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筆者作為一名援疆支教教師,著力于皮山民族雙語教師的聽力教學與研究工作。一年來盡心而為,收獲頗豐,感觸、體會諸多。本文主要從新疆和田地區皮山縣的雙語教師漢語聽力教學現狀出發,以實施有效聽力教學為出發點,提升民族教師的雙語水平。
【關鍵詞】語言規律;有效聽力教學;目標;文化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筆者作為安徽省援疆皮山縣第五批支教教師,主要負責皮山縣雙語教師的漢語聽力培訓。一年來,針對民族教師交流中存在的“詞不達意、表述不清、詞序顛倒、發音跑調”等現象,調研分析、研究培訓方案、教學實施、考核評價,讓受訓民族教師的漢語聽力有所提高。筆者現結合支教一年的經歷,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談如何開展有效聽力教學。
一、遵循語言規律,把握課程聯系,端正聽力教學的認識
語言聽力就是要通過聽覺感知有聲語言、理解它所代表的意義,獲得語言信息。在語言學科的課程中,讀寫課、綜合課、口語課、閱讀課也有聽力,可是其聽力的目的要求與聽力課不同。口語課的聽,最后是為了說,聽是手段,不是目的;而聽力課的聽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最終是為了培養提高聽力理解能力。讀寫課、閱讀課的聽是文字材料,視覺是先導,聽力課的材料則主要是錄音,聽覺是先導。所以,教師教學聽力課,應指導學習者靠有聲語言的輸入來接收語言信息,用聽覺辨別、選擇、判斷、分析、歸納、概括語言信息。
聽力課的內容包括讀音、字詞、語句、語段、對話、故事、新聞、廣播、科普等。這樣多元的聽力內容雖能激發語言學習者的學習興趣,但不斷重復的機械化、程序化的聽讀、練習,也容易使學習者陷入枯燥厭聽的狀態。尤其是面對受訓的少數民族雙語教師的學情,指導他們有效地聽有聲語言就顯得格外重要。從這種意義上說,指導學習者聽有聲語言是聽力課的特點之一。它是聽力課教學的起點,又是有效聽力教學的關鍵環節之一。
二、積極探索有效的聽力教學模式
(一)因材施教,目標相同而教法各異
讓漢語基礎各異的學習者適應不同的教學節奏,使其聽力理解能力都能得到適度的培養、鍛煉、提升。具體做法如下:
1.課時因班而異,視漢語基礎而定,最弱的一班為4-5課時,基礎較好的二班2-3課時,基礎參差不齊的三班3-4課時。
2.適當補充教學內容,在教學《初級漢語聽力》上冊第一單元漢語拼音時,針對多數學員存在聲調不準、聲母韻母發音不準或誤讀的現象,適時播放適合成人學習的漢語拼音的音視頻,以彌補教材的不足,并人手一份漢語拼音方案、拼音知識(如兒化、變調等)的復印件,以便學員補缺補差。
3.教法各異。《初級漢語聽力》教材(上、下冊),除上冊第一單元外的其他單元,每課都是由精聽(詞語學習、課文練習)、強化訓練、泛聽(詞語學習、課文練習)三部分組成。詞語學習、強化訓練方法每班相同,復述、談感受因班而異,或指導在先或點評歸納在后。
(二)聽力教學要有明確的目標意識
即把少數民族雙語教師培訓要求與教材相結合,有效開展課堂聽力教學培訓,準確把握并突破目標。這就要做到:
1.研透目標,并及時指導學員把握目標。北語社《初級漢語聽力》教材內容與少數民族MHK三級聽力水平考試要求很接近,如MHK三級考試的聽力理解的第一部分,它的內容和考察方式與每課的強化訓練完全一致;而且課文練習中的選擇、判斷、簡答、詞語填空、故事復述、談感受、連線等題型,除復述、談感受外,都可以轉換成MHK聽力理解的第二部分的題型──根據對話或短文中的關鍵詞句,做出四選一的選擇。因此做這些練習時,我就引導他們注意關鍵詞句,為順利答題做好準備。
2.圍繞目標,用有效訓練提高學員的聽力理解水平。在日常教學中,利用課文練習積極引導學員注意課堂學習目標外,還結合中心的活動,有效訓練學員們的聽力理解能力。如:在今年5月9-10日舉行的MHK考試中,三個班學員的聽力理解都達到了三級乙等合格分50分,有近半數人達到或超過三級甲等聽力理解合格分70分,他們都認為這在一年前是不敢想的。
3.聚焦目標,適時調整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針對聽力課枯燥易疲勞的特點,教學中注重調節課堂氣氛。如:詞語學習這一環節,采取多種方法朗讀、釋義并讓學員相互指正,緩和課堂氣氛,為下一環節的課文練習做調整,為下一環節的強化訓練集聚正能量。
三、把傳播、弘揚先進文化、理念融入教學之中
聽力課內容非常豐富,包括人文、自然科學知識;這些知識,可以開拓學習者視野,豐富學習者的思維,提高學習者的認識。在聽力課教學中,常結合教學內容,適時傳播、弘揚先進的文化、理念,以增進民族團結,為培養合格的雙語教師盡綿薄之力。如:有一道關于春節和節氣的聽力訓練題,讓學員說說中國傳統節日,還讓他們介紹新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
以上只是對民族雙語教師聽力培訓教學的一些做法與一斑之識,每當看到這些民族老師的進步,作為一名支教教師,能為自己對提高民族教師的聽力能力有所幫助而倍感欣慰。
參考文獻
[1]王婷婷.對外漢語聽力培訓策略的有效性研究[D].西北大學,2010.
[2]夏·阿里騰.談如何培養少數民族學生的漢語聽力能力[J].文史月刊,2012,08:187.
[3]郭新愛.新疆少數民族預科生漢語聽力學習策略調查[J].民族翻譯,2011,02:56-61.
作者簡介:王維輕,男,1965年生,安徽安慶人,現工作單位為安徽省安慶市大龍山中學,中學一級教師職稱,主要研究方向:中學語文教學教研。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