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真雅
打開手機微信群,身處各方的人大代表就可以就一個主題展開“頭腦風暴”——這就是“微信月談”,淮海街道人大代表聯絡室依托現代通訊技術實時、便利、快捷的優勢,拓展代表履職平臺的一項創新舉措。
“微信月談”是在“淮海代表之家”微信群的基礎上設立的,設每月第三周為“月談周”,采取輪值主持制,按代表編號排序,每月確定一位代表擔任主持人,每次討論一個主題,議題由主持人組織代表在微信群中提前一周討論確定,便于代表提前“備課”。此外,街道代表聯絡室還指定了1名工作人員具體負責“微信月談”活動的組織協調、聯系溝通,做好月談活動時的引導。同時制定制度,對代表發表言論應注意的有關事項提出具體要求。并在討論結束后填寫《人大代表微信月談匯總表》,做好整理、匯總、存檔工作。
2014年4月,第一期“微信月談”正式啟動,當月的主題為“社區無證經營管理問題”,這個話題是由代表們于此前一周在微信群里協商決定的。在區人大代表王笑的主持下,超過半數的代表參與了討論,氣氛十分熱烈。有的代表建議無證就應該由工商管理;有的代表提議借鑒浦東新區的工商食藥監質監“三合一”模式,解決監管難題;也有代表表示對無證經營是嚴格取締還是適當允許,要聽取公眾意見,既要考慮到監管的有效性,也要體恤設攤百姓的艱難性。代表們在互動交流中激發思維,開拓思路,提出了許多真知灼見。
“微信月談”開設至今,代表們談論的焦點始終落在群眾和代表關心的熱點問題上。從歷次選題看,涉及居家養老、食品安全監管、整治亂設攤、群租和無證經營等各方面。代表們結合自已的調研充分發表意見,為建設“經典黃浦、精品城區、幸?;春!必暙I智慧。例如在談論食品安全問題時,代表們提出了加強食品安全事前防范、注重食品安全事中控制、從嚴食品安全事后監管的有效機制;建議完善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制建設,建立各部門的聯動執法銜接機制,劃分食品安全監管級別,對食品安全的日常監管功能實行分段管理;強化食品安全部門長效常態監管機制,發揮群眾監督作用進行群策群防,對企業加強懲處力度,使其“不敢違”等一系列意見建議。
從目前情況看,每期“微信月談”的主持人都準備充分,氣場十足;參與代表暢所欲言、熱烈討論、建言獻策,討論后還有匯總性的意見建議,并在群里進行公布,很有參考價值。為使“代表月談”不僅僅是“空談”,街道代表聯絡室一方面鼓勵代表將討論結果轉化為代表建議提交。區有關部門對代表提交的意見建議十分重視,如陳燕代表牽頭提出的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問題的建議,得到了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及時回應,局領導親自打電話聯系,帶隊上門拜訪,與代表作進一步溝通,加以落實。另一方面對于街道可以采納的,積極協調有關科室予以落實。如關于解決白領午餐難問題,街道相關科室在摸底調研的基礎上,與“小區無憂”網站合作,整合轄區內的優質餐飲服務資源,推出了“白領(社區)云餐廳”項目,提供網上訂餐送餐服務,在解決白領午餐難問題上跨出了實質性一步,代表普遍感到滿意。
自2014年4月建立開展活動至今,“微信月談”已開設了十余期,先后有120多人次代表參與,形成了10份代表建議提交區人大,它已成為淮海中路街道代表組拓展履職途徑,調動代表履職熱情的一個重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