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師口語》是一門培養學生教育教學語言能力的職業技能課程,但不少幼師生并不重視這門學科的學習。本文對存在這種問題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幼師;教師口語;問題原因;應對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教師口語》是幼師專業的一門文化基礎課,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門職業技能課,它不僅能培養幼師生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語言的教育教學能力,更重要的是通過口語教育,能培養學生規范的語言意識和良好的語言素質,以便于將來幼師生從教時能使用規范的語言文字對學生進行教育。因而,它對幼師生影響深遠。
傳統認為,《教師口語》包括普通話訓練、一般口語交際訓練和教師職業口語訓練三部分內容。過去,我校選用的《教師口語》教材也是一本書就涵蓋了這幾個方面的內容。近年來,為實現幼師生的專業化,我校開設了《普通話》和《教師口語》兩門課程。學生一年級接受系統的普通話訓練,在語音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礎,二年級則專門學習教師在教學、教育、交際中應具備的口語技巧。這樣的安排合乎課程標準和專業需求。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仍存在學生積極性不高、表達能力不強等現象。
一、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學生心理素質差,不擅表達
學生就讀我校之前,在小學、初中接受教育時,由于語文老師要面對各種考核和升學的壓力,在課堂上,通常都是老師講授的時間多,讓學生鍛煉口頭表達能力的時間少。因而,學生在課堂上已經習慣了聽老師講,而不習慣由自己來說。長此以往造成了學生回答問題時信心不足,即使部分平時膽子很大、聲音洪亮的學生也會變得畏畏縮縮,聲音小得如同蚊蚋。而當我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她們對著全班同學進行口頭表達時,她們有的表現得手足無措、說話詞不達意,有的則頻頻笑場。
(二)學生缺乏實踐經驗,無從表達
《教師口語》就是訓練學生具備通過恰當的口頭表達處理人際交往中問題的能力,做好與學生、家長之間的溝通。但學習這門課程時學生都只有16、17歲,她們雖然也會遇到一些人際交往的問題,但很少有機會與幼兒和家長接觸。況且,學生每學期只有一天的時間到幼兒園見習,與幼兒的接觸非常有限,所以,當在口語課上模擬幼兒園教學活動,讓學生利用自己的語言處理幼兒問題時,學生會顯得有些無所適從,想不出太多應對問題的言辭。
(三)教材選取不適宜
我校幼師生分為三年制中專和五年制大專。出于某種原因,五年制幼師班選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教師口語教程》,而這個教材是“高等院校小學教育專業規劃教材”,雖然這個教材涉及口語方面的理論知識也適用于幼師生,但是,教材中舉出的“示例”都是發生在小學里的案例,給幼師生提供的借鑒作用大打折扣。
(四)教師專業化有待提高
《教師口語》與“聽”“說”有關,所以,我校主要是由語文教師來承擔這門學科的教學。但是,《教師口語》不僅需要“聽”和“說”, 在實際運用中還需要有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知識以及具有與幼兒打交道的實踐經驗,這樣才能給學生以有效的指導。如果老師在這些方面沒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在課堂上就只能照本宣科。
二、應對措施
正是由于存在上述四個方面的問題,才會導致《教師口語》的課堂出現一些學生消極應對的現象,為此,我認為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進行應對。
(一)增加學生表達的機會,鍛煉學生膽量
在課堂上,老師可以經常選取一些學生容易掌握的內容,如模擬在幼兒園里面向幼兒作自我介紹;將生活中常見的幾件實物連綴起來,編進一定的情節,講述一個生動的故事等,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當眾講話。“一回生二回熟”,這樣可以逐漸鍛煉學生在眾人面前講話的膽量,避免將來在幼兒園怯場。
(二)學校多給學生安排一些實踐的機會
幼兒教師要能做好幼兒的教育、教學工作,就應該充分了解幼兒,這樣才能有的放矢,而這種了解除了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外,還需要與幼兒打交道,積累實踐經驗。因而,學校有必要增加師生每學期到幼兒園見習的機會,加長每次見習的時間,這樣能讓她們通過與幼兒的“親密接觸”更加了解幼兒、了解學前教育,才會找出更多應對幼兒問題的辦法。
(三)整合教材,使教學內容更有實用性
面對《教師口語》教材不匹配學生實際這一情況,我在實際教學中適當地調整教學內容。除了介紹教材里的理論知識外,我還結合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幼師口語溝通技巧》這本教材向學生介紹各年齡階段幼兒的特點及在各個年齡階段幼兒常出現的問題及溝通技巧,同時,我還把學生分成小組,讓她們討論并嘗試扮演情節,尋找解決幼兒問題的辦法。此外,我還在網絡、期刊中選取一些優秀幼兒教師的工作經驗介紹給學生,豐富她們的間接經驗。
(四)拓寬自身的知識面,滿足教學的需求
為了能夠更好地教授這門學科,我經常閱讀與幼兒教育相關的書籍,也經常在網絡上查看各地幼兒園教師的工作筆記,每學期也會走進我們當地的幼兒園,了解幼兒園教育的情況。同時,我還仔細觀察身邊幼兒的言行,了解他們的年齡特征,經常與他們打交道,尋找幼兒喜歡的溝通方式,并把這些收獲教給學生。通過多種渠道的學習,我對幼兒和幼兒教育有了更多的了解,可以更加從容地教授這門課程。
三、結語
教師在幼兒心目中的地位舉足輕重,有時,教師的一句話會影響幼兒的一生。做到與幼兒的良好溝通既需要個人的機智,又需要豐富的工作經驗或生活閱歷。而這些正是即將步入教師行業的幼師生所欠缺的。因此,讓學生積極認真地對待《教師口語》這門課程,改變學生課堂上懶散的學習狀態,需要學校和授課教師共同努力做出更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安排,為幼師生提供有效指導,使她們能自信地踏上幼教的工作崗位!
參考文獻
[1]程培元.教師口語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陳怡鶯.幼師口語溝通技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3]卓萍.幼師教師口語課程教學實踐與研究[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作者簡介:尹紅,女,1978年生,語文講師,任職于四川省孝泉師范學校。研究方向:語文、口語教學。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