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華 張焱 羅佳等



摘要: 菊芋是一種重要的耐鹽植物和能源植物,通過調查分析我國菊芋的生產現狀、消費需求現狀、市場價格、發展前景,并將菊芋與其他作物的種植成本、經濟效益進行比較,發現在江蘇省沿海地區種植菊芋具有廣闊的產業化前景,其經濟效益是其他作物的1倍以上;結合江蘇省沿海地區的特點指出菊芋產業化發展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促進菊芋產業持續發展的措施和建議,以期為江蘇省沿海地區菊芋的產業化種植提供依據,并為政府決策部門提供參考。
關鍵詞: 菊芋;經濟效益;鹽土;江蘇沿海地區
中圖分類號: F326 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5)08-0480-04
菊芋(Helianthus tubeuosus L )是菊科向日葵屬一年生或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原產地為北美洲,17世紀傳入歐洲,后傳入我國。菊芋在我國的栽培歷史悠久,但多為零星種植 [1];近幾年來,我國沿海、西部少數省市開始規模化栽培菊芋,用以治理沙漠化和鹽堿化土壤、調整產業結構、保持水土、改善生態環境。菊芋全身是寶,其地上部莖葉是優質的豬、羊、牛粗飼料;其地下塊莖富含菊糖、淀粉等果糖多聚物,可煮熟食用、熬粥、腌制咸菜、曬制菊芋干、制作淀粉,同時是畜牧養殖的精飼料、酒精的原料等 [2];其嫩葉屬于高檔蔬菜,可用來制作罐頭;其塊莖和莖葉入藥具有清熱涼血、利水除濕、益胃和中的功效;菊芋還可用于城鄉環境綠化、發展養蜂業、防風固沙等 [3-5]。
目前,江蘇省鹽土農業的發展以蘇北鹽城市為主,鹽城市位于蘇北平原中部,東臨黃海,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降雨量充沛,屬亞熱帶向暖溫帶的過渡區,非常適宜發展鹽土農業。鹽城市海岸線長582 km,占江蘇省海岸線總長度的67%;其沿海灘涂面積共36萬hm2,占江蘇省沿海灘涂總面積的75%,并以每年3 300 hm2的成陸速度向東延伸。目前,已開墾 2萬hm2 灘涂用于發展糧、油、棉;有5萬hm2灘涂用于發展海水及淡水養殖;有7萬hm2潮上帶、13萬hm2潮間帶尚未利用,可用來種植耐鹽經濟作物。經南京農業大學相關學者多年研究,成功改良一種新型菊芋品種“南菊一號”,該品種可在短時間內快速降低土壤鹽度。在鹽城海涂區試種該品種菊芋,每年收獲塊莖超過45 t/hm2,且種植2~3年后土壤鹽分被充分降解,土壤肥力有效提高,即可變為良田 [6-7]。
1 菊芋的生產現狀、消費需求現狀及市場開發前景
1 1 菊芋的生產現狀
在2009—2013年,我國菊芋市場發展良好,其總產值由2009年的3 4億元增至2013年的6 0億元,平均每年增長 12 00%;其總產量由2009年的70萬t增至2013年的123萬t, 平均每年增長11 93%;其總產能由2009年的82萬t增至2013年的136萬t,平均每年增長10 67%(表1)。通過環比增長率可知,5年中我國菊芋產業的總產值、總產能發展速度較為平穩,波動不大;而總產量增加很快,表明菊芋的生態及經濟效益引起了更多人的重視,使其得到廣泛推廣和種植。我國菊芋的總產量隨著技術進步、種植面積增加而不斷增長,但目前還低于總產能;因此,我國菊芋種植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1 2 菊芋的消費需求現狀
在2009—2013年,我國菊芋的消費和需求總量持續增加,其實際消費量由2009年的80萬 t增至2013年的123萬 t, 平均每年增長8 98%,且環比增長率持續上升;其應有需求量由2009年的82萬 t增至2013年的126萬 t,平均每年增長8 97%,且環比增長率保持強勁的增速(表2)。在2009—2013年,菊芋每年的總產量分別低于總消費量10、10、8、4、0萬t。可見,在2009—2012年我國每年生產的菊芋均被市場消化,且有部分菊芋由國外進口,直至2013年我國菊芋才達到自給自足的狀態;菊芋每年的實際消費量均少于應有需求量2萬~3萬 t,表明我國菊芋的消費市場尚未飽和。
