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一峰
[摘要]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了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要求,地方媒體如何體現這一要求,并予以宣傳?溫州電視臺以“感動溫州十大人物評選活動”為載體,10年來,評選出了一大批先進人物、典型事跡。本文抓住該活動十周年晚會的策劃,從內容、形式以及文藝等方面入手,梳理了主題晚會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需探究的幾個要點。
[關鍵詞]主題晚會 策劃
2015年3月6日晚8點,溫州廣電中心l號演播大廳,一曲深情的歌曲《最美在溫州》拉開了“最美溫州人·2014年度感動溫州十大人物”頒獎典禮暨感動溫州十周年晚會的序幕。這是一場有著廣泛社會影響力的道德評選活動頒獎典禮,也是一場弘揚社會正氣,凝聚社會正能量的主題晚會。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了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要求。根據這一新要求,各地宣傳系統積極利用各種載體挖掘并宣傳當地充滿正能量的人和事。溫州也是如此。作為一個誠信社會、大愛社會、道德高地的城市,多年來,溫州通過像“感動溫州十大人物評選活動”這樣的主載體,來深化“最美溫州人”主題活動,大力弘揚新時期溫州人精神,使之成為溫州最具影響力的精神財富。
“感動溫州十大人物評選活動”是“最美溫州人”主題活動的重要組成內容。10年來,“感動溫州十大人物評選活動”的開展,使一大批先進人物、典型事跡不斷涌現出來,“溫州的最美”現象逐漸由“盆景”向“風景”轉變。例如上山采藥救父的少年徐建威、千里捐獻“熊貓血”的大學生毛陳冰、替子還債的“誠信”老人吳乃宜、數十年捐款不留名的“蘭小草”、垃圾堆里撿到30萬元不為所動的環衛工人張紅軍、一心為民的平陽基層干部王青意和蔡福想、舍己救人的幼兒教師胡小麗、愛崗敬業的“最美警察”群體等。截至目前,“感動溫州”共評選出100位個人、20個群體。其中,有26人入選“中國好人榜”,數量居浙江省首位。有8人獲得“全國道德模范”及提名獎,6人獲得省級道德模范及提名獎,12人獲評“浙江驕傲年度人物”。該活動自2005年開啟以來,已成為溫州地區最具影響力的道德類評選活動。
今年是“感動溫州十大人物評選活動”十周年,今年的晚會,引起了省市領導的關切。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葛慧君2015年3月12日為“感動溫州十大人物評選活動”作出批示:十年評選,涌現了一大批最美人物,堅持下去,匯聚起強大的正能量。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陳一新3月5日也曾對該活動作出批示:“感動溫州十大人物評選活動”是一項很有意義的道德評選活動,希望以“感動溫州”十周年為契機,擴大活動的影響,唱響溫州“最美聲音”,傳播溫州“最美精神”,讓“最美溫州人”成為溫州大地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感動溫州十大人物”頒獎典禮,已成功舉辦了9屆。在今年這第十個年頭里,如何繼續用心去記錄這一溫州的年度精神史詩呢?如何把頒獎典禮辦得有特色、有亮點,是晚會策劃人員和導演首先要考慮的事。作為該場晚會的總導演,筆者圍繞2014·年度感動溫州十大人物評選活動頒獎典禮和十周年盛典這一內容要點,對整場晚會進行精心周密的策劃。
其一是把握內容上的策劃方向,即晚會定位策劃。作為一項具有時間積淀的精神品牌活動,2014年度的“感動溫州”頒獎典禮依然把“溫暖和感動”作為主題,把尋找身邊“最美溫州人”,傳遞平凡生命的向善力量,宣傳和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價值觀,作為最終的目的。
2014年度感動溫州十大年度人物評選活動歷時3個多月,經過多家媒體的宣傳報道,廣大市民投票評選,產生了20名候選人,最后評選出了2014年度感動溫州十大人物,以及一個致敬獎,一個集體獎。作為評選活動最后環節的頒獎典禮便圍繞這十二個獎項展開。晚會的頒獎儀式主要由主持人串詞、人物介紹短片、采訪、頒獎詞、頒獎等幾個環節組成,導演組在每個環節設計上都絞盡腦汁,不輕易放過任何一個小細節,力求完成一場樸實典雅、振奮人心、弘揚正能量的頒獎典禮,將整個評選活動推向高潮。而這其中十位入選人物介紹短片是重中之重的元素,是人物塑造和故事表現的關鍵,也是營造溫暖和感動情境的第一要素。但在晚會中,每個人物介紹片都不可能太長,平均也就三到四分鐘,而且,所有短片大多是原來的新聞資料,要讓這些新聞資料“復活”,“感動”起來,似乎有點困難。為此,導演組決定在每個新聞素材上尋找故事的感人細節,把每個感動溫暖的細節放大,淡化相對不重要素材,做到有取有舍,讓這些人物的素材豐富和鮮活起來,并加以藝術化。比如“不離不棄、相親相愛”的好丈夫李松福,15年前妻子得了尿毒癥每天要去醫院做透析。我們淡化了妻子的病情和家庭狀況,著重強調了他借助一輛自行車載著妻子去醫院,15年來風雨無阻,從家到醫院一個來回52公里,從開始每天一次到后來病情好一點兩天一次,15年來從未間斷,一共走了164676多公里,相當于繞地球赤道4圈,這是怎樣的人生長度和深度啊。同時襯以“最美在溫州”歌曲“……有誰會牽著我的手,和你一起走過春秋,有誰會陪伴我一生,和幸福長相守……”,如此的音畫沖擊力直達觀眾內心最深處,觸動內心最敏感最柔軟的神經,讓大家真切的感受到人間自有真情在。這種音畫的沖擊及所達到的效果在其他短片中也同樣可見,每一個人物介紹短片都經過精心打磨。
