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明

今年3月,正在進行檢察改革先行試點的上海市徐匯區檢察院公訴科副科長、上海市優秀公訴人李永蘅,離開了她心愛的公訴崗位調任辦公室副主任,她將失去檢察官的法律職務。李永蘅這次崗位調任源起于上海司法改革中的一項新制度規定,法官、檢察官實行“一方退出”的職業回避。李永蘅的丈夫是一名執業多年的律師,按照司法改革試點新出臺從業任職回避規定,夫婦兩人有一方必須退出目前的任職崗位。據了解至6月底,上海全市約1600名擬遴選入額的檢察官均簽署了入額承諾書,為自己遵守職業操守和任職回避等承諾背書。
君子要避“瓜田李下”之嫌
中國之古就有“瓜田李下”之說,是指經過瓜田不可彎腰提鞋;經過李樹下不要舉起手來整理帽子,比喻避免招惹無端的懷疑。古人強調正人君子要顧及言談舉止,風度禮儀,還要主動避嫌,遠離一些有爭議的人和事。當代的法官、檢察官的職業回避更是提高司法公信力前提,尤其是司法改革探索辦案責任制度,誰辦案、誰決定,誰決定、誰負責將成為常態,如何防止司法人員辦案“任性”?
今年4月上海市委政法委、市高級法院、市檢察院出臺《關于上海法官、檢察官從嚴管理六條規定》(以下簡稱《六條規定》),在對上海的法官、檢察官的政治紀律、職業言行、社會交往、辦案紀律等作出規定外,對法官、檢察官的從業任職回避作出明確規定:“法官、檢察官配偶在本市從事律師、司法審計、司法拍賣職業的,各級法院、檢察院領導班子成員配偶、子女在本市從事前述職業的,應當實行一方退出。”這一被稱為史上最嚴格的職業回避制度在出臺前經反復推敲修訂,相關部門領導多次邀請包括人大代表等社會各界座談,走訪律師協會聽取意見。市委政法委多次召開專題會議,聽取包括法官、檢察官等相關人員的意見,還參考了相關國家、地區對司法人員管理的做法。
市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陳旭在市檢察院黨組會上,強調要堅決落實《六條規定》,這是建設一支高素質檢察官隊伍的重大改革,是落實司法責任制的基石。上海市檢察機關作為全國檢察改革試點先行單位,在改革探索中,要把從嚴管理檢察官作為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必由之路,更加注重檢察官職業道德培養,更加嚴格檢察官職業行為監督,更加從嚴查處檢察官違反《六條規定》的行為,讓《六條規定》在培養人、管理人、處理人等各方面發力生威。
2003年本科畢業進入檢察院的李永蘅在談起自己的職業愿景時說,作為一名從事公訴的主任檢察官,對出庭指控犯罪維護社會公正懷有非常崇高的職業榮譽感,徐匯區檢察院是檢察改革先行試點單位,最早實施這項制度,動員后自己雖經短暫的糾結,但還是感到,這是對司法人員的特殊要求,可以理解、應該支持。
實施有細則 筑牢“防火墻”
《六條規定》一發布立即引起司法界和社會的高度關注。上海的各級檢察機關開展了《六條規定》學習教育月活動,市檢察院陳旭檢察長對此進行部署,把《六條規定》列為所有檢察人員培訓內容,所有入員額檢察官、遴選入員額檢察官都要參加相關課程培訓。市檢察院還派出相關負責人到基層檢察院做《六條規定》專題講解。在緊跟著出臺的《上海檢察機關檢察官從業規范(試行)》中,已將《六條規定》內容全部納入其中,成為檢察官入門前就明確的一項鐵定要求,并配套印發《上海檢察機關關于嚴禁檢察官違反任職回避規定,領導班子成員配偶、子女和檢察官配偶在本市從事律師、司法審計、司法拍賣職業的實行“一方退出”的實施意見》。在檢察官和相關職業之間建立起一道“防火墻”,從制度層面確保檢察官廉潔從檢。
市檢察院在實施意見中明確:領導班子成員、檢察官選擇一方退出律師、司法審計、司法拍賣職業的,自退出一方辭去原有工作并完成業務清理后,可以依條件任職領導干部或納入、遴選為員額管理的檢察官。不選擇一方退出的,應調離領導崗位和業務部門工作,原有法律職務可予保留,按司法行政人員進行管理。實施意見還規定有“一方退出”情形之日起一個月內應主動報告,明確本人的選擇;未提出選擇申請的,各級檢察院為其辦理職務變動、崗位調整手續。實施意見特別規定了違反規定的處理,明確對有隱瞞配偶、子女從事律師、司法審計、司法拍賣職業的;采取弄虛作假手段規避本規定的;拒不服從組織調整或者拒不辦理公務交接的;應主動提出退出崗位申請而不提出的;其他明顯不當行為的等五種情形,應當報請市法官、檢察官遴選(懲戒)委員會后,按法定程序提請免去法律職務,并追究相應責任。檢察官助理均參照實施意見執行。在上海市檢察機關《2015年全市檢察機關納入員額管理檢察官遴選工作方案》中,已將違反《六條規定》情形列入禁止入額范圍。
63名檢察官踐行“一方退出”
實施“一方退出”制度,不僅影響檢察官本人,也影響到檢察官的配偶甚至家庭,原有的職業規劃要改變,家庭經濟收支平衡會打破,改革真正觸及了檢察人員及家庭的利益,也考驗著涉及人員的理解與支持。在浦東新區檢察院共有9名檢察人員涉及“一方退出”,其中3名是中層干部,這9名檢察人員與配偶商定后均選擇檢察官一方任職回避。在采訪中該院公訴處副處長朱建軍毫不掩飾對妻子職業能力的贊賞。他說,在遵守硬性規定的前提下,我們相互尊重商量后認為,妻子做了20多年律師,還曾在律所、律協、青聯擔任多項職務,職業發展小有成就,現在人到中年,如果放棄律師職業實在是太可惜了!于是朱建軍改行去了院政治部。

市檢察院案件管理處副處長韓孔林是個2003年從政法院校畢業進入檢察機關的青年檢察員,有著法律碩士學歷的他在檢察機關從業13年,既有一線辦案的經歷也短期從事過行政工作,小韓曾經為自己能成為一名執法的檢察官而自豪,畢竟這是自己選擇學法律時的理想目標。司法改革試點后,案件管理部門的檢察人員因屬于檢察官序列,小韓也因妻子是執業律師而面臨著“一方退出”的問題。小韓因為妻子曾經為解決兩地分居而辭去在江蘇老家的職業來到上海,靠著勤奮努力完成司法考試取得律師從業資格成為一名在上海執業的律師,事業也是正在發展時期。但最終小韓的妻子選擇了退出目前的執業律師崗位,改做行政工作。在接受采訪時,小韓說檢察官與配偶選擇哪一方退出沒有對錯之分,因為司法公信力需要職業回避,所以只能有一方保留在崗位上,為了提升司法公信力,這將是一項長效機制,作為一名檢察人員應該充分理解、顧全大局,今后“一方退出”是常態了,或許今天檢察官一方退出、或許明天律師一方退出,大家就可能更容易理解了。截止2015年7月初,全市檢察機關助理檢察員以上具有“一方退出”情形的共有63人,其中檢委會委員及檢察員37人,助理檢察員26人。他們中有49人選擇本人一方退出,占總數的77.8%。有14人選擇配偶等另一方退出,占22.2%。選擇檢察人員本人退出的49人中,有6人原本在司法行政部門,有10人已由辦案崗位調司法行政部門,有32人擬由辦案部門調司法行政部門,有1人擬調其他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