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
【摘要】隨著時代進步,社會缺乏人才,高中時期的知識培養一直被世人所重視,學業繁重的高中生,對沒有成績的誦讀項目并沒有達成正確的認知和適當重視。本文通過誦讀對學生以及教師嚴重存在的誤區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學習策略,以提高誦讀對學生的重要影響。
【關鍵詞】教學設計;語文教育;誦讀教學;教師素質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忽略誦讀是現代高中生和教師普遍存在的現象,誦讀是具有中國歷史背景的一種教育方法,如今在教育的基礎上,應對古典文化以及歷史傳承的誦讀文化進行重新審視,并且更加深入的進行教學推廣,讓教師以及學生深深感受到聲音語言的魅力以及了解誦讀給學生帶來的好處。
一、誦讀的概況
(一)誦讀概念
誦讀是指通過口誦、心推、眼觀、耳聽,把文字轉變成語言的形式來表達個人動態的語言活動,誦讀的過程應運用抑揚頓挫等不同聲調,清晰而響亮的帶有感情色彩和節奏的頻繁朗讀的過程,同時也是用誦讀者的聲音去表述文本的感情色彩,抒發感情的一個過程,是讀者與作者之間的直接對話、精神交流的過程[1]。
(二)誦讀的好處
誦讀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感,語感是潛在意識里的直接思維,是對文章意境的領悟力,誦讀是培養語感的最佳辦法。誦讀可以增強學生的表達能力,說話能力,是根據生活、學習、工作的情景在大腦中迅速的做成文字資料,并通過語言對其進行恰當的敘述,人與人的溝通離不開表達,好的表達能力可以增進人與人的正常溝通。使學生閱讀能力加強,閱讀能力是指對文本的理解和反應速度以及頓挫,對停頓和重音有良好的把握程度可以對句子有不同的理解意思,閱讀能力是衡量對語句的理解水平的能力。提高寫作能力,誦讀優秀的文章,是在為自己積累選材,是寫作的良好舉例依據,誦讀是很好的累積取材的方法,增加誦讀累積可以加強寫作能力。
二、誦讀教學的誤區
(一)教師對誦讀的誤區
教師的范讀在誦讀教育中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教師的范讀可以讓學生充分體驗聲音語言的魅力,感染學生,讓誦讀不那么單
調[2]。高中階段,學習壓力大,誦讀并學不到有用的知識,但是教師在范讀的時候,通過聲情并茂的語言能力吸引學生的思維,但現實生活中,教師對誦讀并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大多數教師用多媒體來代替教師自身的范讀,這樣會對學生產生一個負面的影響,學生達不到專家的誦讀水平,使其降低了誦讀的熱情。
(二)誦讀機械化
在高中時期,學生學習壓力大,往往沒有時間進行誦讀,老師為了講解關于高考的知識,為了節省時間,往往省去誦讀部分,對誦讀不重視,長期以往將會造成學生不愛看書的習慣,有的教師只是機械式的進行簡單范讀,達不到預期的范讀效果,扼殺了學生對誦讀的積極性。
(三)教師評價誤區
高中生把考試成績看的較重,以成績來衡量自身價值以及學習的好壞,這是教師給予的一個評價誤區所在。學生的誦讀程度是不同的,教師只是用好和壞來做簡單的評價,不能使學生的誦讀水平提高,長此以往必然對誦讀失去信心。
(四)學生的誤區
學生對誦讀同樣也是存在誤區的,學習成績是學生主管思維,高中的繁重課堂知識任務,學生為了節省時間,對沒有成績的誦讀也是相當不重視,學生在看書時,為節省時間,采用默讀的方式。誦讀在入場實際應用中所用次數較少,所以學生對誦讀有一種可有可無的誤區,不明白誦讀是針對人文關懷,其有助于學生人生經驗的積累,促進閱讀能力開發智力。
三、應對策略
(一)提高教師自身誦讀能力
解決教師的范讀誤區首先需要對教師自身的能力和素質進行提高,教師應對文本進行反復的練習,對范讀文本進行理解分析,讓自己可以更好地指引學生,加深學生對文本的印象,讓學生被吸引從而達到學習效果。
(二)組織誦讀活動
教師應根據自己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學生的角度采取教育措施,具體要求學生誦讀多久,誦讀的內容,讓學生有明確的學習計劃和目標,給學生展示自己的課堂學習機會,這樣可以提高語文素養[3]。
(三)評價具體化
教師應把學生誦讀的具體評價告訴學生,讓其明白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優勢加以保存,不足加以改正,這樣才會讓學生的誦讀水平得到提高,給予學生信心,讓學生對誦讀產生濃厚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此外還需對學生多加鼓勵,老師的肯定會加強學生對誦讀的樂趣。
(四)增添誦讀樂趣
針對學生的誤區,老師應做及時糾正,教師應組織誦讀平臺,讓學生進入角色進行誦讀演義,不拘泥于課本,給予學生誦讀的快樂,增加學生對誦讀的認知,使其產生樂趣,當然能將誦讀列入考試范圍內也是提高誦讀的最有效的方法。
四、結束語
高中繁重的學業導致誦讀一直被忽視,學生以學習成績來衡量自己的學習好壞,老師的評價也僅僅停留于此,誦讀一直被高中生視為可有可無的浪費復習時間的學習,同學并沒有意識到誦讀可以增添學習讀書的能力,增加人生閱歷以及開發智力,讓學生明白誦讀的好處,才能更加積極的學習誦讀。
參考文獻
[1]李青.中學語文誦讀教學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4.
[2]劉丹.論高中語文教育中的誦讀教學[D].開封:河南大學,2011.
[3]牟人杰.經典誦讀教學的文化價值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4.
(編輯:鐘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