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康
有段日子,北京連續有陣雨,氣溫始終維持在22~32℃之間,戶外就有很多低飛的蜻蜓。我每天17點準時站在幼兒園門口接兒子放學,但真正離開總要18點半以后。因為他要在操場上捉蜻蜓,至少捉一個小時。
周一,本計劃帶兒子去游泳,但一貫超級愛水的兒子卻拒絕了我,選擇去捉蜻蜓。反正都是鍛煉身體,就讓他跑吧!我抱著裝滿泳具的大書包,搬了一把小朋友坐的小椅子,在操場邊等著他。
周二,我索性帶了一本書。兒子會時不時跑到我身邊大叫:“媽媽,我滿頭大汗,快點幫我擦一擦?!蔽铱偸且贿厧退ê挂贿厡λf:“看把你熱的,快喝點水?!辈贿^一旦我勸他回家,兒子必定拒絕。我試圖說服他,寶寶,你是捉不到蜻蜓的;兒子便更不理我,然后跑掉。
周三,先生早早回到家,跟我一起去接孩子,提出想帶兒子出去吃東西。在蜻蜓與爸爸之間,兒子雖然很不情愿,但還是放棄了蜻蜓。
坐在環境優雅的飯店里,我覺得舒服多了,兒子卻還惦記著蜻蜓。他苦著小臉兒哼唧:“爸爸,我想去捉蜻蜓?!毕壬鷦袼f:“兒子,蜻蜓有什么好捉的!而且你也捉不住。就算捉住了,又沒啥用。明天爸爸帶你去河里捉魚吧,養大了咱們還能吃呢,好不好?”
誰想兒子癟癟嘴,越發委屈地說:“我要捉蜻蜓?!奔毧囱劭粢呀涏咂鹧蹨I,隨時要掉下來。
我和先生立刻收住此話題。先生把他抱到懷里,一時間大家沉默不語。
晚上兒子睡后,我和先生聊起了白天的事。是啊,蜻蜓雖捉不住,捉住了的確也不能吃,但是為什么一定要捉住,一定要能吃呢?
第二天,我主動提出陪兒子一起捉蜻蜓。兒子特別開心,還給我講起了故事?!皨寢?,小貓釣魚的時候不好好釣魚,一會兒捉蝴蝶,一會兒捉蜻蜓,所以它釣不到魚。”我趕緊說:“對啊,所以你要專心釣魚。”兒子大叫:“我不要專心釣魚!我要當小花貓,我要捉蜻蜓去啦!”話音未落,人已經跑遠……
上天賜給我們享受過程的快樂本能,我們卻在成長中逐漸丟失。我們抱怨這是社會造成的,老師要成績,老板要業績,要的永遠都是結果;但其實我們不知道,比起老師和老板,更早開始干涉孩子享受過程的,往往是老媽和老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