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志先
韓正同志日前在上海市人大工作會議上指出,加強對“一府兩院”工作的監督,是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定職責,應當做到依法監督、科學監督和高效監督。
我理解,依法監督就是要依照法定權限和法律程序,理直氣壯地開展監督,做到不缺位,不失職;科學監督就是要圍繞大局,緊緊抓住傾向性問題和突出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監督;高效監督就是要堅持原則,一查到底,敢于糾錯,推動問責,務求實效。人大的依法監督、科學監督和高效監督,體現了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的法治精神,體現了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根本制度的地位和作用,體現了人大監督工作的科學規律。結合人大內司委的工作實際,我感到,要真正做到依法監督、科學監督和高效監督,需要處理好以下五個方面的關系:
一是處理好監督與支持的關系。監督與支持是有機統一的,切不可把它們割裂開來、對立起來。加強對“一府兩院”的監督,其目的在于支持“一府兩院”更好地依法履職。既不可為支持而疏于監督,也不可為監督而無視支持。支持應寓于監督之中,監督越到位、越深刻,支持也就越得力、越有效。
二是處理好敢于監督和善于監督的關系。敢于監督的本質是敢于擔當、勇于負責,是依法履行憲法賦予人大的職責。善于監督的要義在于方法得當,應以法律為準繩,以問題為導向,通過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提出切實可行的意見建議。要創新監督方式,形成監督合力,加強監督溝通,力求使監督與被監督能相向而行。
三是處理好監督有力與監督適度的關系。只有強有力的監督才能取得監督實效,才能促進嚴格執法和公正司法,才能把行政權和司法權關進制度的籠子里。但同時須注意監督適度的問題,要劃清人大的監督權與行政權、司法權的邊界,切不可越界。如:不得對“兩院”實行個案監督,因為具體個案的處理,只能由“兩院”按照法定程序運作,人大無權干預。人大對“兩院”的監督,應聚焦于其是否正確地執行法律,是否做到公開、公平、公正。
四是處理好重點監督與持續監督的關系。凡是納入法定范圍的事項,人大均應依法監督,但不能面面俱到,平鋪直敘,需要突出重點,抓住關鍵。即對事關全局、事關百姓切身利益、事關公平正義的關鍵問題,緊抓不放、深度剖析、追根究底、務求解決。如:老年人合法權益的保障,“兩院”的司法改革,均屬于內司委重點監督的范疇。而重點監督,并非只是在規定的時間內集中監督而已,重點監督需要與日常監督、持續監督有機結合起來才能見效。因此,平時要積累、要跟蹤、要溝通、要檢查、要提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五是要處理好監督工作與監督隊伍的關系。人大依法、科學、高效監督,應當既“管事”又“管人”,“管事”即監督工作,“管人”即監督隊伍。為促進政府嚴格執法、“兩院”公正司法,人大的監督要從“一府兩院”的工作入手,監督其是否依法辦事,同時要由“事”及“人”,加強對執法和司法隊伍的監督。如:我們在監督“兩院”推進司法改革試點工作的過程中,還要監督法官、檢察官的司法理念、司法能力、司法水平、司法作風是否有新的提升。 (作者系市人大內司委主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