1 3 菊芋的價格
近幾年,我國菊芋價格持續上漲,由2009年的416元/t上漲至2013年的478元/t,共增長62元/t(圖1)。目前,我國菊芋單位面積產量為45~60 t/hm2,廠方直接收購價約為450元/t,國產菊芋粉售價約為3 4萬元/t,進口菊芋粉售價約為4萬元/t。我國菊芋種植歷史悠久,但規模化種植較晚,仍處于行業發展初期,其下游需求正在擴大;同時,隨著國家對菊芋行業及市場管理力度的加大,人工和原料成本均有所增加,因此未來幾年內菊芋價格不會下降,仍呈上漲趨勢。
1 4 菊芋的市場開發前景
菊芋塊莖肥大,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C、核黃素、尼克酸、硫胺素。菊芋塊莖中78%的碳水化合物為果糖低聚物,1 kg菊芋塊莖中含磷1 190 mg、鈣490 mg、鐵85 mg,居根莖類蔬菜之首 [9]。此外,菊芋富含菊粉、多縮戊糖、葡萄糖、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E、丙氨酸、鎂、鉀等14種氨基酸。由于菊芋成分獨特,其營養價值、深加工價值、經濟價值、食用價值、飼用價值、藥用價值、生態價值均極為突出,可與晶蕷(雪蓮果)媲美。
從菊芋中提取的菊粉可生產低聚果糖和超高聚果糖。以菊粉為原料生產的超高聚果糖具有溫度越低越甜、滲透壓高、保濕性好等特點,糖尿病人也可使用,且具有保肝等作用。從菊粉中提取的低聚果糖對改善人體腸道功能、提高人體免疫力、抗腫瘤等有顯著作用。在荒漠和鹽堿地種植菊芋,不僅可增加農民收入,還具有防風固沙、改良土壤、調節產業結構、發展農業產業化的多重效益。對菊芋深加工產品的開發及應用,不僅能豐富食品、醫藥、保健品的加工原料,還可通過出口創匯使加工企業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10]。
菊芋產量較高,與其他主要農作物和耐鹽植物相比,其純收益具有顯著優勢,此利潤僅指未經任何深加工的菊芋塊莖,且不包括菊芋莖葉帶來的附加經濟效益。在對鹽城市的市場調研中發現,幾乎沒有廠家和店家銷售菊芋產品,各大超市、特產店等也難以見到菊芋深加工后的相關產品。在對鹽城市廣大消費者的調查中發現,老百姓對于菊芋知之甚少。盡管菊芋用途廣泛,但在中國還處于初級產品開發應用階段,其高端產品尚未得到開發,且初級產品的消費市場也未達到飽和。endprint
菊芋具有一定藥用價值,菊糖在胃和小腸中不被吸收,能夠選擇性促進有益菌的生長,并可促進動物的脂肪代謝,提高礦物質的吸收。菊糖作為一種膳食纖維已被FDA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批準進入美國市場,在日本、歐洲、中國臺灣等地也被廣泛應用于食品工業中。可見,菊芋的市場開發利用程度低,開發潛力巨大,前景廣闊。目前,我國菊糖供應主要依賴進口,廣泛種植菊芋將使這一現狀得到改善。
2 江蘇省海涂種植菊芋的技術經濟效益
2 1 菊芋與其他農作物的成本與收益
由表3可知,在種子費用方面,油菜為375元/hm2,小麥為660~1 320元/hm2,玉米為900元/hm2,大豆為960~1 200元/hm2,水稻為456~570元/hm2,菊芋為 2 250~2 925元/hm2,菊芋的種子費用較高,在此方面不具優勢。在肥料費用方面,油菜為 1 830元/hm2,小麥為2 310元/hm2,玉米為 2 700元/hm2,大豆為1 680元/hm2,水稻為 3 150元/hm2,菊芋為1 560元/hm2,可見菊芋在肥料費用上具有優勢。在機耕費用方面,油菜為900元/hm2,小麥為 1 020元/hm2,玉米為900元/hm2,大豆為 900元/hm2,水稻為1 125元/hm2,菊芋為 2 025元/hm2,由于菊芋的種植環境獨特,在機耕費用方面不具優勢。在病蟲害防治費用方面,油菜為 300元/hm2,小麥為525元/hm2,玉米為 525元/hm2,大豆為375元/hm2,水稻為 1 080元/hm2,而菊芋生長于灘涂鹽堿地,病蟲害較少,防治要求較低。在收獲費用方面,油菜為1 125元/hm2,小麥為900元/hm2,玉米為900元/hm2,大豆為 600元/hm2,水稻為900元/hm2,菊芋為 8 250元/hm2,由于菊芋生長在海邊鹽堿地,收獲費用較高,在此方面不具優勢。菊芋種植于廢棄的鹽堿地,相比種植于租賃耕地的普通農作物而言,菊芋在土地費用方面具有優勢;若加入此項,菊芋的收益將顯著高于其他農作物,而鑒于數據的可獲得性并未列土地費用。可見,由于菊芋生長于特殊環境,在肥料、病蟲害防治、租賃土地等費用方面具有相對優勢,而在種子、機耕、收獲等費用方面不具有相對優勢。
