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現狀討論入手,說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語言藝術形式,并討論了這些藝術形式的應用方式,總結了藝術性語言應用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積極作用。希望本文能夠為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語言藝術;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小學語文教學是對小學生進行中國文學基礎知識的教學,其中也包含了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和心理發展教育。因此,小學語文教學的效果表現層次比較復雜。目前大多數語文教師都將教學重點放在學生語言能力發展上,關注學生的閱讀水平和寫作水平的進步,使語文教學對學生成長的促進作用削弱了,這導致一部分小學生將語文學習視為壓力,反而不利于教學效果的達成。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在教學中不斷探索如何去實現教學的深層價值,而語言藝術的應用就是其中一部分。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形式
(一)知識傳授環節的語言藝術
傳授知識始終是小學語文教學的最主要目的,因此,語言的藝術也應該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體現出來。語文教學本身就是對語言進行的教學,教師如果能夠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展示出語言的魅力,使學生體味到語文的藝術性和趣味性,了解到語言表達對個人思維發展的幫助,就能夠使語文課堂始終保持積極的、活潑的氣氛。
(二)課堂管理中的語言藝術
漢語是世界上最復雜的一種語言,使用者的語氣、用詞、說話速度和肢體表情不同,對同件事情的表達意義也不一樣,如何使用恰當的語言解決課堂中的各種問題,進行課堂管理,也是小學語文教師應該積極應用的一種語言藝術。課堂管理不僅是上好語文課的關鍵因素之一,也是樹立教師形象、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一種有效方式,教師如能夠在這個過程中展現語言的藝術性,課堂管理的難度會降低很多。
(三)教學評價中的語言藝術
教學評價是教師和學生進行教學交流的過程,許多小學語文教師認為學生年齡較小,對語文知識的基礎還不扎實,因此在教學評價的過程中占據主導地位,單純去評價學生學習行為的對錯和好壞,這樣的教學評價雖然準確,但卻阻礙了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對評價語進行藝術性加工,使其既能夠準確評價學生的學習行為,又能夠促進師生交流,還能夠給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打下基礎。
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應用方式
(一)巧設問題進行課堂提問
語文知識包含在語文教材的字里行間,單純從教材和課后習題來看,只要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足夠,幾乎可以進行自學。許多語文教師在教學中也重視對學生進行自學能力培養,但是,學生的自學能力產生于他們的問題解答能力,因此,語文教師可以在課堂提問中應用語言藝術,通過提問,使學生能夠開闊思路,主動進行思考,達到語文教學的目的。記得在教學《誰的本領大》這一課時,我從課題入手,讓孩子們自己來圍繞課題提問題,這時,孩子們顯得格外的活躍,有的小朋友甚至一連提了好幾個問題,有的問:是誰和誰比本領?為什么比?還有的問:它們在比什么呢?最后是誰贏了呢?看了這么多的問題,我并沒有告訴它們答案,把疑問留給他們,讓孩子們帶著自己的疑問來學課文,這樣孩子們學習本課的積極性依然存在,興趣不會因為沒告訴他們答案而消退,反而濃厚起來,在教學本課時,孩子們越發積極起來。最后這節課的教學效果出奇的好;又如,在教學《走遍天下書為侶》的時候,我在教學引入過程中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同學們最喜歡的書是哪一本呢?老師想知道你們對這部書的評價,請同學們踴躍舉手發言。這個問題已經提出,學生們紛紛搶著回答,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他們驚奇地發現:同一本書,三名同學居然有三種不同的看法!帶著這樣的疑問,我順利地引出了本課的教學內容,孩子們也在課堂中始終保持著這樣的興趣,這節課也十分成功。
(二)以幽默風趣的語言進行課堂管理
小學生活潑好動,也不乏注意力集中時間短的學生,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經常出現課堂紀律不佳的問題,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與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關系,不論是在維持課堂秩序還是在對學生進行批評時,都要恰當、靈活地運用語言藝術,避免出現不良后果。我傾向于采用幽默風趣的語言進行課堂管理,既教育了學生,又使學生對我更加喜歡和信服。例如,我在講臺上板書時,兩個學生鬧了起來,一個學生正拿著椅子扔向另一個學生,在處理學生之間的矛盾時,要把握好尺度,機智靈活地運用語言藝術化解矛盾,從而維護好課堂秩序。我說:“xx同學知道我在講臺上已經累了,想為我搬一把椅子,讓我休息一會兒,老師十分感謝你,大家以后也要向xx同學學習,好了,你先坐下吧。”學生聽到我這樣說,很不好意思,從而有效地避免了不良后果的產生。待下課之后,我將這兩個學生帶到辦公室進行教育,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有效地化解了學生之間的矛盾。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學會運用靈活機智的語言藝術,吸引學生、感染學生、影響學生,從而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實現語文教學目標。
(三)使用正面評價
在課堂上進行問題點評或者進行作文點評,是最常見的教學評價,學生們通過接受評價形成對語文學習的反思,對知識的意義理解和學習心理發展,也是在課堂評價中產生的。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定會犯錯誤,而教師在指正錯誤時,應該采用正面評價的方式,通過語言藝術的應用,促使學生的學習心理良好發展起來。例如,在進行語文閱讀理解教學過程中,學生在回答多音字問題時出現錯誤,將“人頭攢(cuán)動”讀成了“人頭攢(chuán)動”,其他同學發出了嘲笑聲,回答問題的學生也十分尷尬,此時,我進行了這樣的教學評價:xx同學的回答已經非常接近正確答案了,“攢”這個字在他的字典里,已經擁有了兩個發音,我們只需要再注意發音的標準就好了。xx同學,希望你能夠把你腦海中的多音字發音字典進一步完善!這時候,回答問題的同學因為受到肯定,尷尬的表情已經消失,其他的孩子也恢復了嚴肅的學習表情,相信他們都在回憶自己腦海里的“多音字發音字典”,并主動查找其中的錯誤。
三、語言藝術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積極作用
在教學過程中應用語言藝術,使我的語文課堂發生了根本的改變,除了學生們的卷面成績提高之外,我還委托學生家長進行了“語文學習自評”調查,這個調查包括了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和對自己的知識、學習能力和學習態度變化的評價。我將語文學習自評調查總結成這樣一個圖表:
這個圖表明確展示了在語文教學中應用藝術性語言所達到的教學效果,無論從學生知識能力水平增長方面,還是從學習心理發展以及師生關系建立方面,藝術性語言的應用都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使語文課堂教學效果更好。因此說,師欲善其教,必先美其言。
四、結論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對學生個人發展具有極為深遠的影響,一名教師能夠將藝術性的語言應用在教學中,將使語文課堂教學效果明顯提升,并對學生身心成長起到促進作用,值得小學語文教師繼續進行實踐和探索。
參考文獻
[1]繆志榮.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探討[J].考試周刊,2013(10):111-112.
[2]王春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2(01):125-126.
[3]吳有.探討如何激發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興趣點[J].科技創新導報,2015(02):104-105.
[4]彭德元.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語言藝術探究[J].教師博覽,2015(02):120-121.
[5]王凱濤.論教師語言藝術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運用[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14(09):126-127.
作者簡介:趙倩,1984年生,女,漢族,本科,內蒙古烏海人,就職于內蒙古烏海市海勃灣區和平街學校,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與研究。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