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輝
(開灤集團煤炭運銷分公司,河北省唐山市,063018)
2020年、2025年區域煤炭供需預測
周春輝
(開灤集團煤炭運銷分公司,河北省唐山市,063018)
分析了煤炭市場低迷的深層原因,對晉蒙及西北、黑及魯豫皖、京津冀、遼吉、西南、湘鄂贛、東南沿海地區2020年、2025年煤炭需求和煤炭產量進行了預測。認為今后十年,生產、消費重心都將向西、北部煤炭產區偏移,煤炭行業惡性競爭不可避免,除煤炭主產地以外的各地煤炭產量都將有不同程度萎縮,煤炭進口下降、出口增長。
煤炭需求 煤炭產量 區域布局
2012年以來,我國煤炭市場持續面臨過剩壓力,預測未來10年煤炭供應寬松將成為常態,在這一狀態下,我國煤炭產需的區域布局將發生重大變化,生產、消費重心都將向西、北部煤炭產區偏移。
2012年以來,受經濟增速回落和經濟結構調整的影響,我國煤炭需求增速開始回落。隨著煤炭新增產能進入釋放期,加之國際市場供大于求、進口煤顯著增加,導致國內煤炭市場面臨過剩壓力,預計未來較長時期都將處于寬松甚至過剩狀態。
進入21世紀以來的十多年間,煤炭產業快速發展,主要受投資建設拉動,其深層原因有二。一是20世紀50-70年代期間的高出生率及至80年代以后的計劃生育政策,使得中國人口結構出現較大變化,形成階段性勞動力紅利和極高的儲蓄率及投資率。二是20世紀末我國實行住房市場化改革,之前城鎮居民住房條件很差,之后則在21世紀初形成巨大的改善性住房需求。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基于人口和住房的這兩項制度變革,使得我國在21世紀初形成三大剛性住房需求:一是城鎮化加快推進所帶來的住房需求,二是適婚人口數量處在高峰區、適婚青年結婚成家所帶來的住房需求,三是住房市場化所帶來的改善性住房需求。房地產開發這一面對終端消費的建設集群,隨剛性住房需求漸趨旺盛而不斷擴大建設規模,并帶動重工業和基礎設施也陸續達到建設高潮,在這一過程中衍生出一定程度的預支性住房需求和投機性住房需求,形成房地產泡沫,并帶動整個重工業及能源產業鏈皆有不同程度的泡沫。最近兩年重工業及能源產業鏈需求疲軟、產能過剩、經營困難,正是房地產及整個重工業能源產業鏈擠壓泡沫的必經過程。
近年來及今后幾年,原來支撐終端建設需求的三大剛性住房需求的發展趨勢都在發生逆轉。一是經過十多年的住房條件改善,改善性住房需求已經越過峰值。二是適婚人口數量也將在2015年達到峰值,之后開始下降。三是城鎮化率每年提升的百分點數將不斷走低,每年新增城鎮人口數量開始下降。隨著剛性住房需求越過峰值,房價上漲的一致預期已經動搖,預支性住房需求和投機性住房需求正在陸續退場,由此決定了2012年以來房屋新開工面積呈現波動下行的新常態。房地產開發這一終端建設需求趨穩、退潮,將直接改變對重工業和基礎設施的市場預期,重工業建設規模將不斷收縮。目前國家大力推進沿長江經濟帶建設和京津冀一體化建設,實施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等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基礎設施建設規模繼續保持平穩擴張勢頭,同時大力推進 “一帶一路”戰略,擴大我國建設能力及其基礎產業能力的出口,如此,可防范重工業能源產業鏈 “硬著落”。2020年之后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原來大量住房存量將轉變為市場的有效供給,剛性住房需求會明顯走低,屆時將不可避免地呈現住房建設規模明顯收縮的局面,該終端建設需求的下降將帶動重工業、基礎設施的建設規模也隨之收縮,受此影響,我國持續20多年的經濟動力結構偏重于投資、產業結構偏重于重工業的經濟結構將出現重大轉變,能源消費強度將出現一個明顯的向下拐點,得益于我國市場化改革取得更大成功,屆時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源泉,將由此前多年的勞動力紅利和資源要素投入,更新為通過深化改革而激發的人才紅利,以及創新效應的不斷釋放,經濟增長的主力產業則是嫁接在互聯網平臺上的高端智能制造業和金融、養老、文化、休閑、國際貿易等服務產業,能源消費彈性系數極可能降至0.3以下,甚至出現階段性的能源需求總量下降。