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霞
摘 要:班主任工作一直都是學校教學的重點,尤其是在小學階段,班主任的任務不只是想辦法提高學生的成績,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對學生今后各階段的學習產生影響,讓他們在小學就學會正確的待人接物。小學班主任的工作就非常復雜,常常使小學班主任覺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根據小學班主任工作中出現的實際問題,淺談一些應對的策略,以改進班主任工作。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存在的問題;應對策略
一、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重說教,輕體驗
在班主任工作當中,班級管理與學生成績是相互聯系的,班級管理到位,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學生才能靜心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成績。但是在實際的班主任工作中,這二者的輕重難以拿捏,就會出現常見的問題,就是重說教,輕體驗,將教學看成是工作的重點,忽略了學生實踐活動的重要性,這就會讓學生在簡單枯燥的學習環境中對學習失去興趣,繼而引發一系列問題。
2.重知識,輕能力
重視教學,提高學生成績固然很重要,但是,在班主任工作當中,一定要做好引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了,就可以進行自主學習,對今后各階段的學習都會產生影響。
二、存在問題的應對策略
1.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解決重說教,輕體驗問題的對策就是,想辦法充分利用班主任的職權,帶領學生進行實踐活動,鍛煉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讓學生愛上學習。比如,可以與有關學科的任課老師聯系,盡可能地將課堂教學變為實踐教學,科學這門課就可以很好地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可以將學生帶到實驗室,讓學生動手實踐,使學生對實驗結果的印象更加深刻。努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班主任做好學生管理與任課老師之間的聯系工作,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2.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除了正常的教學之外,班主任更應該關注學生的生活,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班主任是學生與家長之間的聯系人,學生的問題應及時反映給家長,與家長協作,共同管理學生。例如,養成一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如閱讀習慣、寫作習慣以及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學生就可以自己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只有班主任與家長共同監督才能起到一定的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家長雙向溝通、共同努力,才能解決實際問題。
總之,班主任是學生與任課老師之間的橋梁,是學生與家長之間的紐帶,只有做好之間的聯系工作,各方面都目標一致,共同合作,提高學生的各方面的能力,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豐富學習生活,就能使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從而解決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現存問題。
參考文獻:
[1]張興文.淺談小學班主任工作[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22).
[2]趙勇.淺談如何開展小學班主任工作[J].才智,2010(03).
[3]張迎新,林君華.談小學班主任工作[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