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霞
【摘要】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的藝術首先包括談話的藝術。”課堂評價是一門藝術,它反映出一個教師的語言藝術、引導藝術、激勵藝術,是一個教師教學機智和高超教學藝術的體現。
【關鍵詞】語文課堂;評價藝術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新課程改革要求使學生從“知識課堂”走向“生命課堂”的一個過程,課堂是師生生命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流程就應該充滿活力。作為滲透于教育教學流程每一個環節的評價,同樣也應該充滿生命力和活力。同時,因為語文學習具有重情感體驗和感悟的兩個特點,所以,語文課堂評價就應該具體而且有針對性,豐富而且靈活,這就需要追求真實、真情、真切的評價,讓語文課堂真正精彩起來,從而達到有效地促進學生發展的目的。
一、教師的評價要具體而有針對性
一般來說,評價應該針對具體的對象和行為進行,不能簡單地泛泛展開,不能任何學生都是千篇一律的用同一個詞,同一種語調進行評價,評價應具體,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好在何處,教師應進行總結、歸納、提煉、升華,錯在哪里,教師應有針對性指出,并提出訂正意見或建議,使學生在學習方法和習慣的正確導向得以掌握。就像錢夢龍老師在一堂語文課的學生朗讀后進行了這樣的評價:普通話讀的標準,感情表達的也非常恰當。剛剛拿到課文就能讀出這樣的水平,已經就很不容易了,像我就做不到。那么到底有沒有讀錯的地方呢?”(學生指正后,再請另一位同學讀)師評:“課文朗讀的很有精神。兩位同學讀的各有特點,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不僅聲音洪亮,而且很有感情。”錢夢龍老師的評價就針對了具體的評價對象——學生的朗讀活動,評價的內容也很具體——從語言和感情兩個方面作了點評。更為重要的是對學生活動的特征進行了歸納總結。這樣的評價才能更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活動。
二、教師的評價要充滿尊重與關愛
學生是學習的生命的個體,他們用自己的知識、興趣、感悟來參與學習,這樣就呈現出極大的個體性、差異性以及豐富性。對學生的不同感悟和不同理解,教師評價時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和見解,善意地指出學生的不足和不足的原因,要與學生建立起平等的人際關系;尊重學生的不同的個性化的見解,對有其他見解者予以贊揚,對理解片面者予以幫助,為他們營造一個既寬松、又和諧、并且民主的評價氛圍,要給學生一個恰當的鼓勵和關愛,引導每一位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探索新知、獲取新知的全過程,使學生的各種能力都得到最大的發展。
在講《將進酒》一課時,我讓學生自由朗讀。一位女生頗有感情的讀完后,另一位男生突然站起來說:“老師,我覺得她沒有理解李白的情感,讀的不對。這首詩應該這么讀。”這番話讓大家都很驚訝,尤其是那位女同學面紅耳赤,非常尷尬。在聽完那位男生味道截然不同的朗讀后,大家都默默地期待著我對這個學生的點評。我清楚,他們在急切等待我宣布這場比賽的結果。這時候,我被學生的真摯感動了,我非常動情地對學生說:“同學們,我很欣慰地看到你們投入自己的真情實感來朗讀李白的詩歌,如果時空可以穿越千年,你們兩個一定能夠成為李白的知音。“教室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兩位同學都笑得很開心,此時,他們也都真切地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之后,課堂上同學們的朗讀、發言更熱烈了,這是對教師及時親切點評、熱情鼓勵的回報。他們品嘗到成功的喜悅,樹立了信心。
三、教師的評價應具有“語言美”
語言的魅力是非常豐富的,特別是語文教師的課堂語言要講究藝術性,藝術的語言不僅能在語言的學習上對學生的語言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而且還能在情感上感染和啟迪學生,因此語文教師特別要注意在課堂上對自己的語言的修煉。我認為語文課中教師的評價語言應該具備以下幾個特點:第一要精準,只有精準才能讓學生實現正確的課堂導向。第二要雅致,只有雅致,才能讓學生受到語言的熏陶,才能展現語文課堂的非凡魅力。第三要生動,唯其生動才能使課堂顯現生機勃勃、妙趣橫生。第四要機智,機智則是教師應對課堂突發事件的必備素質。全國著名特級教師余映潮老師就是特別提倡語文教師在課堂中要用詩一般的語言進行教學,使他的課堂教學評價精彩而且充滿著藝術的美,使學生在充滿詩意的氛圍進行語言學習,從而得到美的熏陶。又如余映潮老師在評價《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這一課中有這樣幾處評價語:
“是啊,真好!生活就像一條河流,它一定是彎彎曲曲的,但總是向前奔流的”;“也就是說只要有艱辛付出,就能讓你領略到更加美的人生風光”。
“詩意般地回憶過去,溫馨般的展望未來”,“是啊,挫折里面既有經驗,又有教訓。那么,我們即使經歷了挫折,但是路就顯得更加平坦些。非常感謝同學們。其實,我們還有很多很多感受,我覺得每一個人的感受都應該是充滿詩意的。在痛苦的時候,就要把我們的眼淚擦干,笑一笑,丟掉一切一切的煩惱。”
這一系列詩一般的評語,實現了學生的情感與文本精神的相同與共鳴,培養了學生高尚的語言審美能力和情趣。當然,這要求教師要有淵博的知識,和機靈的場面應對能力,這樣才能在課堂中游刃有余,盡情地揮灑。
四、學生之間相互評價,取長補短,共同發展
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既是學習與交流的過程,同時也是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優勢與不足之處。在語文教學和評價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把握時機,為學生提供相互評價的機會和時機,激勵學生大膽的評價。在這一個過程中,孩子們在傳遞著情感,培養著各自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表達能力等等,也使學生學會了尊重他人,賞識別人。
精彩的語文課堂評價,不但會喚醒學生學習語文的自信心,也會點燃學生熱愛語文的激情、學習語文的興趣。因此精彩的語文課堂呼喚著真實、真情、真切的評價。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