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藝術家安迪·沃霍爾在1960年代曾作出預言稱,“在未來,每個人都可能15分鐘內全世界出名。”隨著互聯網的誕生發展,這句詭異的預言成真了。憑借新興的傳播媒介,任何人都可能毫無預警地火起來——他們最初做的或許不過是在網上講了一段笑話、分享了一次美妝經驗,或者玩游戲的同時做個旁白,甚至只是直播自己吃飯的過程。
他們是炙手可熱的網絡紅人,是新一代純數字版的明星,他們對特定領域的受眾有著強大的吸附力,他們被營銷界稱為“影響者”(influencer)——在這個去中心化的時代,還有比精確掌握細分市場的網絡明星更好的品牌代言人嗎?
沃霍爾的攝影師納特·芬克爾斯坦曾回應他的那句話說:“是的,安迪,每個人大概也就只出個15分鐘的名。”今天,一些網絡紅人紅得快消失得也快之現象又印證了這一預言,但這并不全然正確。時下的互聯網明星不是流行的匆匆過客,而是名人文化革新浪潮里的領潮者。他們不是“翻版好萊塢”,他們就是未來的“好萊塢”——做個不算大膽的預測,又何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