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瑞華 蔣慧婷

廣中街道代表聯絡室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把代表活動與社區建設有機結合起來,讓代表履職更加看得見、摸得著、做得實。
代表活動常態化
人大代表聯絡室是代表密切聯系人民群眾、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陣地,是代表在閉會期間依法履職的重要支撐。為此,廣中街道代表聯絡室注重建章立制,建立代表活動的長效機制。一是健全工作制度。廣中街道代表聯絡室立足實際,結合工作,形成了“代表組工作規范制度、代表聯系選區制度、市區代表結對制度”等《廣中代表組和代表聯絡室工作制度匯編》。這既使代表聯絡室服務代表有章可循,又能幫助新代表更快的進入“角色”,還能使代表組工作更加制度化和規范化。二是完善宣傳制度。代表聯絡室認真總結代表工作的經驗,注重挖掘、培養、宣傳人大代表典型。通過對代表優秀履職事跡的宣傳報道,既為代表工作交流搭設了平臺,也為社會了解代表工作提供了窗口。三是建立檔案制度。廣中街道代表聯絡室高度重視代表工作檔案的收集、整理和入庫工作,檔案資料涵蓋代表基本情況、工作計劃、工作總結、工作信息和專報等15項內容,形成了“紙質文檔與電子文檔并重、文字檔案與照片檔案共存、檔案柜(盒)與電腦庫同步建設”的建檔特色,便于搜索查詢、研究分析和規范管理。
代表履職組合化
廣中街道代表聯絡室精心搭建“結對”平臺,活用“組合拳”,形成人大代表履職的新合力。一是組織區人大代表與市人大代表結對子。市、區代表結對聯系制度是廣中街道率先提出和開展的,通過市代表列席區人代會,市代表下社區,市、區代表平時溝通,有利于市代表掌握民情的手臂延伸、有利于區代表反映渠道的拓寬暢通、更有利于人民群眾的實際問題的解決。二是組織區人大代表和區黨代表結對子。代表聯絡室認真組織每年兩次的“兩代表”聯系社區活動,每位代表分組到各聯系點,參加社區干部群眾的聯系座談會,集中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每次活動都能收到代表提出的幾十條意見和建議,由代表聯絡室通過分類梳理匯總和后續督辦,并給予代表和社區居民意見建議處理的反饋,以此加強聯系社區活動的實效。三是組織區人大代表與弱勢群體結對子。李權、佘忠明、孫昌基、張建良、王爾璋等代表,與選區困難人員進行幫困結對,逢年過節,都向困難群眾送去溫暖。秦少秋代表還聯合選區居委會,邀請了40多位80多歲的獨居老人,舉辦了“北孚集團關愛社區高齡老齡人年夜晚飯”活動。徐明華代表挖掘自身資源,組織所在的園林工程有限公司的團員青年,定期舉辦90歲以上高齡老人的慰問活動。
代表作用實效化
為增強代表的自覺履職意識,提高代表的主動履職能力,代表聯絡室主動為代表議政督政提供服務。一是走出去學習。結合社區情況,借助代表資源,精心策劃活動。組織代表前往洋山深水港,加深對上海“創新驅動,轉型發展”戰略決策的認識;組織代表到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和廣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幫助代表了解市、區的醫療服務水平。二是沉下去調研。2013年,圍繞“關懷失獨家庭的實踐與探索”開展主題活動,通過問卷、訪談、座談會等形式,徹底排摸社區失獨家庭基本情況,詳細了解社區失獨家庭關懷幫扶措施,深入挖掘社區關懷失獨家庭工作面臨的瓶頸問題,形成了專題調研報告。今年,將圍繞提升社區公共服務能力,進一步推進解民生之憂、謀民生之利的成效。三是坐下來評議。在重大項目推行過程中,以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政于民為宗旨,引入人大代表評議制度。如2012年,廣中街道設立專項扶持資金,分設環境優化、民生服務、文明建設三個專項。在專項扶持資金管理辦法及細則落地前,代表聯絡室組織人大代表參加方案評議會,充分論證管理辦法及細則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為專項扶持資金真正用到實處提供合理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