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制價值取向:強化“對話溝通”的傳播治理機制。基于新傳播技術而形成傳播權力的去中心化趨勢,使得議程設置功能的實現成為一個由“獨白”向“對話”的協商過程,即它是各傳播主體綜合素質全面競爭的過程,而不再是從屬于行政體系的官方傳播機構的專屬行為。因此,傳播規制需要由政府管理機構的“獨白宣教”轉向行政力量和社會性規制力量之間的“對話溝通”;由行業內、區域內以壟斷為主導價值的“獨白式”管理模式轉向以行業間競爭與合作為主導價值的“對話式”治理模式。
規制目標:均衡競爭、壟斷、合作之間的關系。競爭是市場經濟與新聞傳播業的靈魂,它是打破壟斷堅冰,讓媒體消費者權益和傳播層面的公共利益得到保障的最重要前提。合作應該是比競爭更成熟、更理性、成長空間更大的一種資源配置方式。通過合作,能夠使得處于較低經營層次的媒體組織獲得更高層次的傳播運行能力,而這需要充分的競爭來保證。壟斷力量是我們考察我們媒體融合背景下媒體規制變革時不可忽視的一個變量;而且,只有在“競爭——合作——壟斷”的三維分析框架內才能透視我國媒體融合關系的演變,尋找到優化媒體融合效應切實可行的優化目標和路徑。
(朱春陽、劉心怡、楊海/《新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