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國武
摘 要:幼兒教育關系到兒童心理、生理素質的養成,關系到兒童的全面發展。幼兒期是好奇心最強烈的時期,對周圍的事物充滿好奇,日常生活中,教師要把握住機會,關注細節,捕捉教育契機,從角色扮演,展示模仿能力;玩具制作,展示創造能力兩個方面探討了如何為幼兒搭建個性展示的平臺。
關鍵詞:幼兒;個性;平臺;展示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是全社會對幼兒教育關注的體現。幼兒是一個人成長的關鍵時期,決定了幼兒未來的發展。幼兒教師在幼兒成長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幼兒教育關系到兒童心理、生理素質的養成,關系到兒童的全面發展,直接影響著兒童性格的養成和行為習慣的形成,幼兒教師要從細節做起,創造條件,寓教于樂,為幼兒搭建個性展示的平臺,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
一、角色扮演,展示模仿能力
幼兒期是好奇心最強烈的時期,模仿能力極強。對周圍的事物充滿好奇,日常生活中,教師要把握住機會,關注細節,捕捉教育契機,充分激發和培養幼兒的好奇心,創設幼兒展示自我的舞臺,促進孩子個性品質的形成。教師要善于抓住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創設趣味十足的游戲,提供給幼兒動手動腦的機會,讓幼兒在豐富的活動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快樂。幼兒教師要創設條件,引導幼兒參與有益的智力活動,為以后的健康發展奠定基礎,例如,教師組織幼兒進行“瞧這一家子”的游戲活動,讓模仿能力強的幼兒扮演家庭成員的不同角色,孩子們裝扮成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及小朋友,進行一日家庭生活,語言、動作、神態等表演的活靈活現、惟妙惟肖,給幼兒提供展示個性的舞臺,通過角色扮演游戲活動,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和語言交際能力,讓學生在智力、情感等方面得到多元化的發展,激發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活動中充分體現幼兒的創造性,通過游戲活動,鍛煉幼兒靈活敏銳的感覺及敏捷的思維。
二、玩具制作,展示創造能力
在幼兒生活中,廢舊材料多種多樣,教師引導幼兒用廢舊材料制作玩具,節約了經費,美化了環境,發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提高了幼兒的環保意識,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習慣,根據幼兒的年齡特性,激發幼兒的參與熱情,利用廢舊材料,引導幼兒自制玩具,變廢為寶,收集廢舊物品,節約資源,寓教于樂,參與過程中激發幼兒的創新思維能力,并獲得愉快的活動體驗,例如,幼兒用廢舊的紙箱做成小貨車,利用碎布制作成沙包,把沙包當毽子踢,也有的把沙包拋給別的小朋友,有的自拋自接,用網兜制成投籃筐、把沙包當籃球投籃,通過自制玩具,提供給幼兒動手、動腦的機會,幼兒可以自由發揮其創造才能,按照自己的想象進行大膽創作,在活動中體驗勞動的快樂,培養了自信心,激發了創造力,展示了幼兒的創造才能。
總之,幼兒教師要創設條件,要努力挖掘身邊的教育資源,把握住機會,關注細節,捕捉教育契機,營造幼兒良好的活動環境,引導幼兒參與有益的智力活動,為幼兒搭建展示個性的舞臺,增長見識,培養幼兒優秀的個性品質,在活動中孕育出大智慧,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促進幼兒個性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徐亞妮,學前兒童健康教育探析[J].蘭州學刊,2002(03).
[2]邱學青,關于幼兒園游戲指導存在問題的思考[J].早期教育:教師版,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