其二是形式上的策劃,即以“十年的力量”來豐富本場晚會的形式。本場晚會是“感動溫州”十周年晚會。十年來我們身邊有許許多多平凡的人做著不平凡的事,感動著我們的心靈,十年來我們也為觀眾講述了一個個感動的故事,除了上面已經陳述的外,還有:“倔強”的慈善老人虞一杰,無私母親張錫玉,杰出溫商林立人,真實書寫“一個都不能少”的鄉村教師陳建平等等。一個個不同身份,不同角色的感動人物,感人故事,十年的沉淀,凝聚前行的力量,十年,感動了一座城。
于是,十年也成為了晚會的一個重點。為此導演組在整個晚會中始終貫穿著十年的環節。首先是晚會開場后的第一個VCR短片《感動十年》,這是一個十年的電視回顧短片,回顧十年來一個個難忘的瞬間,融入了十年來的感動事跡、感動人物的歷史畫面,同時走進普通觀眾身邊,傾聽這十年陪伴下他們的感動和收獲,講述他們心中的價值觀,也通過他們的講述告訴大家:一個城市的文明是散落在一個個個體表現當中的,內在的是人的思想道德,而外在的表現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注、關照和關懷。而正是這些由內而外的行動,讓這座鋼筋水泥構筑的城市有了溫度,讓方圓之內的文明有了溫度,讓溫州,成為了一個“溫情、溫潤、溫暖”之州。
為了體現十年的力量,晚會還設計點評環節,增強形式感。作為特邀嘉賓的溫州知名作家李濤先生,結合十年的真情故事、感動人物對感動現象進行點評,剖析人們內心深處善良情結。其實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會有一份善良的情結,都會保存著一份最初的純真。而正是這份善良的情結和最初的純真才使我們能被這些真情故事深深的感動并回報以溫暖的淚水,才使我們能夠有一雙慧眼能夠發現身邊許許多多的“最美”人物,用他們“最美”的事跡觸動我們的心靈并讓我們回報以熱烈的掌聲。這是心與心的交流,而設置點評的環節就是在心和心之間架起一座溝通橋梁。李濤先生的精彩點評在所有的觀眾內心引起了強烈的共鳴。
對于“感動溫州”來說,十年是一個回望的站臺,更是一處感動延續的接力點。導演組設置的另一個環節就是邀請前9屆感動人物代表上場,一年一個代表,加之今年的代表共十個人物上場,用他們自己樸實的語言表達真摯的情感,用他們自己的語言回顧這十年歷程的精髓。在這里我們看到了,十年前被救助的十六歲男孩現在用自己的雙手在幫助別人,十年前免費施粥的紅日亭越辦越紅火了,搶救落水少年的“最美護士”王國雙用樸實的話語說:“用心做人,用愛做事”,今年為搶救落實學生而付出年輕生命的“最美教師”胡小麗就用實際行動踐行了這句話,去年最美跳水救人警察群體的故事還在感動著我們,今年溫州醫科大學杏林志愿者們又向我們走來。這是愛的傳遞也是愛的接力。一個人的力量也許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十年的傳遞、十年的堅持、十年的接力,就是一股堅強的力量。
其三,注重文藝節目的策劃,即增加晚會的可視性和渲染作用。作為一臺頒獎晚會,音樂無疑是相當重要的元素。因此,導演組對晚會的音樂和文藝節目也做了精心的安排。首先以大型歌舞《最美在溫州》作為開場。這是一首原創歌曲,是一首帶有濃濃溫州情,能夠唱進百姓心里的歌。歌曲采用甌越民歌形式,詞曲優美、平和易唱、內涵豐富,將溫州人熱愛家鄉、崇善敬美的品質融入其中,生動展現了“最美溫州人”的精神品質。晚會現場這首歌被改編為大型歌舞,以合唱、領唱、舞蹈的形式出現在舞臺上,先聲奪人、點名主題。而其后幾乎所有的音樂,包括頒獎音樂、人物出場音樂、頒獎詞配樂等都是從《最美在溫州》的主旋律中衍生出來的變奏。飽滿的音樂一次次重復出現,一次次沖擊著人們的心靈,把晚會主題烘托到了極致。
除此之外,導演組還精心安排了晚會的另外一個節目,由少先隊員們以歌舞形式表演的《24字歌》。孩子們用清純的聲音唱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節目深受觀眾歡迎,展現了正能量,也在晚會中掀起了一個高潮。整臺晚會在文藝節目和音樂運用上做到了緊扣主題。
十年是一個里程碑,十年也是一個接力點,而感動是一個過程,感動也將繼續延續。在全體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最美溫州人·2014感動溫州十大人物頒獎典禮暨感動溫州十周年晚會”取得了圓滿成功,現場許許多多的觀眾流下了感動的淚水,同時,晚會在社會上也引起了極大的反響。我們讓觀眾在這個過程中不由自主地接受一次道德的教育和心靈的洗禮,讓這些感動人物在社會上樹立起高大的精神標桿,以他們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和精神張力對社會道德、傳統文化做一次呼吁和拯救,這也為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和構建和諧社會營造了一個良好的輿論氛圍。
(作者單位:溫州廣電傳媒集團新聞綜合頻道)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