展
新課程倡導:評價是教師和兒童共同合作進行的有意義的建構過程。兒童既是評價的對象,也是評價的主體,所以要改變原有的評價主體單一的局面,既要有教師評價,又要有兒童的自評、互評和家長以及其他有關人員的參與。
1.兒童的自我評價
兒童是發展的主體,同時也是評價的主體。在網上學生自評時,引導他們對品德與生活課的學習情況進行反思評價,從學習的興趣、學習的態度、課堂上的表現、活動參與時的情感體驗等情況進行全方位、全過程地評價,為自己的每一點進步評星同時制定下一個努力的目標。學生操作起來也非常簡便,只要在相應的項目前加星就行了。這樣方便了學生的記錄,老師和學生自己查閱起來也比較容易。就像學生自己的一個活動記錄冊,記錄了學生的成長過程,還不會丟失。
2.同伴的互助評價
如今在我的課堂上,學生對學生同伴之間誠懇的評價開始多了起來,如:“他的想法很好”,“他雖然做的慢,但他的態度很認真”等。同時,還可以把《品德與生活》課堂活動延伸到課后。我常常在課后布置資料收集、成果展示匯報,然后讓同組同學互相評價,從中取長補短,共同進步。這些評價都可以在網上用加標記的方式記錄下來,如:夸獎同伴可以加小笑臉,對同伴有建議可以加小提示。這種評價不僅讓學生學會合作、學會關心,而且能體驗到合作的快樂。
3.家長的參與評價
讓家長參與學生的日常過程性評價,能客觀、全面地反映孩子的成長和進步。如:上《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一課時,先讓家長對孩子的飲食情況進行網上評價,獲得孩子現有的發展水平。課后,再次讓家長進行追蹤評價,促使孩子良好飲食習慣的養成。這樣既能有效地將學習內容和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又讓家長在評價中能關注到孩子的成長與進步,了解孩子在品德方面的發展情況,調整家庭教育的策略,對于家校合力教育孩子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總之,評價在“品德與生活”教學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數字化校園網上評價作為一種新的評價方式正在發揮著其他方式無可比擬的優勢,讓我們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多用鼓勵和表揚,注重對學生的過程性評價,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揮評價對教學、教育的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使學生真正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責任編輯 ? 甘 ?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