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春鳳
【摘要】高考作文幾乎占據(jù)了高考語文試卷分值的半壁江山,習作教學對于高中語文教學來說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優(yōu)化范文教學,充分發(fā)揮范文的引領作用,可以讓高中習作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高中;習作;范文;引領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高中語文老師在教學作文過程中,想必都有此番困惑:為什么寫作的方法或技巧都已經(jīng)講過無數(shù)遍了,學生的寫作水平還是沒有提高呢?筆者認為,講方法或技巧,不能泛泛而談,應該配上較好的范文。有人說,“很多藝術,都是從模仿開始的。”其實,寫作又何嘗不是呢?當然,筆者在此強調的模仿,絕不等于抄襲,那么,該模仿什么呢?在筆者看來,主要模仿以下兩點:
一、仿其形
仿其形,即模仿范文的文章模式。在此,筆者以議論文為例。
近年來,江蘇高考閱卷專家們幾乎都建議學生在寫議論文時,最好有個好的“由頭”。何謂由頭?何永康教授曾說過,“何謂‘由頭?就是由此說開去的一個‘引子,一個‘話瓣兒。好的‘由頭,均有益于議論文的生發(fā)。”他還舉了個很貼切的例子,如魯迅先生的《最藝術的國家》,文章開頭說:“我們中國的最偉大最永久,而且最普遍的‘藝術是男人扮女人。這藝術的可貴,是在于兩面光,或謂之‘中庸——男人看見‘扮女人,女人看見‘男人扮。表面上是中性,骨子里當然還是男的。”這便是一個絕妙的“由頭”,順著這個“由頭”,下面揭露“中庸”的虛偽性就順流而下,勢如破竹了。
想必,這個例子很多高中語文老師都給學生講解過,但學生對于“由頭”,依然不太理解。我想,魯迅畢竟太高深,我們不妨借助同齡人的范文,效果應該會更好。筆者認為,2011年江蘇省滿分作文《拒絕平庸》之“風沙渡”,就是一個很好的范文,值得學生模仿。《拒絕平庸》之“風沙渡”是這樣開頭的:
不由得想起早上過來趕考時瞅見的一家小餐館,名為“風沙渡”。獨這三字,意境全出,那雜亂的店面也仿佛不嫌粗陋,而自有一種粗獷渺遠的豪情在胸中激蕩了。
只是一個招牌,卻可以讓這一家平凡的餐館從一干“某氏餐館”“某某小吃”中脫穎而出,這就是超越了平庸的力量。
這樣的開頭,一下子就讓此作文的分數(shù)“拒絕平庸”了。駱冬青教授還特意為這篇文章寫了評語:以“風沙渡”作引,一種即興的慧解與內在的積淀交相激蕩,上升到思想層面的高貴,鼓舞起粗獷渺遠的豪情,使文章既有“意識流”式的自在順暢,又有哲思性的闊大視野和空靈想象。
這么一個“接地氣”的“由頭”,相信會使學生對“由頭”的認識更進一層。當然,還有很多好的范文能讓學生對“由頭”有更深的認識,比如江蘇省2014年江蘇高考的滿分作文《書中自有顏如玉》《狂童之狂也且》等。
有個好的“由頭”,對于議論文非常重要,但是文章的整個思路更為重要。我曾和學生一起分析了以上三篇范文,讓學生去概括文章的模式。學生們的看法比較一致:首先由一個“由頭”引出觀點,接著分析問題,最后解決問題,反觀當下,發(fā)出呼吁!筆者覺得,有學生參與其中去發(fā)現(xiàn)的文章模式,遠比老師硬塞給他的文章模式,來得有效得多。
二、仿其神
仿其神,即模仿范文內容。在此,我想以記敘文為例。
對于記敘文,我相信幾乎每一個高三學子都能說出,好的記敘文有什么樣的標準,比如有完整的故事、有傳神的細節(jié)、有真摯的情感、有深遠的立意等等。所以,問題在于,學生們并不是不知道什么樣的作文是好作文,而是如何使自己的作文成為好作文?怎么樣才能寫出“完整的故事、傳神的細節(jié)、真摯的情感、深遠的立意”來?我想,這時借助范文,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想必,大家都能想到何永康教授曾點評過的一篇高考滿分作文《懷想天空》。我曾和學生一起賞析了該文及其點評,在此也摘錄兩段與大家共欣賞:
我是一個農(nóng)家子弟。我明白我們鄉(xiāng)下的家長們要靠田地來生活,供我們上學。他們?yōu)榱俗优燎诘貏趧樱珱]有半句怨言。在家,我常聽到他們說:“只要孩子搞好了,再苦再累,我們都愿
意……”【可憐農(nóng)家父母心!“搞好”,此詞用得妙,傳神。】
6月5日早晨,我爸起得很早。四點多鐘就起了。他臨下地時告訴我說:“你再睡會吧!六點鐘起來做飯,然后洗洗衣服,八點鐘到地里給我送飯。”【全是農(nóng)家父親的質樸話語,多情而又實在!有幾個家長讓孩子在高考前兩天勞動的?】
方括號中,是何教授的點評。我讓學生先欣賞了教授的點評之后,也讓學生們互相討論,做出自己的點評。學生的點評,雖不及教師這般精彩,但對其寫作肯定有很大的幫助。
當然,范文不僅僅是高考的滿分作文,也可以是優(yōu)秀的文章。我在班級曾做過一項調查:你們在寫作文的時候,為什么不選擇記敘文呢?近2/3的學生都提到了以下四點原因:沒有什么新鮮的素材,全是老套的故事,怕撞車;不會安排布局,總感覺像流水賬,不吸引人;不會描寫,語言蒼白;情感不豐富,感覺很假。其中“情感不豐富,感覺很假”,是很多學生不選擇寫記敘文的主要原因。
平心而論,高三學生的生活確實很單調,確實不易被感動。一個不曾被感動的人,怎能寫出感動人的文章?既然生活無法給予學生感動,那么,老師何不推薦一下感人的文章,讓他們于閱讀中獲得感動呢?我時常會給學生推薦一下感情真摯的文章,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不過,若想在作文教學中,借助范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須選擇好范文,這一點至關重要。范文的選擇首先應符合主流。不是每一篇高考的滿分作文都能拿來做范文的,特別是靠所謂“創(chuàng)新”技巧取勝的作文,最好不要推薦給學生,以免“畫虎不成反類犬”。其次應以適合本班同學的模仿為標準。每一個老師應該很熟悉自己的學生作文水平如何,在哪一方面欠缺,根據(jù)學生情況,選擇適合他們的范文,效果才更好。
當然,老師必須讓學生明白,模仿不是目的!模仿是為了得其真諦,最終寫出屬于自己的文章!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