與此同時,為應對能源消費對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我國正在實施以控煤為主的能源結構政策,未來十年我國非化石能源迅猛發展,預計2020年以后我國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氣供應仍將保持較快增長,屆時,煤炭作為調劑能源供需余缺的主要變量,其需求將受到更大強度的壓制。
近幾年我國現代煤化工發展勢頭強勁,將可成為今后幾年我國煤炭需求的主要增長點,彌補經濟結構變化所引起的煤炭需求減量,并支撐煤炭需求平穩增長。但在2020年前后,由于能源消費強度明顯減弱,現代煤化工所帶動需求增量也很難彌補經濟結構變化所帶來的需求減量,煤炭需求將進入下行通道。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近十年來我國煤炭投資高速增長,“十一五”時期,煤炭采選業固定資產投資年均投資約2500億元,是 “十五”時期年均投資的5倍,“十二五”前三年年均投資超過5000億元,又比 “十一五”時期年均投資翻了一番。大規模投資形成的新增產能大多都在今后幾年年集中釋放,產能過剩壓力加大。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在2006年對全國煤礦生產能力的核定情況,以及國家統計局關于各年新增煤炭產能統計數據和國家能源局、國家煤礦安監局關于淘汰落后產能等數據,推算2013煤炭產能應該在44.3億t/a左右;國家統計局數據2013年底全國在建煤礦能力10億t/a,當年新開工煤礦產能4.4億t/a,2014年及以后幾年還將開工一批現代化大型煤礦,即使今后幾年加大淘汰力度,預計2020年煤炭產能也能達到55億t/a以上。如果考慮違規項目的產能,實際產能可能明顯超過55億t/a。
神朔黃鐵路新增運力近1億t,今后幾年,山西至日照港鐵路、邯長鐵路、西寧鐵路、張唐鐵路、蒙華鐵路等一系列新建、擴建工程將陸續竣工,運煤干線運力大幅增加,同時煤炭產地的集運裝車能力和中、東部地區的疏運能力都將不斷增長,鐵路運煤能力進入相對較快增長階段,預計2020年鐵路運煤能力將可達到30億t/a以上。
綜上,判斷國內煤炭供應能力在2018年以前處于較快增長時期。
“十三五”時期,隨著我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和能源結構、增加清潔能源供應、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控制煤炭消費總量等措施的實施,煤炭消費強度將大大減弱。判斷今后幾年煤炭需求在小幅波動中平緩增長,2018-2020年間達到峰值,之后進入下行通道。如果2020年以后石油、天然氣消費繼續增長,則煤炭需求將急劇下降。預測我國煤炭需求峰值大約在44.5~45.5億t之間,2020年煤炭需求量在45億t左右,2025年降至41億t左右。供應方面,2020年煤炭產能將達到55億t/a以上,相對于需求過剩10億t/a。如果考慮違規項目的產能,實際產能過剩幅度估測在15億t/a左右。2020年以后產能不再增長,但需求進入下降通道。由此可見,未來較長時期內,煤炭產能過剩將成為常態。而且,新增煤炭需求主要在煤炭產地,煤炭外運需求并無明顯增長,隨著鐵路運力較快增長,今后幾年鐵路運力將逐年寬松,預計2018年蒙華鐵路投產后也將進入過剩狀態。
煤炭需求增量主要在煤化工行業和電力行業。受建設規模達到峰值并開始回潮影響,冶金、建材用煤正在達到峰值并于2018年前后開始步入下行通道。由我國經濟結構變革所決定,未來能源需求增量主要來源于經濟生活的電氣化和對進口資源的替代。即使在整個能源消費強度明顯降低的過程中,電力消費強度也將呈持續增強態勢,用電量將相對較快增長,而電力供應的增量主要來自兩部分,一是正在建設的9個大型煤電基地,二是水電、風電等非化石能源發電。加快煤炭分組提質利用、大力發展現代煤化工,以清潔化利用的煤炭替代進口石油,將成為降低我國經濟的能源成本和環境代價、緩解煤炭產能過剩的可行技術路線。
