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政
有人說,考上公務員就等于捧上金飯碗,年年旱澇保收,有房貼有灰色收入,每天一杯茶一張報紙,朝九晚三。
也有人說,公務員就是三等公民,等下班,等發工資,等退休,這么混吃等死,叫“公務猿”還差不多。
一會兒是公務員報考熱——競爭最激烈的職位萬中選一,公考應試成為一門產業。
一會兒又是公務員離職潮——今年上半年,政府及公共事業從業人員跨行跳槽人數比去年同期上漲了34%。
好像,公務員這個職業天生就是那么難以被平視。要么被人神化,要么被人妖魔化。
如今,時代走到了“十三五”。面對中國夢的第一個“一百年目標”,公務員們又將扮演怎樣的角色?
當了組織的“逃兵”
小朱是在“十一五”的最后一年考上公務員的。2009年時,金融危機剛剛過去,經濟大環境仍然不景氣,社會上興起了考公務員熱潮,小朱也買了幾本紅寶書回來復習,準備報考和教育相關的公務員崗位。
2010年時,她順利地通過筆試,之后,又順利地通過了面試和政審,成為了一名公務員。但小朱卻在短短一年之后就辭了職,令身邊的親朋好友都頗為不解。“其實單位的工作并不繁重,甚至可以說清閑。”小朱告訴《新民周刊》,“九點上班,五點下班,中午還能睡一覺。每個月的工作就是編一份簡報,抓緊做的話,用不著一周就能完成。”
她說自己之所以辭職,就是因為時間過得太慢:“一個月又一個月,好像一眼就能望到十年后的樣子。專業技能也沒有任何提升,感覺自己會像當年的工廠女工,吃著大鍋飯,總有一天遭遇下崗大潮,然后百無一用地被扔回這個社會。”
她一直以為當年自己一次就能通過所有考試是因為幸運。“一個蘿卜一個坑,我早就做好了通過筆試卻通不過面試的準備,沒想到面試六個人里面選兩個,我沒有背景也能入選。”辭職以后,部門領導才悄悄告訴她真相:“當年某某準備內定幾個自己的親信,是我一力反對,才招了你們。”領導口中的某某,就是另一位部門領導。
“當時我就想,這人際關系也未免太復雜了,果然不是適合我的地方,就連我的入職都是一位領導向另一位領導進攻的小小棋子呢。”
辭職以后,小朱選擇了媒體工作。雖然媒體總被稱為“夕陽產業”,小朱卻自得其樂:“我覺得職業其實沒有什么朝陽夕陽之分,只在乎自己能不能找到歸屬感。而且十三五規劃里網絡媒體也是重點發展的一項,我對自己的前景十分看好。”
做公務員就不要做發財夢

參加2015 年湖北省公務員考試的考生中午在樹蔭下復習。許多公務員都十分忙碌,最有代表性的莫過于基層、街道公務員。
當然,并非所有的公務員崗位都是清閑到只能以折騰人際關系為樂的。許多公務員都十分忙碌,最有代表性的莫過于基層、街道公務員。
小曹就是這樣一名基層公務員,她在上海某街鎮的社區人才辦擔任副主任科員。今年,隨著市委一號課題的推進,一方面,招商引資功能被從街道劃撥出去,另一方面,街道的基層建設、社會治理功能被放得更大。
“除了原有的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之外,今年我們又新成立了兩個正科級的事業單位:社區黨建服務中心和城市網絡化綜合管理中心。”小曹告訴《新民周刊》,“像城管、綠化市容這樣的職能部門,和街道的關系也越來越緊密。在半屬地化管理之下,有些原本朝南坐的部門變得更加主動、親民,這其實是和政府轉變職能緊密相連的。十三五規劃開始之后,政府還會進一步簡政放權,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一定是未來五年的主旨,我們作為最基層的公務員,肯定要配合好。”
除了政府職能部門的改革,這幾年讓小曹印象深刻的還有公務員隊伍風氣的轉變。“2013年‘八項規定’實施以后,公務員的隱性收入明顯減少了,我們的旅游也取消了,開會吃飯都減少了。從好的一方面來說,確實風清氣正。”
但是,她也感到了隨之而來的隊伍變化:“從前新晉公務員大都是名牌大學的研究生,還有過文科狀元。但是近兩年公務員錄取標準似乎有所放寬,筆試也沒有從前那么難了。新進來的公務員里精英變少了。還有好多同事跳槽了,最近就有一名處級干部跳槽去了證券公司。感覺有點矯枉過正,一些適當的激勵機制還是應該有的,否則會影響工作的積極性。”
但她還是要求自己踏踏實實地做好本職工作:“我之前在幾個不同的委辦局都工作過,現在街道工作,更加要求自己加強群眾觀念,這樣如果哪一天又回到委辦局的話,可以換位思考,知道一些具體政策在基層的可操作性究竟如何,能避免做一些拍腦袋的決策。”
至于升官發財,小曹笑稱不敢奢求。“做公務員就不要做發財夢。這幾年物價飛漲,有人總結說我們是‘房貼變車貼,車貼變飯貼’。”談到未來五年的個人規劃,小曹坦言:“晉升的愿望并不強烈,一方面是因為科級干部的編制數有限,僧多粥少。另一方面,干部的待遇并沒有大幅提升,責任卻加重不少。”
公務員也是普通百姓
在楊浦區委宣傳部工作的小王,平日里主要負責對外宣傳和信訪工作——聽工種就知道,也是個大忙人。
做了十多年的宣傳工作,小王感觸頗深:“從前政府官員面對媒體還是很緊張,躲媒體怕媒體的心態比較常見,應對媒體的能力也不夠強。但是現在隨著新聞發布制度的完善,能明確感到官員的媒體意識、媒體應對能力都在加強。”
前不久,一則關于“五角場鄭文琪龍蝦蓋澆飯吃死人”的“新聞”在網上傳開了。事發當天,楊浦區委宣傳部就馬上聯合市場監管部門,調查取證,發現該“新聞”純屬謠言。于是,當晚11點,小王就通過微博“上海楊浦”上發布了“回應”,證實“多人因食用鄭文琪龍蝦蓋澆飯后出現腹痛、腹瀉等不適癥狀。楊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接報后即派員開展調查并依法對該店進行查封。經查有7人因不適就醫,現已回家休養”。次日又追加報道了“后續”:“疑似病人均已經對癥治療后回家,無危重病人。”用真相及時瓦解了“吃死人”的謠言。
而當八號線出現見義勇為的“胖阿姨”時,“上海楊浦”還在微博和微信都予以了報道,“為胖阿姨點贊同時呼吁大家要文明乘車”。
“從前我們的反應沒有這么快。”小王說,“近年來,隨著幾次大的公共輿論事件,政府部門回應媒體的素養和能力都在提高。我們的宣傳形式也比從前更輕松,更接地氣,更多是一種‘潤物細無聲’式的宣傳,對社會風氣的扭轉也起到了比較好的作用。”
國慶節期間,楊浦區舉辦了不少大型活動,豐富市民節假日生活。“我們也得加班加點,做好服務工作。被戲稱為‘五加二,白加黑’。”
雖然忙累,小王仍然覺得,目前的公務員隊伍,比以前更標準化,各種規則也更透明。“我希望社會能更多的理解公務員,其實我們也很辛苦,真心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服務,讓群眾滿意,獲得社會認同,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推動社會的進步。”小王說。
工作之外,他還是兩個孩子的爸爸,最大的心愿是能夠有時間多陪陪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