在費用方面,菊芋的總成本費用最高,達到15 465~16 380元/hm2,其次是水稻,而總成本費用最低的油菜僅為 4 680元/hm2。在產量收益方面,油菜產量為 2 700 kg/hm2,價格4 7元/kg;小麥5 360 kg/hm2,價格 2 44元/kg;玉米8 400 kg/hm2,價格2元/kg;大豆3 495 kg/hm2,價格5 6元/kg;[JP+1]水稻 10 275 kg/hm2,價格2 9元/kg;菊芋 45 000 kg/hm2,價格1 3元/kg。雖然菊芋的價格、總成本費用不具優勢,但其產量具有絕對優勢,使得菊芋單位面積凈收益居于首位,高達42 120~44 535元/hm2,是油菜的7倍以上,而純收益最低的油菜僅為 55 98元/hm2。上述僅為菊芋作為原材料進入市場的收益,若對菊芋進行初加工和深加工,將獲得更高收益。
2 2 菊芋與其他耐鹽植物的成本與收益
由表4可知,在種子費用方面,菊芋低于海蓬子和馬齒莧,但高于堿蓬。在肥料費用方面,菊芋使用肥料最少,僅需1 440~21 680元/hm2,而其他3種鹽生植物的肥料用量均在3 000元/hm2左右。在機械作業費用方面,菊芋高達 2 025元/hm2,其他3種作物均在1 200元/hm2左右。在人工管理及采摘費用方面,菊芋塊莖的采摘更費勞力,人工費用高達9 750元/hm2,其次是海蓬子,而人工費用最低的堿蓬、馬齒莧僅為6 300元/hm2。種植堿蓬、海蓬子、菊芋的土地無法生長一般農作物,屬于完全新增效益,而種植馬齒莧的土地可生長棉花等具有一定耐鹽性的農作物,棉花的效益一般可達7 500~12 000元/hm2;因此,四者的土地費用中馬齒莧最高,約為15 000元/hm2,其他植物均為7 500元/hm2。可見,由于菊芋的耐貧瘠特性,使其在肥料費用方面具有優勢;在機械作業及人工費用方面,菊芋不具優勢;在種子費用方面,菊芋處于中等水平;在土地費用方面,菊芋優于馬齒莧,與堿蓬、海蓬子的水平相當。
在總成本費用方面,菊芋僅高于費用最低的堿蓬,具有一定優勢。在售價方面,菊芋的售價最低,不具備競爭優勢。在產量方面,菊芋的產量最高,達到45 t/hm2,高出產量最低的堿蓬1倍多。菊芋的收益、純收益僅低于馬齒
3 江蘇省發展海涂種植菊芋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3 1 政府應加強重視程度,各部門聯動,科學規劃,促進產業結構升級
目前,江蘇省海涂開發管理缺乏統一的協調領導,管轄權分散在各個部門,存在多頭管理、機制重疊、權責不清等問題,一些部門為平衡本部門的行政費用,對海涂收費而不重視職能管理。由于政府重視度不高,缺乏總體規劃,各部門缺乏協同作戰和系統開發的認知,嚴重阻礙了海涂農業的發展。中央政府、省市政府在海涂開發中投入了大量資金,但由于下轄權能部門未能充分利用資金,以及一些獲得補償的經營者采取破壞式、掠奪經營的方式開發,造成政府投資的回報率低,不僅影響政府的投資積極性,且破壞了海涂資源的深度開發。
政府應充分認識到菊芋開發利用的廣闊前景,調動各部門的積極性,加強協調,統一指揮,科學規劃出適宜種植菊芋的地區,與其他農業種植相結合,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產業升級。由上到下分別制定菊芋開發的總體規劃、區域規劃,分步、[JP+1]分階段實施和落實規劃。再輔以交通、通訊、電力、灌溉、水利等配套設施,結合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生態保護與開發效益、可持續發展戰略、市場經濟規律確定開發的近期、長期目標,并以法律形式固定,防止“領導調動,規劃重弄”的現象發生。此外,對擬開發的項目應進行科學論證,對投資大的項目須向專家咨詢論證,以免造成巨額經濟損失和資源浪費。endprint
