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芳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行,英語教學發(fā)生了令人欣喜的變化,同時也暴露出一些令我們感到困惑的問題:預設的理想與現(xiàn)實的疑惑相互交織,“剪不斷,理還亂。”那么,探求最佳的教學策略,培養(yǎng)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將成為我們廣大英語教師深入進行課程改革的試金石。
作為一線英語教師,我想和大家談談自己平時工作中的一些做法。
一、美育教學,引領學生走入英語的世界,感悟英語之美
著名教育家克萊頓·柯倫在《教學的美文》中指出:“當教師更多地懂得了美學的素質(zhì)怎樣進入生活,當他們能夠有意識地來完善、擴展這種美的方法時,他們就踏上了教學藝術之路。”因此,英語教師不僅要具有美學素質(zhì),更要在教學中塑造美的形象,以自己的言行去影響學生。第一,教師的教態(tài)要親切自然,端莊大方,既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美的愉悅,又可以營造一個美的教學氛圍。其次,語言要美。教師的語言應簡潔準確、生動形象、幽默風趣。教師自然流暢的語調(diào)、抑揚頓挫的節(jié)奏能使學生置身于良好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使教學信息在傳輸?shù)倪^程中發(fā)揮最佳效能。最后,板書要美。簡練、一目了然、結構清晰的板書,直觀地體現(xiàn)出教學的藝術美,有利于形象地傳授知識、引導思考、增強記憶。
二、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強調(diào):“英語教學要鼓勵學生通過積極的嘗試、自我探究、自我發(fā)現(xiàn)和主動實踐等學習方式,形成具有中學生特點的英語學習過程與方法。”而如何達成這一效果關鍵是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教師應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把學生的興趣引向英語學習領域。在教學中我經(jīng)常通過實物、圖片、簡筆畫、聽錄音、多媒體等多種直觀手段,采用形體語言、表演、游戲等多種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手段,開展口語競賽、卡片制作、英語角等活動,把聽、說、讀、寫及交際運用有機結合在一起,有效激發(fā)學生學英語的興趣。
三、多媒體情境導入新課,為學生插上樂學的翅膀
常言道,響鼓還需重槌敲。那么,有效的導入新課則是重槌,一定要渾厚激越,聲聲擊到學生的心扉上,使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來,投入到新的學習情境中去,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四、小組合作,優(yōu)化課堂教學
新課程改革積極倡導小組合作學習,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可以充分發(fā)揮師生間、生生間的相互交流和協(xié)作功能;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讓學生由被動變?yōu)橹鲃樱褌€人自學、小組交流、全班討論、教師指點等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而促使小組之間合作、競爭,激發(fā)了學習熱情,挖掘了個體學習潛能,使學生在互補促進中共同提高。
總而言之,在教學中,我們英語教師必須充分領悟新課改的要求與內(nèi)涵,從學生現(xiàn)狀出發(fā),認真選取適合教學實際的方式、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啟迪他們的心智,使學生樂學、善學,真正引領學生在英語的海洋中自由地翱翔……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