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旻
(河南省工藝美術學校,河南 鄭州 450008)
信息時代背景下的新媒體時代的藝術形式多種多樣,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新媒體信息時代背景下的新媒體藝術并不是指傳統的雕塑、繪畫等形式,是與傳統的藝術形式具有明顯區別并具有鮮明的特征的一種新型的媒介藝術,是一種基于光學與電子媒介發展起來的全新的藝術的學科,它的核心是數字技術的處理。在今后的生活以及社會的發展中新媒介技術運用的范圍會越來越廣泛,尤其是在藝術的試驗中會更加廣泛地運用。新媒體藝術的種類很多也主要包括虛擬現實藝術、遠程信息藝術、機器人藝術等。
視覺傳達一詞最早是由20世紀20年代的設計師WA.德威金斯提出的,但到1960年視覺傳達設計一詞才被世人所熟知,在日本召開的世界級的設計會議中,大多數的參會者逐漸認識到,視覺傳達設計展示出的運用視覺和影像來進行傳遞的傳達手段的發展在以一日千里的速度發展著,這一種傳達技術更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視覺傳達是以傳遞信息為目的,以傳播媒介為載體的信息傳遞技術,主要的我們所熟知的載體有圖形、影像以及文字等形式。
視覺傳達信息是指由傳統的單行信息進行交互傳達從而發展來的。傳統的視覺傳達只是以文字、圖畫等靜態的傳遞形式而進行的,但是隨著視覺傳達信息的的發展,其傳遞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化,漸漸地由靜態傳遞轉變為動態傳播,由二維的空間傳遞漸漸向三維四維方向轉變。新媒體藝術的傳遞信息形象生動的特點也十分鮮明,深受新媒體藝術設計者的喜愛,并被他們廣泛應用了起來。新媒體藝術的運用讓大家感受到了視覺傳達方面的創新之處,讓大家感受到在新媒體藝術的面前沒有什么是不能是實現的。新媒體藝術的運用與發展令人們感受到了在信息傳遞時美感與信息的結合,令人感到耳目一新。借助多種傳播媒介作為載體,新媒體藝術逐漸打破了傳統的信息傳遞的方式,漸漸占據了信息傳播界的主導地位。
新媒體傳播技術所具有的趣味性以及能夠讓信息接受者參與的互動性體驗的特點,也為其增添了不少的色彩,令其更加具有生命力與活力。傳統的信息的傳播方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21世紀大眾的需求。在信息時代的背景下在信息時代的大環境以及新媒體環境下傳統信息的傳達方式的傳遞速度大大減慢。為了達到讓信息在信息時代高速傳遞目的,為了讓新媒體得到更好的發展,讓新視覺藝術得到廣泛的運用,新視覺藝術在傳媒界有了嶄新的發展方向。首先,在視覺設計方面展現空間由平面轉向立體,生活中我們經??吹降臅?、報刊、字畫等表現形式是屬于傳統的二維平面展示的形式,但是新視覺設計的傳播方式一方面借助原本的二維空間,利用在二維平面空間添加如今流行的二維碼,如在書本上、電視屏幕上,以及網頁上面又有好多這種形似,借助二維碼,我們只需掃描一下就立馬可以從二維的平面空間進入到立體的三維空間,進行享受高清影視帶來的極致感受,很好地抓住了觀眾的注意力,提升了信息傳播的效率。另外,隨著人們對新媒介與視覺傳遞藝術的接觸與了解,然后通過對其技術進行改進與研發創新,在不久的將來廣大受眾們還可以進入到思維空間,在四維空間下切切實實地感受信息的傳播方式。例如創作者將自己的作品加入時間概念,隨著時間的推進它會慢慢改變自己存在形態與展現方式,在不同的時間點和時間段展現出作者自己所想要傳遞的意境與主旨。舉個例子來說,21世紀初在哥本哈召開的關于氣候世界交流大會期間,在哥本哈城市的市中心的位置放置了一個北極熊雕塑,通過新媒體技術的方式展現出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只雕塑北極熊漸漸融化,它的骨骼漸漸顯露出來。創作者創作這只雕塑的寓意是“正在逐漸融化的北極熊”。漸漸顯露出的骨骼警示人們關注全球變暖的現象,在視覺上以及精神層面告誡人們要多多關注氣候的發展變化,在生活中多多愛護環境,保護我們共同生活著的氣候。接著視覺傳達設計由靜態逐漸向立體方向轉化。長時間以來傳統的靜態展現信息的方式令大多數的觀眾都有了疲憊感,不免有些視覺疲勞,視覺傳遞的作品在這種情況下所達到的傳遞效果也大大折扣,感染力也會大大折扣,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新媒體新的視覺傳遞方式的引入是信息設計的重點逐步由靜態向動態轉變,由傳統的靜態圖片的展現形式轉變為動態影視展現的形式,極大地豐富了視覺傳達設計作品在傳遞時的形式與內涵。
