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人大代表葉青:要著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將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從青少年抓起,引導全市人民將核心價值觀作為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要重視社會主義新型智庫建設,圍繞特大型城市公共安全管控應急機制問題、外來流動人口管理與服務機制問題等開展研究。
上海市人大代表花茂飛:要進一步加大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建設,提高技能工作者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待遇,破除“唯學歷、輕能力、重文憑、輕技能”的情況,營造“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氛圍,培養一支高技能人才隊伍。此外,要進一步依法規范勞務派遣用工,完善勞動關系協調機制。
上海市人大代表王艷娟:要強化安全規范,引進標準化管理系統,積極構建標準化管理體系,加強安全生產的制度化建設和規范化管理,加強對各類安全隱患的排查,強化安全檢查,力爭全過程覆蓋,并根據不同的項目,針對季節性特點,形成檢查條目,根據標準化管理要求,對消防管理、技防設施、食品安全等進行巡查。
上海市人大代表周倩影:應進一步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推動各項民生事業發展,加強對舊區改造、促進就業、全民健身、節能環保等民生領域的投入,加大對市民關注的食品安全、城市人口、環境管理等公共管理的支出,在轉移支付方案、地方債券分配額度等方面對基層基礎建設等給予適當政策傾斜。
上海市人大代表胡科軍:科創中心建設要抓好關鍵,找好著力點。要緊緊圍繞科技成果轉化設計好政策制度,從知識產權保護、規范交易、價格評估等各方面鼓勵和支持科技成果產業化,銜接好產學研各個環節,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在科研方面要更舍得投入。目前上海科技投入占財政支出比例較低,科技投入要與經濟發展相匹配。
上海市人大代表李向農:要重視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完善社區老年室內活動場所的建設,做好查漏補缺工作;要做好國資國企改革的市級層面總結工作,努力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政策和措施;抓好城市管理領域突出問題的整改,加強對打車軟件等的管理;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要重視執行層面人員的隊伍建設。
上海市人大代表汪海萍:在公共安全管理方面,要加強對群眾自發聚集活動的安全風險評估,加強應急聯動機制建設,并在充分評估的基礎上,保留豫園燈會等傳統項目;要充分考慮基層開展工作所需條件和資源,特別要加強專業支撐;要高度關注外來人口社會融合問題,建立外來人口社會融合動態指標體系和數據庫。
上海市人大代表張國洪:政府職能轉變要有質的變化,在改革過程中及時更新理念,注重從事前管理向事中事后管理轉變。對社會治理有新的認識,要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按照社會發展規律加強城市管理和社會治理,完善城市發展、安全保障、交通管理、民生養老等常態化機制,避免片面地解決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上海市人大代表徐曉萍:科創中心建設要加強和金融的融合,不能僅僅看美國的做法,而要加大調研,面向全球學習借鑒一切好的經驗,如以色列、德國等。科創中心建設不能光盯著項目,創新有時意味著冒險,不應由國有企業主導。要重視人的作用,吸引優秀人才必須加強軟硬件方面的配套,重視高校人才利用,注重成果轉化。
上海市人大代表周梅:要加強整個社會支持體系建設,加大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聯動。高校自主招生要建立更公正透明的選拔方式,改變唯分數、唯競賽證書選拔方式,同時協助基礎教育開展學術性、拓展性、操作性課程建設。要加強教育與編制、財政、人社等各部門的聯動,進一步做好師資選拔、教師薪酬、業務培訓等工作,加強教師隊伍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