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號科考船2月9日在西太平洋雅浦海溝附近海域投放熱流探針,以獲取海底熱流信息。科研人員將其比喻為給海底“量體溫”。
“量體溫”所使用的“體溫計”是一根7.5米長、自重965千克的熱流探針。從“科學”號后甲板處由鋼纜放入海底后,憑借額外增加的500千克配重,這支“體溫計”可以豎直插入洋殼表層,也就是億萬年來形成的海底沉積層中。當熱流探針的姿態滿足條件時,探針上的22個溫度傳感器會被自帶電源瞬間加熱,并記錄降溫過程中每秒的溫度值。
按計劃,“科學”號本航次將在14個站位投放熱流探針,橫跨雅浦海溝區,探測區水深在兩千米至五千米之間。未來幾年,中國科研人員將對西太平洋進行持續研究,通過熱流探測、巖石取樣等多種手段了解深海巖石圈構造特征,以便加深對太平洋板塊結構和海山演化的認識。(來源:新華網2015年2月10日)

美國佛蒙特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大規模研究發現,那些擁有AB型血型的人通常處于認知損害的高風險中,這一血型的群體低于人口總數的10%。研究人員分析了年齡在45歲以上的3萬多名成年人的縱向數據,并收集了中風風險在地域和種族之間的差異數據。
研究團隊集中對495位調查對象進行了研究,他們在每半年兩次的認知功能評價中表現出明顯的認知減退。研究人員隨后將這一群體與587位仍然保持良好認知狀態的參與者進行了對比。結果發現,即使是考慮到性別和種族等其他因素,認知減退的群體中有82%的個體擁有AB型血型。雖然研究人員尚不確定血型增加認知減退風險的確切機制,但在那些非O型血的人群中,它或許與心臟病和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風險的增加有關。
這并非是首次有研究探索血型與大腦健康之間的聯系。之前的研究發現,擁有A型血的人更傾向于患上強迫性精神障礙癥(即強迫癥),O型血的人們患抑郁癥和焦慮癥的風險更高。
而且一項大型研究發現,血型和壽命之間存在某種關聯。擁有A型、B型和AB型的人與O型血的擁有者相比,患心臟病的風險更高,且壽命更短。非O型血的人們在長達7年的研究過程中,死亡率比O型血的人高出9%。(來源:騰訊科學2015年2月13日)
2月4日上午,位于貴州平塘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安裝了最后一根鋼索后,索網制造和安裝工程結束。這意味著FAST的支撐框架建設完成,進入了反射面面板拼裝階段。
FAST是世界在建的最大射電望遠鏡,借助天然圓形溶巖坑建造。FAST的反射鏡邊框是1500米長的環形鋼梁,而鋼索則依托鋼梁,懸垂交錯,呈現出球形網狀結構。
索網結構是FAST主動反射面的主要支撐結構,是反射面主動變位工作的關鍵點。索網制造與安裝工程也是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工程的主要技術難點之一,其關鍵技術問題主要包括:超大跨度索網安裝方案設計、超高疲勞性能鋼索結構研制、超高精度索結構制造工藝等。而索網工程的順利完成,意味著FAST工程已經在上述關鍵技術難點方面實現實質性突破。
FAST索網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精度最高的索網結構,也是世界上第一個采用變位工作方式的索網體系。其技術難度不言而喻,需要攻克的技術難題貫穿索網的設計、制造及安裝全過程。(來源:《科技日報》2015年2月5日)

許多生物都具有感受磁場的能力,比如鯊魚、鳥類和昆蟲。因此,它們可以通過感受磁場為自己指路,包括確定實際位置、海拔和方向。而德國和日本研究者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人類可以通過將一種傳感器植入體內或穿戴在身上,獲得導航的本領。
然而,這種功能并非是該設備唯一的獨特之處。它輕薄柔韌,容易貼合皮膚,就算是彎曲和折疊也不會損壞它的功能。
這種傳感器厚度還不到2微米,每平方米重量僅為3克,因此哪怕把它放在肥皂泡上,肥皂泡也不會被它壓破。它還可以經受大力折疊,半徑能夠被壓縮到3微米之內,就好像被揉成一團廢紙一樣。
除此之外,該設備還能夠被拉長270%,就算你重復拉伸1000次以上,它也不會因材料疲勞而破裂。我們都知道,人類手掌的動作非常頻繁,該設備具備了這樣的特性,意味著它能被成功運用到手掌之上。
這種極為輕薄的磁場傳感器可被運用到多種場合,如人類的皮膚上,同時它也為機器人、安全和醫療監控設備、消費電子產品和電子皮膚設備提供了“新的感官”。
研究人員希望,他們的工作能夠激發更多工作者,創造出更多的設備,使人類進一步從“第六感”——磁場中獲益。(來源:新浪科技2015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