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華
那是一個午后,在終結了一天的教學任務,難得片刻的愜意。忽然一陣急切的敲門聲打破了寂靜,班里的楊同學走了進來,不停地揉搓著眼睛,原來上體育課前班里的活寶級人物海同學在做準備工作時,把辣椒面兒撒在了楊同學的眼睛里,我連忙做了緊急處理。此時的我感到怒火中燒,為孩子的淘氣與頑劣。于是便派了學生把海同學尋了回來,海同學一進來,便深埋其頭,不敢抬頭看我,我的怒火熄滅了一半兒暗想:“噫,孺子可教也,看來他本質不壞嘛。”可還沒等我開口,海同學的敘述就已經開始了:“老師,我不是故意的,下課我看到楊同學在一邊抹眼淚,就想逗逗她,可是我忘記了我手里還攥著沒吃完的干脆面,于是在我擺手時,就把辣椒面送到了她的眼里。”
“真的沒有錯誤嗎?”我接著問了一句。“老師為你的善意而感到欣慰,這證明你是個善解人意的好孩子。”我的話還沒說完,他就喜形于色了。
“可是你知道嗎?一個善念也可能會有壞的結果,設想一下,如果你手中拿的是其他危險品呢?現在你還認為冤嗎?我們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該怎樣小懲一下你呢?”
后來,第二天的清晨我的辦公桌上躺著一封寫給楊同學的道歉信,語意還充滿調侃:“我對不起祖國,對不起人民,更對不起楊同學,我的行為差一點讓一朵美麗的花朵在我的眼前凋謝,這樣還會讓社會上多一個貧困的家庭……”楊同學看到這封啼笑皆非的道歉信后很快釋懷了。
后來在閑暇之余,我一直在慶幸那天我沒有“怒發沖冠”,而是一切以尊重的個性。
中國有句俗語:“好言一句三冬暖。”每個孩子身上都有閃光點,關鍵我們要有以人為本的情懷。就像一位老師所言,教育的本質不是簡單的知識和才能,而是要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在此事件的處理過程中,我遵循了以下幾點:
一、教育就是愛與情的交流,在教育中不要吝嗇自己的情感
就像此事件中,我壓抑了自己的怒火,沒有讓自己的情緒成為孩子抗議的借口。
二、每個孩子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閃光點,作為教師就應該善于捕捉,并且放大
三、讓學生明白做任何事都要付出,這是成長的代價
比如,此案例中,我并不是在學生承認錯誤就此打住,而是小小的懲治一下,我的意圖是想讓他記住,成長不是無聲無息,時刻伴隨著疼痛。
我們要充分尊重每一個個體,理性地判斷,尊重他們自然的生長規律,讓其自然生長,需要我們時,我們鋤鋤草,捉捉蟲,最后他們終將會長大!希望每個老師的手心都能開出一朵朵美麗的花朵!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