由于大型煤電基地和現代煤化工產業皆布局在西部、北部的煤炭產區,可以預見,未來幾年我國煤炭消費重心將較快向西部、北部地區偏移。近年來,東南沿海地區的建設規模已經開始收縮,制造業面臨轉型升級,用電量趨于平穩,調入電量較大,且核電、太陽能發電增長潛力較大,其煤炭需求已經進入下行通道。未來幾年,中部崛起地帶、沿長江經濟帶和京津冀等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規模還將繼續擴大,所需的水泥、建材、鋼鐵等高載能產品絕大多數由本地廠家供給,并將支撐這些地區鋼鐵、建材等行業煤炭需求維持在相對高位,但不會大幅增加。這些地區在未來幾年的電力需求增量主要通過從西南地區和煤電基地調入電力來滿足,即使燃煤機組裝機增加,平均發電利用小時數也會相應下降,用煤需求不會大幅增加;2020年以后,這些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也將逐步退出高潮,重工業用電量將大幅下降,全部用電量增勢會明顯減弱,但西部、北部地區向中部地區和東南沿海地區的送電量仍有增長空間,屆時中部地區和東南沿海地區的煤炭需求量還將進入下降通道。
各地區煤炭需求量及預測見表1。

表1 全國各地區煤炭需求及預測 億t
今后十年,受我國煤炭資源分布、不可避免的惡性競爭等因素影響,我國煤炭產業布局將發生重大變化。
從煤炭市場看,在未來若干年內我國煤炭價格將持續面臨下行壓力。我國煤礦以井工開采為主,且地質條件復雜,煤炭成本高于主要進口來源國煤炭成本,但變動成本極低,即使嚴重虧損,煤炭銷售的邊際收益仍十分可觀;同時,產業結構零散,縱向議價及橫向競合的機能均比較弱。鑒于上述情況,在面臨市場過剩壓力時多數煤炭企業都會降價搶市場,不可避免地進行惡性競爭。
從整個能源市場看,煤炭降價也是大勢所趨。應站在實現中國夢的高度來判斷我國終端能源價格的發展趨勢。實現中國夢,要求我國經濟相比于其他經濟體具有相對競爭優勢,從供給角度看主要取決于所投入人力、能源、礦產、物業等各項要素資源的性價比。我國正在逐步喪失低端勞動力比價優勢,通過推進市場化改革,將可形成一定程度的人才紅利,但在以互聯網為經濟基礎的社會形態中,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我國經濟的人力成本很難明顯低于其他經濟體。基于人多地少、人均資源量較少的基本國情,我國物業價格將明顯高于主要競爭對手,多數礦產資源價格難以形成比價優勢。決定我國經濟能否贏得相對競爭優勢的關鍵要素是能源成本。煤炭是我國相對豐富的極少數礦產資源之一,但我國化石能源利用已經帶來嚴重的環境問題,下一步我國能源的成本中還需加入為實現煤炭清潔化利用所發生的開發費用。但在現有煤炭價格水平上,加上煤炭清潔化利用成本后,我國終端能源難以形成相對于其他主要經濟體的比價優勢;隨著風電、光伏發電和核電加快發展并贏得規模效益,燃煤發電相對于非化石發電也將失去比價優勢。在世界經濟一體化背景下,只有維持煤價低廉,才能激勵下游企業加快煤炭清潔化利用的技術開發和市場推廣,才能為煤炭需求拓展市場空間,才能盡最大限度地維持燃煤發電的市場份額、盡最大限度地以現代煤化工產品替代進口油氣并壓低世界石油氣價格。總之,維持煤價低廉是煤炭行業化解產能過剩、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項明智戰略選擇。
在低煤價策略下實現煤炭產業可持續發展,必須壓低全行業平均成本,必會經由市場競爭淘汰高成本煤礦。為此,應以先進煤炭產能置換落后產能,除煤炭主產地以外的各地煤炭產業都將受到不同程度壓縮。
晉蒙、西北等主要煤炭產地的煤炭資源賦存條件較好,新建煤礦較多,多數煤礦正值青壯年期,生產成本明顯低于中東部煤礦。在我國煤炭消費偏重于東、中部地區時期,由于受鐵路運輸瓶頸制約,煤炭運到消費地的物流成本較高,相對于中、東部地區的煤礦,晉蒙、西北等主產地煤炭的競爭優勢不明顯。今后若干年,隨著晉中南鐵路、張唐鐵路、蒙華鐵路等新建鐵路陸續投產和寧西鐵路、邯長鐵路、神朔黃鐵路等擴能工程完工,以及電網建設加快及煤電基地外送電量增加,鐵路運煤能力將逐漸寬松,并在2018年以后轉變為供過于求,“三西”煤炭的物流成本將逐步下降,物流成本將不斷下降,2018年之后降幅會比較大,尤其是上述煤炭主產地是九大煤電基地和現代煤化工基地所在地,煤炭就地轉化將可為其煤炭產業發展開拓巨大空間,加之在煤炭行業競爭加劇背景下這些地區的煤炭稅費負擔會明顯減輕,將使其煤炭的競爭優勢將愈加突顯。