人們主要是通過視覺的感受來了解認識世界,大部分的信息也是通過視覺從而傳遞到我們的大腦的。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計算機技術有了長足的發展。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也將聲音、圖像、文字、數字進行了前所未有的融合,視覺新技術的使用帶給人們前所未有的體驗,計算機之間成為人們進行視覺信息設計所使用的基本工具,由計算機創作成的視覺信息逐步被運用到廣告、報紙、屏幕信息、電視等傳播渠道。網絡技術的發展使視覺信息的傳播的時間空間也得到了延伸,視覺信息的傳播不再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人們在世界各地在任何時間點都可以瀏覽到。
另外,新的數字媒體技術的運用也使得數字信息的表現形式不像以前一樣單一,其表現形式也越來越多元化,其中,繪畫、雕塑、影視、電影等學科也與新媒體發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新媒體與多學科正在相互交融,正在向多領域滲透。新媒體的發展對社會的發展也起著不小的推動作用。隨著科學的發展技術的進步,計算機技術也日漸成熟,在這一大環境下新媒體對社會大眾的影響導致了大眾不僅僅是信息的接受者,甚至會參與到視覺傳達設計中來,作為視覺信息設計的主體提出自己的意見,進一步加大了信息傳遞的效率和影響力,使信息的傳遞變得更加具有實效性和及時性,信息傳遞者與接受者之間“傳”與“受”之間的界限也越來越模糊。
媒體技術在信息技術發展的推動下首先改變的是視覺信息的傳達方式,從傳統的比較單一形式的傳播發展為多種形式的傳播,從電子的人工化處理轉變為數字化非人工處理,漸漸成為現代商業、經濟、教育等信息的基本加工工具;并且,同時信息技術的發展對人們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影響,改變了人們原有的生活方式與生活習慣,改變了人們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的方式與媒介,對整個社會的意識的現狀與未來的發展方向都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在新的信息時代背景下,科學技術的發展為視覺信息的傳達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為其設計語境帶來了新的發展方向。
將屬于同一種文化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形象具體地展現出來的方式往往有兩種:其中一種是通過人來展現,另一種是通過實物來展現。通過人來展現的方式是借助于人自身的語言、動作、行為方式來表達。通過實物來展現是通過將實物賦予不同的含義來表達所要傳遞的信息。
視覺傳達的設計理念是指讓人們通過獨特的視覺感受的方式了解到當前社會特定的政治、文化以及經濟相關的信息,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反映當前社會最引人矚目的焦點問題。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社會歷史條件下,視覺信息傳達具有不同的載體和方式,都有鮮明的、能代表時代風格的語言和文字以及符號。視覺傳達信息的設計者應著重于對這些方面的研究。
[1]吳國欣.吳國欣視覺傳達設計教程[M].武漢:湖北美術出版社,2006.
[2]錢 磊.創意產業語境與新平面設計[J].裝飾,2006(10).
[3]高 貴,視覺象征——信息時代圖形語言探究[J].裝飾,2007(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