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波
因為被判刑12年,江西省人大原副主任陳安眾再次占據一把媒體注意力。陳安眾的不少逸事又被復習,如“一米八的個子,一斤八兩的酒量,一百八十斤的體重,一十八歲的姑娘”;如一次宵夜可花兩萬元,喝酒得五千元以上的;如工作有能力,邊打酒呼嚕邊聽匯報,還能一二三作指示;如出入帶情婦,為情婦打工,見老板會說“給這女孩扶貧一套房子”,并供出了一批女干部。
在諸多事跡中,最令人感興趣的,無疑是陳安眾與大師王林的交好。王林是萍鄉人,能空手來蛇。陳安眾主政萍鄉,與王林往來甚密。去年廣受傳播的一件事,是2006年,萍鄉市委市政府曾宴請王林,王林席邊,一邊市委書記陳安眾,一邊市長,諸多官員作陪。席間,王林說“在座的都是貪官,是腐敗分子”,陳安眾聽后說“大師這是開玩笑”。在蘆溪縣的一次宴請中,王林親自給陳安眾夾菜,拉起陳安眾的手說皮膚好,大聲說“這是部級干部的皮膚!”
與大師的交往,正是陳安眾的特點。不念蒼生問鬼神,這種現象是并不罕見的。路要怎么命名,街口建牌樓還是造水景,辦公樓門口擺什么鎮獸,辦公室怎么開門怎么擺桌椅沙發,官場都有人研究和實踐,其中就有各種大師、先生的指點。一些年來,官員明交和尚道士,拜佛設醮;暗結堪輿先生,消災求福,已如潮如涌。但不管怎樣,像陳安眾這樣被公開揭露、官級又這么高的,還是首次。
在陳安眾與王林的交往中,陳安眾得到了什么呢,似乎只是從皮膚看出的“升官運勢”。然而,像陳安眾這樣的官員,按照前些年的運勢,廉也好,腐也好,幾年一升,甚至越腐越升,難道不是毫不意外的嗎,他又何必在乎大師的一句吉言?陳安眾1997年就升上了正廳級,年方43歲,當上個部級干部,實不勞王林來看皮膚。陳安眾與王林的交往,并不因王林的吉言而起,也不因王林無此吉言而終。只因為王林是大師,所以陳安眾要交往。
這里面若說有什么實際的利益考慮,也許是他相信大師有廣泛的社會關系,可助他結交大人先生,這樣自己的路子就更野一些。按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陳安眾與王林的交往,大概首先是一種超越性的需要、精神性的需要。成為一個共產黨員,意味著公開宣示并內在地成為無神論者;作為共產黨的一名高級干部,他每一天都在對著各級官員和整個社會行使權力,一派凜然不可干犯的正氣。然而,陳安眾至少在大師面前,是不會有什么正氣的,因為大師已經成了他事實上的精神導師。正因為如此,當王林在酒桌上當著眾人說陳安眾在內,各位官員都是貪官時,陳安眾就只能打哈哈,“大師開玩笑”。
有一張照片表明了陳安眾與王林的關系。在照片中,陳安眾與王林并排坐著,王林滿面笑容,怡然自許,姿態不無得意,而陳安眾將一側肩膀疊在王林的身后,身體略略傾向王林,雙手互握,身姿拘謹,神形局促。
身體不會說謊,這張照片透露了兩人關系的本質。陳安眾在他的治下諸官面前,在其權力范圍內的民眾面前,是怎樣的一種作態呢?他是呼風喚雨的,而且不待他呼和喚,就能得到一切,吃的喝的,金錢女人,自動前來。他還能在主席臺上大言炎炎,在民眾面前擺起威風。他是萍鄉的主心骨,而這個主心骨在大師面前低眉俯首,拘謹局促。
官場上按官級而形成的倨恭秩序,人人皆知,并不可謂正常。整個社會被錘煉得官威森嚴、民氣萎頓,已成常態。但官容盛大、官儀威嚴,見了大師又自矮三分,社會除了治出一派邪氣,還能有什么結果?這樣的官員,當然也是要大講“道路自信”的,但其內心里,其實是一片虛無和恍惚,一點自信都沒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