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謙
我覺得創作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無論是借由繪畫、文字或是音樂去創作,它可以巧妙地記錄著某個人某一個時間里的想法、認知和感受。而文學、音樂、美術之間有著相近的承擔能量,又有著完全不一樣的面向與可能,卻又可以莫名其妙地相互感染流通,這就是我認為最有意思的部分了。近期在藝術圈里的跨界創作就明顯朝著這個方向發展,有許多借由影像與文字之間、音樂與影像之間、繪畫與雕塑之間、文字與繪畫之間各種跨越等等,形成了更立體的能量去感染別人。
回到我最熟悉的文字。我不得不說說我怎么看文字:文字是從溝通的根本、語言的延伸,慢慢成了我的生命中一個獨立而有能量的工具與平臺。過往我曾寫了一些流行音樂的歌詞,那就是語言、文字的延伸,跨越到聲音與音樂之間的融合,因此形成新的面向可以與別人溝通。一直以來,每次書寫歌詞時,我常常覺得若能把歌詞寫到最高級或最美好境界,那就應該是接近詩的境界吧。讀詩的愛好一直存在我的生活里,也因為愛好,才不間斷地閱讀了許多優秀詩人的作品,一方面享受別人給予的美好,另外一方面讓自己更覺得需要謙卑地面對文字,以及還要有更多的閱讀和學習,對自己在文字上的表現仍然深深感到不足,每次讀詩時,都會引發我的自省。
最近在朋友的推薦下,讀了一本小說《水的重量》,再次證實這個世界上真的有太多太有才華的人了,作者把一個故事類小說的創作,以詩的文字方式來進行,這是我前所未有的閱讀經驗。詩對比記敘文在某些角度上應該更形而上才是,然而故事的傳遞卻必須很清晰地把人、事、物等交代清楚,才能把故事說明白。《水的重量》作者在這兩者之間,如何巧妙銜接融合,正是這本書最精彩之處!一位隨母移民英國尋父的女孩,初少女的歲月過程。那界于童心與少女之間的時光,應該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時光,也是最接近詩的時光!因為對許多事情還不會那么世故俗套地去看,卻又不由自主地一步步接近真實世界;恰好詩就有這個特質:可以抽離事件之外,形而上地描述感想與聯接,卻又能精準地把真實中的細節感受給表達出來。這一本以獨白方式進行的故事,因為以詩的文字體進行,于是有了更大的空間去想象、去替換甚至去猜想!文字最大的樂趣就是它的抽象性而非具象,所有人的閱讀若要具象化,大部分都是與自己曾經的經歷,或是其他曾有過的視覺閱讀去置換。而這個故事獨白者是從女孩初入少女,時而童言童語,時而叛逆固執,這些主觀性卻充滿了詩意的獨白屢屢打動我的心!很快把我拉回自己的年少時光。
千萬不要以為詩都是唯美又脫離真實的,閱讀《水的重量》,我看到許多真實得看得見血肉毛發的描述,但是又因為它是詩,所以那些具象的描述雖然清晰,又可以透徹晶瑩,縱然帶了一些濕氣與溫度,卻不會逼真難忍。我常覺得這就是文藝的力量,把真實生活中許多怵目驚心的事,用一個精準卻又可以面對的方式記錄下來,記錄下來的目的是為了溝通、是為了沉淀、是為了憑證存在,引以為礎延伸發展。當這樣如詩般的文字,在腦海中架構成了畫面,則有了更多的個人經驗的投射,世界上沒有一個人的感受與想象是一樣的,所有生活中的經歷與觸動,都會在每個人各自的閱讀中變成了自己的一道風景,那是屬于自己的;也因為每個人對于與別人看到的一模一樣的世界,都會有不同的解讀和延伸想象,相同處成共鳴,不同處成了自己的花園,然后又交叉感染,互相對照比較,把一件事多元多角地看過、試過,這就是文藝的力量。
我常覺得閱讀真的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可以讓自己想象更多,透過閱讀看到另外一個時空的自己,而《水的重量》這本書正好有這份能量,讓你忘我地沉靜,卻又不脫離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