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思·肖斯塔克
2002年的洛普民意測驗結果顯示,2/3的美國民眾相信智能外星生命是存在的。這也意味著有1/3的人對此持懷疑態度:相當多的民眾認為人類可能是銀河系,甚至整個宇宙中智商最高的生物。
當我就搜索異域生命這一話題進行演講時,經常發現有觀眾對此持悲觀態度(這讓我甚為意外,因為他們都是自愿來聽報告的)。問及懷疑動機,答復通常是:外星智能生命幾乎不可能存在。
幾乎不可能?鑒于近期我們發現了大量行星,這意味著銀河系可能存在數以億計的地球大小的地域,因此宇宙伙伴的存在幾乎不是“不可能”。
但是別忘了還有生物學這張牌。適宜居住的世界可能很多,但僅僅因為發現了一個外星生命居住地并不意味著我們看到了光明。歐洲的一些學者已經開始支持懷疑者的觀點,他們聲稱會發現阻礙智能生物順利進化的生物學原因。
兩年前,東安格利亞大學的安德魯·沃特森做了一項關于人類進化四階段的假想數學模型:細菌、復雜細胞、允許構成多細胞生物的特別細胞以及最終具有語言能力的智能生物的出現。這種生物進化的連續性與德雷克公式不謀而合,被沃特森用來估測智能生命的存在率。
他解釋說, 自太陽發光后沒多久,生命已經在地球上存在了。在地球漫長的演變歷程中,我們險些與進化過程失之交臂而喪失生存良機。這是因為隨著太陽溫度的不斷升高,很快(大約10億年內)高級生物便無法在地球上存活。因此, 人類不過是偶遇良機幸存下來,從而成為贏家。據沃特森推算,在類似地球的任何地域,這種幸存的概率約為萬分之一。那是相當低的,因此他猜測,要發現外星人會相當不易。
最近,倫敦大學學院的尼克·賴恩和杜塞爾多夫大學的比爾·馬丁提出,復雜生命——包括本文的讀者在內——不過是數十億年前“一次偶然事件”的產物。當時簡單的單細胞生物吞噬了某些細菌,從而獲得了能量來源——線粒體。賴恩和馬丁認為,如果沒有多細胞功能的這種結合,最終構成復雜動植物的特殊細胞就不可能產生(你會發現,這是沃特森進化四階段中的一步)。底線?你不過是生物進化過程中一次事故的產物,幸存率微乎其微。
當然,這些研究者并非首批認為我們地球人是宇宙以外的人。進化生物學家斯蒂芬·杰·古爾德對此也持同樣態度。但問題是,他們的觀點就一定正確嗎?
對學過統計學課程的人來說,這個問題的答案顯而易見:不知道。我們只了解一個有生命存在的世界。當僅有一個數據點時,你無從判斷一種現象是常態還是偶然事件。
坦率地說,我對這些言論并不在意。即使沃特森的觀點正確,相信僅有0.0 1%的類似地球的空間存在智能生命,那么銀河系也會有上百萬類似的物種存在。若果真如此,現在就有幾千種外星生命在享受它們的生活。關于假想中復雜細胞存在的低概率問題,科羅拉多大學的生物學家諾爾曼·佩斯是這樣解釋的:
我猜想,生命起源是行星系統衍生的一個必然結果,真正的問題是這種生命能否經歷幾十億年的進化過程。據我所知,到目前為止,尚無理由進行預測。
這再次證明了我們無法對我們有多“幸運”進行數據統計。顯然,我們需要尋找生命存在的其他證據。
但是,“我們只是偶然存在的特例”這一結論讓人十分不安。這與所謂的哥白尼原理背道而馳,意味著我們的存在的確是個奇跡。
顯然,1/ 3的人喜歡這種觀點。我卻不然。畢竟,在無法解釋時,科學就是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