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插圖-@一個揪
小南回答過幾輪減肥問題,終于有個正能量的了。
不知道親看不看近年歐美流行的求生類真人秀?志愿者報名去各種荒山野嶺受罪,忍饑挨餓,最終體重刷刷掉,不成人形。在求生節目里,你會發現參與者考慮得最多的除了水和庇護所,就是如何增加卡路里。其中,采集和狩獵也就成了一對矛盾。前者做的事包括四處搜刮樹皮草根甲蟲蚯蚓,消耗的能量少,不用費太大勁,但僅夠果腹;后者處心積慮設置陷阱制作工具,為了捕捉較大型動物,回報高但消耗巨大……
經典減肥理論認為,你攝入的總熱量小于消耗的總熱量,就會不斷瘦下去,反之亦然。坐吃山空,如何能長肉呢?因此,要長肉的話,首先就是你得保證一定量的卡路里攝取(以及較少的消耗—窩在沙發上看電視吃垃圾食品)。如果你只愛吃低熱量的食物(比方說一些纖維素豐富的食物往往讓人有飽感,卻提供不了多少熱量),而回避糖分(碳水化合物,如主食的米飯面條等)和蛋白質,那是沒法增肥的。
脂肪的堆積,并不是依靠你攝入脂肪。人體代謝有很多復雜的轉化過程,糖分分解后進入血液并傳輸到體內器官,多余的葡萄糖則轉化為脂肪,以備不時之需。
不過,不同年齡、種族的人,代謝和積累都有很大差異。小南經常打趣俄羅斯,他們的年輕人個個高挑骨感,中年或生育后則轉眼變成胖大叔胖大媽。這和基因也有很大關系。
基因不是我們能決定的,這次小南還有個歪招。近年來科學家發現,人體菌落對胖瘦有重大影響,跑題的結論就是,多和胖子交朋友,有望以最低成本胖起來—和他們一起吃飯,大家的唾液進行交換,大量“致胖”細菌轉移給你。
到底胖還是瘦,可以用BMI身高體重指數(體重除以身高平方)來估算,目前認為18.5-24.9是正常范圍,男女的理想體重分別是24和22。因此,如果在正常范圍,都算健康,沒必要增重或減肥了。
中國的汽油價格里,有消費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所得稅和增值稅等。在國稅總局宣布調高成品油消費稅后,有個天涯網友算了筆細賬,以92#汽油目前價格6.05元為例:
不含增值稅價格為6.05/1.17=5.17元;增值稅:6.05-5.17=0.88元;消費稅:1.52元;城建稅:(0.88+1.52)X7%=0.168元;教育費附加:(0.88+1.52)X3% =0.072元;地方教育費附加:(0.88+1.52)X2%=0.048元;企業所得稅,如按7%的利潤率計:6.05X7%X25%=0.1059元;總稅額為:2.7939元,占價格的46.18%。要是石油從國外進口的還含有進口關稅:5.17X5%=0.26元,則總稅額為:3.0467元,占價格的50.36%。故100元的汽油中包含有近50元的稅金—意味著消費者每加1元錢的汽油,就包含0.5元的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