3 2 加大政府宣傳和政策扶持力度
以蘇北鹽城市為例,許多沿海灘涂區的農民不了解菊芋的經濟社會效益,甚至沒見過菊芋,在市場上也難以見到菊芋及其加工產品。若政府不加以宣傳,農民不可能種植不了解甚至不知道的作物,菊芋種植無從發展壯大。
政府應通過報刊、網絡、電視新聞、廣播等途徑,有目的地向農民宣傳種植菊芋的巨大經濟效益和發展前景,并安排農村指導員和農業科技人員向農民“面對面”宣傳,“手把手”指導農民種植菊芋,使更多農民認識到種植菊芋的好處。政府應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激勵龍頭企業、農村帶頭人積極發展海涂菊芋的規模化、產業化種植,帶動輻射其余農民的菊芋種植熱情,并在土地使用、要素供給、稅費減免、信貸等方面給予各種優惠,尤其對國家級、省級開發區應給予適當的政策支持傾斜。
3 3 政府、科研院所、企業應加強合作
目前,菊芋在江蘇省沿海灘涂種植量很少,主要是科研院所的試驗種植或農民的零星種植,尚未形成產業化、規模化種植。海涂種植菊芋須配以強大的技術支撐,僅靠企業和農民難以做大做強,而政府、科研院所、企業在菊芋的開發利用中存在脫節現象,三者應形成合作機制。政府起總指揮、總協調、總策劃的作用,科研機構、大學院所應與企業合作,共同開發研制高產、高效的耐鹽菊芋新品種,研究制造出菊芋的深加工產品和附加值高的產品,加強種質資源的培育和交換。企業可與科研院所掛鉤進行科技咨詢、科技指導、項目研究,共同把海涂建成以科研試驗、實用技術推廣和應用為主的多層次多學科試驗基地、科技示范園、星火技術密集區等。
3 4 培育龍頭企業,提升菊芋的產業化水平
摒棄傳統的粗放式小農經濟,走菊芋產業化、規模化種植的現代化大規模開發之路。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離不開龍頭企業的示范帶頭作用,應加強菊芋種植企業和加工企業的整合,培育重量級的龍頭企業。加強對現有菊芋成長型企業的政策及信貸扶持力度,鼓勵企業建立“公司+農戶”“公司+基地”“公司+合作社+農戶”“公司+基地+農戶”等新型產業發展模式,輻射帶動更多農戶參與到菊芋產業中來。應壯大菊芋加工企業,突出菊芋的加工增值,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和附加值,強化產品包裝和品牌創建,瞄準國內外高端市場,開發具有競爭力的菊芋高端產品。圍繞菊芋產業,逐步實現種養、加工、儲存、銷售的“一條龍”,科、農、工、貿、服的“一體化”發展模式,延伸菊芋產業鏈,提高綜合利用效益。
參考文獻:
[1] 薛志忠,楊雅華,李可曄,等 菊芋耐鹽堿性研究進展[J] 北方園藝,2014(9):196-199
[2]凌 申 江蘇沿海生物柴油開發利用條件與對策[J] 江蘇農業科學,2010(3):8-10
[3]劉兆普,隆小華,劉 玲,等 海岸帶濱海鹽土資源發展能源植物資源的研究[J] 自然資源學報,2008,23(1):9-14
[4]閻秀峰,李一蒙,王 洋 改良松嫩鹽堿草地的優良植物——菊芋[J] 黑龍江大學自然科學學報,2008,25(6):812-816
[5]謝逸萍,孫厚俊,王 欣,等 新型能源植物菊芋資源的引種鑒定與海涂利用評價[J] 江西農業學報,2010(9):62-63
[6]隆小華,劉兆普,王 琳,等 半干旱地區海涂海水灌溉對不同品系菊芋產量構成及離子分布的影響[J] 土壤學報,2007,44(2):300-306
[7]隆小華,劉兆普,陳銘達,等 不同濃度海水灌溉下鹽肥耦合效應研究[J] 土壤學報,2005,42(1):91-97
[8]中商華研研究院 2014—2018年中國菊芋(洋姜)市場發展現狀與投資前景分析報告[R] 2013
[9]孫紀錄,賈英民,桑亞新 菊芋資源的開發利用[J] 食品科技,2003(1):27-29
[10] 郭洪濤,郭衍銀 菊芋資源開發及利用研究進展[J] 山東農業科學,2011(11):69-7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