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莉諾
在跨越100天、30余個城市的漫長馬拉松征程中,陳盆濱不僅要面臨身體耐力的極端挑戰,還要經歷南方暖春潮濕、江南梅雨及北方酷暑的挑戰。
100天,100個馬拉松

電影《阿甘正傳》里,那個風一樣的男子阿甘總是不知疲倦地奔跑。在現實生活中也有一個幾乎為跑步而生的男子,他叫陳盆濱。
5月22日,上海天朗氣清,清晨5時,陳盆濱從上海松江思賢公園開始了他“100天跑100個馬拉松”的第51天的挑戰。這位中國極限馬拉松名將吸引了很多粉絲陪跑,一路上有跑友力竭退出,也不斷有人重新加入。在前面幾站,搜狐總裁張朝陽也是他的跑友。大都市的熱鬧讓陳盆濱很振奮,但在山野郊外一個人跑,他也不感到孤獨。因為跑步練就了內心的強大。
當天下午,陳盆濱跑進安利上海體驗館,和跑友分享跑步心得。
“天氣逐漸熱起來,接下來氣候會是很大的挑戰,以后跑步前面半程我會加快,不能等陪跑的嘉賓了,盡量在正午之前跑完,否則到了正午酷暑難耐會很艱難。”陳盆濱說,未來他將在4個小時之內跑完全程。
他背后有一個30多人的支持團隊。陳盆濱每天4時起床,隨隊醫生為他量血壓,驗血,把數據傳給后方專家組分析,接著吃早餐。5時左右他到達起點,先熱身,順便做一些小采訪,直播攝像機已經對準他。
他的最好成績是3小時18分,最慢也在5小時以內。他上午跑完,下午休息調整,如果經過大城市,公關團隊會安排專訪或跑友見面會。陳盆濱已經從一說話就臉紅的拙小子,成為面對媒體侃侃而談的運動明星。

陳盆濱是漁民出身,在福建的一個小島上打了十年魚,他黝黑的膚色就是海島風吹日曬留下的痕跡。如果他沒參加比賽,沒人會知道這個貌不驚人的小伙子有如此驚人的耐力。從2001年開始,他參加各種電視吉尼斯比賽,扛75公斤沙包走220個臺階、扛5加侖太空水暴走14小時、“水上輪胎競跑賽”、“穿皮鞋”全程馬拉松比賽……嶄露頭角之后,他接連不斷現身各種國內外山地戶外挑戰賽、鐵人賽、耐力賽、全程馬拉松、登山賽、定向越野賽等。
他的成名戰是南極馬拉松。2014年11月21日,陳盆濱在南極100公里極限馬拉松中,以13小時57分46秒的成績勇奪冠軍,成為史上首位贏得國際性極限馬拉松比賽冠軍的中國人。他也是世界上第一個跑遍七大洲極限馬拉松的運動員。
這次“100個馬拉松”的挑戰啟于廣州,在跨越100天、30余個城市的漫長馬拉松征程中,陳盆濱不僅要面臨身體耐力的極端挑戰,還要經歷南方暖春潮濕、江南梅雨及北方酷暑的挑戰。目前行程過半,他輕松地表示:“除了咳嗽20多天,其他狀態還好。”
當然,他的征程不會是坦途。在50多天的極限跑過程中,他遇到的最大困難是流冷汗。在跑了20多天進入福建時,陳盆濱感覺流冷汗的狀況嚴重起來。“一晚睡下來,被子是濕的。”有一天他剛跑了10公里左右,衣服都汗濕了,而流冷汗會帶走體內的微量元素,令體力消耗加速。“我覺得很奇怪,怎么才跑這么點路就兩腿發軟?我舔了一口胳膊上的汗,是淡的,說明體內鹽分流失很嚴重,身體被掏空了。”他趕緊喝了一瓶口服液,吃了兩塊鹽巴,穩住了狀態,堅持跑完全程。之后在隊醫和營養師的配合下,慢慢調整身體,過了這一關。
另一個“攔路虎”是腳上出水泡。剛跑七八天時,陳盆濱鞋墊出了問題,腳底磨出水泡,每一步就像跑在刀尖上。他咬牙堅持跑下去,休整時貼上膏藥緩解疼痛,隨著后階段鞋子和腳的磨合度提高,這個困難也被克服了。
跑步是技術活
這段辛苦的征程中不時也會有溫暖和幸福做點綴。陳盆濱跑到浙江臺州家鄉時,老父送來了家里自制的魚丸,給兒子補身子,來自家人的溫暖一直支持著他。除了“愛心牌”食物補給,專業的營養補充對于極限跑運動來說也非常重要。
在這個過程中,安利紐崔萊特邀團隊為陳盆濱制定了針對性的營養保障方案,不斷關注他的身體和飲食狀況,不僅要保障其必需的蛋白質、水溶性維生素的攝入補充,保障肌肉損傷的及時恢復,還從營養的角度給出建議,幫助他緩解身體疲勞,調節免疫力。同時,紐崔萊也為陳盆濱提供其必需的營養產品。
“我每天都服用蛋白粉,因為長時間的跑步對體內蛋白質的消耗很大。倍力健也是每天吃的,可以補充出汗導致的電解質流失,加速人體新陳代謝。其他還有補充鐵質葉酸片、天然類胡蘿卜素等。”
陳盆濱認為,補給對長跑來說很重要,“就像車沒油了怎么開?”他建議跑友,“你跑到十幾公里左右,就要補充水分,等你渴了再喝水已經遲了。對一般馬拉松跑友來說,跑到30公里是個‘鬼門關’,百爪撓心地想要放棄,所以要提前做好補給。”
除了營養補給之外,肌肉訓練對跑友來說也很重要。每次跑完步,陳盆濱就躺到擠壓睡袋里,通過擠壓來放松肌肉,并且有隊醫為他做按摩。“肌肉軟了,你做每個動作時,就不用花很多力量來對抗肌肉,就可以保存更多體力,堅持更長時間。”
在專業團隊的支持下,目前陳盆濱狀態良好,跑到3個半小時心率維持在130-140之間,整個跑步過程的平均心率在108。50多天以來,體重只下降了1.5公斤。
陳盆濱說,跑步改變了他的命運。“有幾個人能一路看到廣州到北京的風景?我去過七大洲,去過南極,看到世界之大。”
他曾約同鄉一起去參加電視吉尼斯比賽,對方直接回了一句,神經病。“如果我當時臉一紅,覺得不好意思,退縮了,那就只能打一輩子魚了。”有時他脫了上衣在路上跑,小城市的居民不知道馬拉松,看到一個赤膊漢在路上狂奔,低聲罵一句“瘋子”。但陳盆濱不改初心。
在一個人的征程中,他喜歡觀察周圍的景物。“我跑過很多地方,有些地方很干凈,有些地方環境堪憂,如果可能,我希望用跑步來呼吁人們重視環保。”
像風一樣,陳盆濱又踏上了奔跑的征程。50天后,他將跑到終點站——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