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曼華
“那時候我要是這樣做就好了。”也許最初正是這樣一個對過去發生過的事情耿耿于懷的樸素念頭催生了“時空穿越”的想法。在這樣一個既充滿詩意又具科幻性的領域,科學家、哲思者一直試圖憑自己的智慧追溯其起源、揭開其面紗,而關于時間機器,或者說穿越時間的故事,也一直是各次元創作者們所夢寐以求的題材。
《時間旅行者的妻子》是這類題材中家喻戶曉的愛情奇幻片,不過片中男主亨利雖有穿越時空的能力,但本片并非科幻片,最多也就是與科幻輕微擦邊。旅行者亨利生來天賦異秉,或者說DNA病變,經常毫無預兆地出現在他時他地,也因此認識了他將終生摯愛的妻子克萊兒。影片以克萊兒的成長和亨利的時空穿越這兩條主線交叉進行著。影片更多的是探討愛超越時空這一人類恒久主題。在這一類的穿越片中,主角雖有穿越能力,但他更多的只是作為歷史的旁觀者,這涉及到了經典的“外祖父悖論”——一旦過去改變了,那現在還會是眼前的現在嗎?

《時空戀旅人》和《蝴蝶效應》就探討了這個問題。兩部影片中具有穿越能力的主角都使用能力穿越到過去,想改變糟糕的過去,引向更好的未來。《時空戀旅人》的提姆,他的一次穿越導致錯失了和妻子的相遇,于是他不斷穿越為了重遇那個時機;而在另一次穿越回來后,他發現自己的孩子不再是原來的了——這給他敲響了警鐘,穿越時空不能是隨心所欲為所欲為的,他不能忘記身上有的責任。故事的最后提姆領悟了,也正是導演借主角之口想傳遞給觀眾的——“Now is perfect”。將穿越的主題再次引導回珍惜現在。
而《蝴蝶效應》中的伊萬就沒有提姆那么幸運。他有一個糟糕的童年,童年中有許多不堪的回憶,而事實上,他對這些回憶并沒有清晰的印象。直至長大后,有一次他翻開了自己小時候寫的日記本,卻發現通過記事本他能回到過去。而初戀的死導致了他決定跨越時空更改過去。然而一切就像蝴蝶效應般,一次次的更改越來越招致現實世界的不可救藥,一切仿佛是悲劇的宿命論。
細心的觀眾可能已經發現以上三部片子的共同點了,而這其實也是這類穿越故事的通病——他們都在關鍵的穿越上打馬虎眼,對于主角的穿越時空都采取了“不解釋”的態度,穿越就是那么理所當然的事。或者像前三部影片那樣,將其簡單粗暴地歸為“基因決定穿越”,并且由于穿越者都為男性,讓人不得不懷疑這能力是不是“傳男不傳女”。
隔壁島國人也十分喜歡玩穿越梗,然而玩來玩去其實也就那么幾招,并沒玩出什么新意。就在到處都充斥著爛大街的穿越動漫時,《命運石之門》橫空出世。該劇講述了每天無所事事的中二大學生岡部倫太郎在偶然情況下將短信發送到過去,并發現其可以改變未來的作用,隨后由于國際慣例的濫用導致事態一發不可收拾,未來被嚴重篡改,世界重新構筑,自己慘遭“查水表”。為了挽回局面,讓一切重回正常,男主角通過開發出的時間機器踏上了拯救的穿越之旅。不同于普通的穿越劇/片,在如何穿越、為什么能穿越、穿越為什么會導致這樣的結果等方面糊弄觀眾,該劇在穿越的理論依據上可謂下足了功夫。不同于已經爛大街的平行宇宙論,該劇為觀眾構建了一種非常新穎的科學設定——世界線的收束。這是一種由觀測者造成的單一宇宙論。其理論基礎建立在相對論、量子力學、M理論的混合上。而由于大部分觀眾基本上就懂個皮毛,所以你會覺得它說得很有道理很高大上,而嚴謹的思維構建又讓你很難找到漏洞,甚至瞎掰了現實中的東西來增加真實感,總之是一本正經胡說八道得很到位。光是在這一點上,就已經吊打了大多數穿越劇/片。同時,《命運石之門》塑造了一個非常不著調的男主角,通過其喜劇效果來調和科學陳述的枯燥,這也是本劇最大的成功之處。雖然不足的地方也有不少(比如配角的人設上較為俗套,作用只是推動劇情發展),一個性格非常有特色的主角的成長之路,對穿越理論獨創的深度構建,以及劇情的跌宕起伏,都足以令《命運石之門》成為一部上乘的科幻穿越之作。
所有關于時空穿越的影片無一不是回到過去,但他們最終都會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更棒的穿越是帶著現在奔向未來。正如岡部倫太郎最后所說的:“未來的事情誰都無法預料,正因如此,就如同這場再會一樣,未來也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而將這無限詩意的可能放到當前,是今天我們將有怎樣的際遇呢?但不管如何,這一切都是命運石之門的選擇。
呃,果然好中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