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圓圓
教學目標
1.了解純水與自然水的區別;
2.了解自來水生產流程,理解吸附、沉淀、過濾和消毒等凈水的方法;
3.認識水資源的寶貴,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吸附、沉淀、過濾和消毒等凈水的方法。
教學難點
過濾操作方法。
活動準備
學生分組實驗用品:紙杯、半截塑料瓶(瓶蓋有孔)、吸管、蓬松棉、紗布、小卵石、細沙、木炭、天然污水。
教師演示實驗用品:燒杯、漏斗、濾紙、鐵架臺、玻璃棒、明礬、活性炭、天然污水、紅墨水。
視頻資料、圖片資料、電教設備。
教學設計與過程
【圖片展示】汶川大地震,災區飲水問題嚴重
【新課引入】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了,無情的災難奪走了幾萬人生命的同時,幸存的人們也面臨著諸多方面的難題。其中飲水難就是問題之一。其實災區不缺水,缺的是一口干凈的水。如何幫他們解決這一難題呢,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共同探究水的凈化。
【實物展示】一杯天然污水
【提問】大家請看,我手上拿的就是一杯天然污水,它能喝嗎?不能,為什么呢?里面有很多雜質,什么雜質呢?泥沙等不溶性的,還有呢?溶解進去的雜質,還有沒有?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那如何將它們統統除掉呢?
【講解】通過學生剛才的分析,我們可以把雜質劃分為:(1)不溶性雜質。(2)可溶性雜質。(3)有毒物質和有害細菌。
【指導學生分組實驗】各組選擇生活中常見的實驗用品,設計凈化水的實驗方法,并分析實驗方法原理。
實驗用品:紙杯、半截塑料瓶(瓶蓋有孔)、吸管、蓬松棉、 紗布、小卵石、細沙、木炭、天然水。
【學生實驗展示】凈化水方法。
【提問】在剛才實驗中,有的組將水倒進燒杯總靜置一會兒,這是什么方法呢?什么原理呢?
【教師實驗展示】靜置沉淀和吸附沉淀
【講解】沉淀原理,明礬的作用
【板書】水的凈化
一、沉淀
1.靜置沉淀
2.吸附沉淀
【提問】同學們用到了紗布、細沙、鵝卵石等,這些用品又起到什么作用呢?
【教師實驗展示】過濾實驗
【講解】過濾原理,實驗操作規則
【板書】二、過濾
“一貼二低三靠”
【提問】有的組用到木炭又是什么原因呢?木炭起著什么作用呢?
【教師實驗展示】紅墨水吸附實驗
【講解】吸附原理,活性炭的性質
【板書】三、吸附
【提問】自然水經過沉淀、過濾、吸附后,是不是就可以放心飲用了呢?
【視頻】播放自來水廠凈化水的過程。
【板書】四、消毒
【總結】通過這節課的研究和學習,我們掌握到了幾種凈化水的方法,也希望這些方法能幫到災區的朋友們。
【設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在家里經常煮開水的水壺里總會出現一些污垢呢?不是雜質和污垢我們都已經除掉了嗎,這些污垢是什么呢?下節課我們再一起探討這個問題。
【課后作業】
1.練習。
2.調查當地有哪些舉措進行水污染治理。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