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丹

“我認罪,愿意接受法律制裁。”嘉定區人民檢察院司法辦案場所的多媒體顯示屏上,一名戴著手銬的中年男子一臉悔恨,懊惱不已地說道。這一畫面并非影視劇作品,而是檢察官在遠程提訊室內,通過遠程提訊系統,對羈押在看守所內的犯罪嫌疑人王某進行提訊工作。2月4日,嘉定區人民檢察院在全市率先建成遠程提訊室并投入使用,當天下午通過該系統提訊8件8人,審訊效率大大提升。
更高效率 節約檢察官時間成本
談到遠程提訊工作為檢察辦案帶來的便利,檢察官小周舉例說,由于往返看守所每次需要在路上花費一個多小時,再加上提押、審訊、還押的時間,提審一次少說也要兩個多小時。如果當天上午十點有開庭,那么十點之前的時間只能安排一些相對簡單的事務性工作,這段寶貴的時間相當于被“浪費”了。“遠程提訊系統啟用后,開庭前我還能再提審兩個犯罪嫌疑人,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小周發自肺腑地感慨道。
該院有關負責人用“減負”二字概括推進此項工作的意義:“遠程提訊能夠免除檢察官來回奔波之苦,方便檢察官更高效率地利用‘碎片化’時間,讓我們的檢察官將更多的時間精力放在案件審查、證據分析本身,從而有效提高辦案質量和效率。”
據介紹,提訊犯罪嫌疑人是檢察官辦理每一起刑事案件所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然而在以往的提訊工作中,由于犯罪嫌疑人被羈押在看守所內,檢察官往往需要將大量時間耗費在往返看守所的路途上。啟用遠程提訊系統后,提審效率大大提高。檢察官只需要在檢察院本部的遠程提訊室內,就能夠與被羈押在看守所內的犯罪嫌疑人進行實時對話。訊問完畢后,將訊問筆錄進行遠程打印,讓犯罪嫌疑人簽字確認,從而有效解決了因地理距離等問題而造成的障礙。
更細制度 促進公正執法
該院根據修改后刑訴法和最高人民檢察院、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相關規定,結合該院實際,制定了《遠程視頻審訊操作規定》,規范和保障遠程提訊工作的有序開展。根據操作規定,該院開展遠程提訊工作遵循依法、等同、安全、同意原則,設置專人負責遠程提訊的現場控制,并且在適用遠程提訊前,由在場人員履行告知手續,在征得犯罪嫌疑人同意后,方可進行遠程提訊。根據規定,目前,嘉定區人民檢察院開展遠程提訊主要適用于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犯罪嫌疑人對犯罪事實不持異議的審查逮捕案件、一審簡易程序案件的告知權利、聽取意見、審訊等環節。對于犯罪嫌疑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犯罪嫌疑人是外國人或者不通曉漢語需要翻譯的;犯罪嫌疑人對主要犯罪事實有異議或者不認罪等11種情況下的一審刑事案件,不適用遠程提訊。
更強技術 保障嫌疑人合法權益
為保障犯罪嫌疑人合法權益,該院對遠程提訊的技術支撐進行了強化,在遠程提訊室配備示證儀,檢察官通過示證儀的專用攝像頭即可向犯罪嫌疑人直觀展示書證、物證、鑒定結論、勘驗筆錄等證據,并實現檢察官、訊問對象、訊問室全景、示證畫面等“四畫面”的一鍵切換,滿足實踐中向犯罪嫌疑人出示證據等提審需求。檢察官對犯罪嫌疑人進行訊問的同時,系統自動對“四畫面”進行同步錄音錄像,保證整個訊問過程依法規范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