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瑞

歷時短短6個月,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順利審結滬上首例民營上市公司破產重整案。經過司法重整,上海超日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超日公司)終于“起死回生”,有望成功“保殼”,于2015年恢復上市。
據悉,上海法院積極回應人大代表意見,自2014年5月起著力推進破產審判,專項解決破產案件受理難的問題。超日公司破產重整案的經驗做法,對今后處理類似案件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法院裁定受理超日公司破產重整案
超日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國內較早從事太陽能光伏生產的民營企業。公司位于上海市奉賢區,于2010年11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
2014年5月,因連續三年虧損,超日公司被暫停上市;其發行的“11超日債”也成為我國債券市場上首個公司債違約案例。超日公司的供貨商之一上海毅華金屬材料有限公司以超日公司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為由,向上海一中院提出申請,要求對超日公司進行重整。
上海一中院查明,該院對本案有管轄權,超日公司資不抵債,符合破產重整的條件,故于2014年6月26日作出裁定,依法受理該起破產重整案。
探索“律所+會計師事務所”管理人新模式
根據相關規定,超日公司若要恢復上市,必須在2014年年內重整成功,扭虧為盈。而超日公司負債規模大,所涉債權人眾多,還有大量需要調查的海外資產,本案可謂“時間緊、任務重”。
由于以往的破產案件多是國企,管理人多由企業主管行政機關派員組成的清算組擔任。上海一中院根據本案特點,創新工作方法,采用市場化的方式,邀請社會中介機構參與競爭及評審,最終選定具有較高專業水準,并在境外有分支機構的律所、會計師事務所作為聯合管理人。
與此同時,還成立了由該院及相關政府部門組成的協調小組,以確保破產重整工作穩定、有序展開。
超日公司通過“生死大考”
在上海一中院的監督、指導下,管理人接受指定后立即進駐超日公司,全面接管公司財產和營業事務,并召開了第一次債權人會議。通過公開招標,同樣從事光伏行業的江蘇協鑫能源有限公司等9家公司被確定為投資人。經過緊張的調查、論證,10月7日,《重整計劃草案》終于“出爐”,普通債權將獲得高于破產清算狀態下近5倍的受償;如計劃獲得執行,“11超日債”將獲得擔保,本息全額受償。
10月23日召開的第二次債權人會議上,現場投票、計票環節扣人心弦。終于,重整計劃草案一次性獲得投票通過。此后,法官多次往返深圳協調推進執行,12月24日,重整計劃終于執行完畢,上海一中院裁定破產程序終結。
司法重整讓危困企業“起死回生”
超日公司破產重整案順利審結,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高度評價。上海市政府金融監管部門負責人稱,該案是以市場化、法治化、規范化方式化解公司債違約風險,并通過司法重整讓企業“起死回生”的成功典范。
擔任該案協調小組組長的上海一中院副院長湯黎明指出:“司法重整往往是挽救危困企業的‘強心針’。重整是個系統工程,由上海一中院會同上海市金融辦、奉賢區政府、市公安局、維穩辦、廣場辦等單位組成的協調小組,發揮了重要的作用?!?/p>
“全球光伏行業整體處于復蘇階段,引入同行業投資人,能夠幫助超日公司盡快恢復生產,同時解決員工就業問題,有利于保障社會穩定。”擔任該案審判長的上海一中院民四庭原庭長宋航介紹說。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一中院在該案重整程序推進的每一步,都主動發布案件信息,及時回應社會關注,保障公眾知情權,實現以公開促進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