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新穎
近期的股市又開始漲了,走著走著,居然快接近了3400點。不少人感到又重回了今年春季時的“美好時光”。然而,任何簡單的認為股市又重回牛市的看法,對于股市這種高風險的投資來說,都是危險的。對此,相關理財師提醒,居民想繼續依靠股市的爆發來獲得財富并不實際,投資者在股市中還是應該保持理性,避免再次陷入被動當中。
一、不要被改頭換面的故事忽悠
盡管,早前僅僅依靠跟“互聯網”一詞沾上邊相關股票就可以在股市中大漲的時期已完全過去了,不過,很多的故事不過又換了一層外衣而已。因此,投資者對新“故事”股票仍然要心里有數。透過現象看本質,也需要投資者進一步加強了解相關知識,分辨故事的真偽。另外,理解和掌握一些財務知識也很有必要,比如某些企業的利潤增長來自于哪些方面這些重要的問題。像有些上市公司的收入增長,并非是產品業務上的收入,而是變賣公司資產、拋售權益所獲的收入,這些類型的利潤增長跟賣產品和提供服務取得的利潤增長是有著不同的含義的,短線的投資者務必要擦亮眼睛。
二、不要押注在某只股票上
對于股市投資,盡管有看好的股票,但是建議投資者還是盡量看好2~3只、3~5只股票會比較好。其實,這屬于一個投資的風險分散。任何一只好股票,仍然會面臨很多的不確定風險,任何風險都可能會成為股票的致命一擊,特別是那些已經估值較高的股票。因此,押注在某只股票上的做法,在投資上并不明智。
三、短線還是長線投資?機構還是個人?
對于投資,做短線的和做長線的操作方法是不同的。短線投資,對投資計劃的執行要好;而長線投資,則應該保持有一定的耐心,有些股票,持有一個月、二個月時間沒有動靜是很正常的,如果缺乏耐心,換來換去,很容易錯失機會,回頭再買時,持股成本又變高了。
另外,選擇機構投資還是個人投資也很有講究。比如多大的比例直接持股,多大的比例配置股票基金等。相關理財師指出,不同的階段建議選擇不同的操作方式。行情好時,可多一些個人直接操作;而行情不佳時,選擇機構的間接“炒股”方式可能更為適宜,或者干脆退出市場,休整一段時間。
總之,股市的投資,需要強調三遍的還是入市時的那句話:“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或許,11月的股市,改為“盲目加倉有風險”會比較的適宜。
*摘自中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