除晉蒙、西北以外地區的絕大多數煤礦,開采深度較深,地質條件復雜,多數煤礦井型較小,部分煤礦資源枯竭,礦井生產戰線較長,煤炭開采成本明顯高于西部、北部地區的煤礦。從近期看,受鐵路運輸瓶頸制約,“三西”地區煤炭運到中、東部地區的運輸成本較高,加之政府有意托底煤炭價格,東部、南部和西南地區煤礦仍有一定的生存空間。但隨著降價搶市場的惡性競爭不斷加劇,東南沿海、京津冀、遼吉、湘鄂贛等地區的煤炭價格不會明顯回升,這些地區及其鄰近的煤炭供應地 (黑及魯豫皖)的許多煤礦將被迫關停,煤炭生產將逐步向內蒙、陜西、寧夏和新疆等地區集中。各地煤炭產量及預測見表2。

表2 全國各地區煤炭產量及預測 億t
從市場角度看,未來5~8年,印度、印尼、越南等國家煤炭需求將持續較快增長,并支撐亞太市場煤炭價格,在國內價格低迷情況下,進口煤相對于國內煤炭難以形成明顯的比價優勢,進口量增加的可能性不大。從政策層面看,國家將通過實施商品煤質量管理辦法、對進口煤用戶企業進行窗口指導、提高進口稅率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來控制煤炭進口。同時,在產能過剩壓力下,國家終將取消所有限制煤炭出口的政策,轉而鼓勵煤炭出口,我國優質煤有望收復東北亞失地,并開拓印度、中亞等市場,2017年以后我國煤炭出口有望持續增加。可以預見,我國煤炭凈進口量將持續下降,預計2018年降至5000萬t左右,2020年實現煤炭進出口基本平衡,2025年將實現5000萬t左右的凈出口。
[1]張保留,羅宏.大氣污染約束下的省域煤炭消費預測 [J].中國煤炭,2015 (4)
Supply-demand prediction of coal by area in 2020 and 2025
Zhou Chunhui
(Coal Transportation Branch Company,Kailuan Group Co.,Ltd.,Tangshan,Hebei 063018,China)
The author analyzed underlying cause of coal mine market depression and predicted coal supply-demand and production in Shanxi-Mongolia area,Heilongjiang-Shandong-Henan-Anhui area,Beijing-Tianjin-Hebei area,Liaoning-Jilin area,southwest China,Hunan-Hebei-Jiangxi area,and southeast coastal area in 2020 and 2025.In next decade,core of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will excurse to northwest coal area;cutthroat competition of coal industry is inevitable;coal production in various areas will shrink inordinately except main coal production areas,and coal importing will decrease and exporting will increase.
coal supply-demand,coal production,distribution of areas
TD-9
A
周春輝 (1966-),男,河北遵化人,本科學歷,高級經濟師,現任開灤集團煤炭運銷分公司市場信息部副主任。
(責任編輯 張大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