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琴
摘 要:時代的進步,使當代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普遍出現依賴性強、自主性差等問題。再加上電子網絡媒體的推波助瀾,更使孩子缺乏毅力,缺乏耐性,缺乏吃苦精神,在意志品質這方面的表現不如前幾代人。如何較好地培養和引導孩子意志品質的健全發展是一個值得教育工作者深刻思考的問題。而皮影雕刻無疑對培養小學生的意志品質有著顯著的作用。
關鍵詞:皮影雕刻;培養;意志品質
2006年5月,環縣道情皮影戲被列為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環縣的道情皮影是珍貴的,具有悠久歷史和獨特藝術魅力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保護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文化的延續需要后人不斷的傳承和創新。而同時,我們的優秀文化也在不斷地熏陶和培養我們的后人。今天我就“皮影雕刻對小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進行淺談。
一、皮影雕刻有助于小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
皮影雕刻巧妙地繼承了以“鏤空”為主的剪紙手法。是一個非常龐大而又精致的過程。要想雕刻出一個合格的作品,需要細心和耐性,而雕刻的過程也是一個磨礪孩子耐心與意志力的過程。那一刀一刀的細心刻制會在無形中提高孩子做事情的認真專注程度,也會在潛意識里訓練孩子踏實穩重、一絲不茍的思想品質。
二、如何利用皮影雕刻培養孩子的意志品質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量的積累才可以促成質的飛躍,一個人意志和品質的培養塑造本身就是一個日積月累潛移默化的過程。所以我認為,要想利用好皮影雕刻對培養孩子的意志品質,不能急于求成。應該制定一個詳細的規劃,一步一步來。例如,我校可以在孩子一年級剛入學的時候每周開設一節關于皮影雕刻的課程,每節課教的東西不必太多,循序漸進,日積月累,堅持到他小學畢業,我想經過六年的磨礪和潛移默化的影響,對孩子意志品質一定會起到一個良好的引導和塑造。
家長也可以在孩子的課余時間引導孩子做皮影刻制,把這項繁復的工作當成消遣和娛樂,也可以讓家長和孩子一起做,對于增進親子關系也有一定的好處。
三、運用皮影雕刻對小學生意志品質培養的必要性
許多優秀的傳統文化都在逐漸消亡和被埋沒,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們的后代在被先進高科技社會帶動的同時,逐漸拋棄了我們的傳統文化,這是一個令人痛心的現狀。雨果曾經說過,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東西都必有其可取之處。我們的傳統文化穿越千百年歷史的塵埃流傳至今,其中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底蘊,這是我們整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就像皮影雕刻,它代表著我們黃土高原優秀的文化傳統,也是隴上優秀藝人的智慧結晶。那一刀一刀刻出的是大西北深厚的文化底蘊。可是如今,我們對它的關注越來越少,傳統老藝人的離世,劇本的丟失,傳統技藝的斷代,時間在一點一點侵蝕著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我們怎能眼睜睜看著古老的文化消失,賴以自豪的技藝失傳?所以,向小學生普及皮影雕刻無疑是一個保護傳統文化的好方法。
讓孩子感受我們傳統文化的魅力,將保護傳統文化的火炬交到我們下一代人的手里,在引導他們保護我們優秀文化的同時,我們的優秀文化也在潛移默化地教導著我們的后代,教會他們耐心、細心、穩重、踏實。在這種雙向的引導之下,我相信我們的孩子會成長得更好,我們的傳統文化也會注入新的時代內涵。
參考文獻:
王博穎.環縣道情皮影的民俗文化與造型觀念[M].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