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
鄧亞萍是否有資格成為兼職教授的討論流向更大的輿論場,“要一個說法”的人從單個學生變成了大批網民
12月5日,鄧亞萍的百度百科上增加了一句話,“2015年12月2日,鄧亞萍受聘中國政法大學兼職教授。”
乒乓世家出身,身高不過160cm,從16歲開始逐漸成為國際乒乓球競技場上的“金牌囊括者”,鄧亞萍的少女時代算得上是閃閃發亮。不過對大多數網友來說,這些榮譽已經是上個世紀的事了。比起那些,人們更關注的是現在。
12月6日,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專業的大二學生徐恒在個人公眾號上發表《關于中國政法大學聘請鄧亞萍女士任兼職教授一事致石亞軍書記的公開信》,文章表示:鄧亞萍的求學和任職經歷并不能使她具有兼職教授資格。要求學校公開兼職教授聘任的制度辦法、聘任鄧亞萍為本校兼職教授的決策程序。

在《中國政法大學關于聘請鄧亞萍女士任兼職教授的情況說明》中,中國政法大學說明了聘請鄧亞萍為體育教學部兼職教授,主要工作是支持學校高水平乒乓球運動隊的建設發展。但事態已儼然從一個法學學生尋求程序正義發展成大眾對鄧亞萍個人的褒貶。
質疑是好事。高校學生自下而上向上級領導反映意見的現象并不罕見。但很快,隨著媒體的介入,鄧亞萍是否有資格成為兼職教授的討論流向更大的輿論場,一校之質疑變成了一國之質疑,“要一個說法”的人從單個學生變成了大批網民。
在大多數網民的印象里,鄧亞萍一直不太討喜。在“客座教授”被人們熱議之前,她的另一個標簽是“敗家娘”。
2010年春,人民網建立了“國家隊”搜索引擎——“人民搜索”(后改為“即刻搜索”),鄧亞萍掌舵。盡管在搜索欄上關注過食品安全、設立過曝光臺,但擔著“國家責任”的即刻搜索很快在市場浪潮里因占有率過低而被叫停。擁有劍橋大學經濟學學位的鄧亞萍被認為是辜負了納稅人的錢。而金額以未經證實的數字在網絡資訊里流傳。
“我們本身代表的是國家,最重要的不是賺錢,而是履行國家職責。”與其說人們反感商業的失敗,不如說反感鄧亞萍的官腔。每次成為公眾熱點時,輿論都會拿她的“官話”作為攻擊點。而在能看到的鄧亞萍的解釋里,一句“公道自在人心,謠言終會破滅”也被認為是傲慢與冷漠。甚至有評論認為是“一個人已經腐化而侮辱了他思想的純潔”(原文出自美國思想家、政治活動家托馬斯·潘恩《常識》一書)。
作為一個1990年代的國家乒乓球隊運動員,鄧亞萍無疑從小就接受著“領獎時首先要感謝祖國”的教育。舉國體制成就了她的空前聲譽,功成身退之后,她先是進入《人民日報》,繼而擔任北京市共青團團市委副書記,后來成為即刻搜索的總經理,身份幾經轉變,但始終不離國家框架。
在這些身份下,她也始終保持著運動員對國家層面的維護和褒揚,有時甚至有些盲目。這樣的姿態讓她十幾年站在乒乓球臺前所積攢的公眾美譽度喪失殆盡。從鄧亞萍身上所體現出來的體育精神越來越少,而官方的立場越來越堅定。
此前有記者要采訪鄧亞萍時,她的丈夫這樣答復:“過去我可以替她做主,現在不行。她是領導干部了,得按組織程序來報批。”
除了獎牌和高學歷,人們對鄧亞萍的實力持觀望甚至否定態度。增強實力的下一步即證明實力,不知過了不惑之年的鄧亞萍是否還愿意做這樣的證明題。
在《中國政法大學關于聘請鄧亞萍女士任兼職教授的情況說明》中,中國政法大學說明了聘請鄧亞萍為體育教學部兼職教授,主要工作是支持學校高水平乒乓球運動隊的建設發展。但事態已儼然從一個法學學生尋求程序正義發展成大眾對鄧亞萍個人的褒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