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吉
隨著經濟和社會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體育事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上海中心城區拓展區的寶山區,由于人口不斷導入,區域常住人口已突破200萬人,公共體育設施增加跟不上人口的增長,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與社會體育資源相對不足的矛盾日益凸顯。截至2013年底,寶山區現有各類體育場地總面積近356萬平方米,人均體育用地面積1.89平方米。而市政府要求,到2020年人均體育用地面積要達到2.6平方米,現存缺口140多萬平方米。同時,在體育健身環境優化、體育產業發展等方面依然面臨諸多挑戰。
面對體育事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近年來,寶山區圍繞建設現代化濱江新區戰略,抓住轉型發展機遇,充分發揮體育多元化功能,提出“健康寶山,體育強區”工作目標,把體育作為重要民生工作來抓,不斷促進全區體育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體育工作成效顯著。2012年以來,區級財政累計投入1.23億元用于發展體育事業,主要用于體育公益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幅度超過了區財政收入的增長幅度。全區區——街鎮——村(居)委三級體育網絡基本形成。新的區體育中心實現了最佳運營效益,自2011年底投入使用以來,各產業累計實現收入超7000萬元。競技體育穩步提升,培養出了劉子歌、許昕、莫俊杰等一大批優秀運動員。在去年仁川亞運會上,寶山籍五名運動員參加5個項目比賽,獲得2金3銀的好成績。
寶山區人大常委會積極借勢助力,把常委會工作主動融入全區轉型發展之中,并將體育事業發展作為常委會年度重點審議工作進行安排。為此,常委會相關工作機構從3月份開始,開展了前期集中調研,深入到全區體育場館和健身點進行考察,先后召開體育工作職能科室、基層單位負責人、街鎮體育專職干部、區人大代表等方面的座談會,充分了解全區體育事業發展情況,廣泛聽取對進一步推進寶山體育事業發展的意見建議。
在日前召開的寶山區人大常委會第25次會議上,專題聽取并審議了寶山區政府關于體育工作情況的報告。審議中,委員和代表們提出:體育設施建設上要滿足社會多層次體育健身需求,積極引進社會資本開發體育資源,通過政策引導,機制保障,提高社會辦體育的積極性;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體育產業投資的同時,要通過政策的扶持,降低收費,更好地體現公益性;學校體育場館開放在具體的操作上還要做進一步研究,還有巨大潛力可挖,進一步提高體育設施的利用效率,促進學校體育場地更好地有序開放;進一步做大做強寶山體育特色等等。
常委會經過認真熱烈的審議后,要求區政府:一是進一步夯實體育發展的基礎。要認真研究制定“十三五”體育事業發展規劃,注重規劃的科學性、前瞻性。加大區鎮兩級財政對體育事業的投入。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體育資源開發開放,盤活存量資源,促進體育資源共享。二是進一步優化體育發展的環境。以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為契機,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積極培育和支持社會體育組織的發展。在大力發展群眾體育的基礎上,積極探索競技體育的發展道路,做強做大寶山的特色體育。三是進一步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抓住當前轉型發展機遇,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鼓勵更多社會力量參與體育產業投資,促進體育與其他行業的融合發展;鼓勵在產業結構調整轉型過程中,更多存量資源用于發展體育產業;推動體育產業成為寶山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