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寄托

這些年來,她為推動吳淞口南岸群眾性文體活動的蓬勃發展極盡心力,她用矯健的舞姿,歡快的旋律舞出了人生的精彩。而作為區人大代表,她又從一個群眾性文體工作者的角度,恪盡職守,依法履職,為加快濱江新區的發展建言獻策,為她舞動的美好人生更是盡添幾多精彩。她就是寶山區人大代表、淞南文化中心文體團隊隊長、藝術指導楊黎萍。
為豐富居民文化生活盡力而為
楊黎萍怎么也不會忘記,初來淞南時,腳下的這片黃土地深深地烙印著農耕時代的印記,文體娛樂設施極少,當地的居民群眾業余文化生活相對枯燥乏味。楊黎萍一邊自己掏錢到輔導老師那里似饑似渴地勤奮學藝,一邊又毫無保留地免費給居民傳授團體操技藝,這一時期,她差不多都是在花她的積蓄,興許這一切都是為了園她守望多年的“文體夢”。沒多久,楊黎萍成為淞南地區廣受歡迎的藝術指導老師了,走在街頭,路上的居民差不多她全認識,無形中已成為淞南地區一張城市文化名片。在淞南,楊黎萍的學生遍及所有居委,那時節,群眾性文體活動在淞南這片熱土上方興未艾,“一居一品”特色文化活動如火如荼,全鎮21個居委建有121支團隊,幾乎每個居委都有腰鼓隊。
從2008年開始,楊黎萍著手匯聚全鎮各居委零星分散的團隊力量,以大型團體操為紐帶,打出具有淞南特色的大型團體操組合拳。經過重新整合和嚴格訓練后的淞南團隊一經亮相,令人刮目相看,大型團體操表演少則上百人,多則上千人,那精湛的舞技、磅礴的氣勢,著實令人目不暇接,美不勝收。這些年里,楊黎萍與她的團隊頻頻活躍在迎奧運、迎世博、迎國慶以及寶山國際民間藝術節、寶山區運動會等全區以及淞南鎮的各項大型活動中,多少次她帶領千余人的大型團隊登臺表演,指揮有度,鎮定自若,為濱江寶山區域性大型活動頻添亮色。尤其在連續三屆全區運動會上,淞南的團體操更是以實力亮相,一次次為運動會開幕式獻上高水準的壓軸大戲。
代表履職盡心盡力
2011年,楊黎萍當選為寶山區七屆人大代表。擔任人大代表的楊黎萍,她把在文體藝術上的那種執著精神和那股子鉆勁,深深地融合在依法履職的實踐中。她虛心地向葉敏、佟增保等老代表學習,細心觀察社會動態,熱心關注百姓冷暖,敢于為民釋疑解惑,善于替地方發展支招,這些年來圍繞居民出行的議題,有著一副熱心腸的女代表就不知操了多少心。
有一次,楊黎萍趕往市中心城區上課,在公交車上她發現,楊浦區的公交車在報站名時,除了普通話之外,還配有上海話播報站名,聽上去似乎多了一股親切感。楊黎萍馬上聯想到寶山處于城郊結合部,有很大一部分上了年紀的人尤其是農民,他們對普通話播報站名不一定能聽懂,何不學習中心城區的經驗,采用普通話和上海話雙語同時播報的做法,惠及濱江百姓。于是在一次區人大召開的會議上,楊黎萍直接向參加會議的區政府分管領導建議,在寶山公交車上推出上海話播報站名的措施。一個星期以后,區政府有關部門給楊黎萍代表明確答復,很快在濱江寶山一輛輛公交車上,不時回蕩著一聲聲滬語報站聲,既親切又實用,更增添了一份溫馨。
善于觀察的楊黎萍平日里總是比別人多操一份心,有一次她騎自行車出去辦事,碰上幾位熟悉的居民在路邊車站等公交車,而等辦完事回程時,她無不驚訝地發現,等車的人還在在原地焦急地守候著。回家后,她對周邊公交布局情況作了一番詳細的剖析,周邊楊行、顧村、月浦等重鎮均屬近年來快速發展重要區域,但由于公交線路分布不盡合理,要么班次間隔太長,要么缺少直達線路,給百姓出行帶來種種不便。于是,楊黎萍在廣泛收集民意的基礎上,一次次上書陳述民意,呼吁有關部門為民解憂,加快構建濱江便捷公共交通網絡。在楊黎萍代表的努力下,通往月浦的788路公交正式開通了。
在代表履職過程中,楊黎萍盡心盡職,她將一個文體藝術指導的執著、熱誠、細膩、激情等諸多優勢巧妙地融合到依法履職的實踐中,善于傾聽,勤于溝通,敢于執言,勇于擔當,出色地展現了一個來自地區文體領域代表的別樣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