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離
導語:也許正是混亂的個人生活,驅使愛因斯坦去追求自然中的簡單和真相。
愛因斯坦一生都是個名人。使他名震四海的除了他的科學研究,還有他的才智和那一頭濃密的白發。在我們的記憶里,愛因斯坦總是一位與世無爭,超然物外的人物,但是,如果你按照傳統思維將他視為一名生活隨性的怪人的話,那你就忽視了他那激進的政治觀念和偶起波瀾的私人生活。
他愛他的第一任妻子米列娃·馬里奇,在結婚之前寫給她的信中說“除了和你,跟別人在一起我都感到孤獨。”然而,這段愛情最終惡化。最后,愛因斯坦懇求離婚,但馬里奇拒絕了。結果愛因斯坦發出了令人震驚的最后通牒:如果她答應打掃房間,給他洗衣服,把他的一日三餐送到他的房間里,沒有身體的親密接觸,如果他不愿意,就不要跟他說話,那他就同意和她一起住,馬里奇同意了。但即使這樣,也沒能讓兩人的關系有所緩和,兩人最終于1919年離婚。
當時愛因斯坦與他的堂姐艾爾莎·愛因斯坦的外遇已經持續了大約七年。然而,當他終于離婚(這是他和艾爾莎多年來一直渴望的),愛因斯坦卻考慮與艾爾莎的女兒伊爾莎結婚。不過最終并沒成為現實。愛因斯坦在他離婚4個月后和艾爾莎結婚。
這場婚姻肯定比他的第一次成功,但是他有時仍對妻子不忠。與女人的關系說明了愛因斯坦有多混亂,天真和遲鈍,換句話說,他有多像一個普通男人。1998年,愛因斯坦的一塊手表、多幅繪畫、若干張珍貴照片和信件出現在了索斯比的拍賣會上。一段愛因斯坦與前蘇聯女間諜瑪加麗塔·科涅庫娃的秘密戀情浮出了水面,進入了大眾的視野。
在1945年11月27日,這個敏感的男人用幽默,熱情和坦誠吐露了他的愛情:最近我給自己洗了一次頭發,但不是很成功;我沒有你那么細心,但是這里的一切都讓我想起你:“阿爾瑪加(Almar)”披肩、字典、精美的煙斗——我們曾認為它已經丟失了。這個隱居小屋,我的寂寞巢穴的一切小事物,都讓我想起你。
Almar顯然是兩人設計的愛稱,這個詞是由他們名字:阿爾伯特和瑪加麗塔的聯合簡寫。以色列希伯來大學的愛因斯坦檔案資料,沒有瑪加麗塔寫給愛因斯坦的信件。雖然兩人相識1935年左右,目前還不清楚,他們的婚外情是開始于愛爾莎去世前還是去世后。不過1936年瑪加麗塔嫁給了著名的俄羅斯雕塑家謝爾蓋·科涅庫夫,他后來創造了普林斯頓大學里的愛因斯坦半身銅像。她還和鋼琴家、指揮家和作曲家謝爾蓋·拉赫瑪尼諾夫和流亡歌唱家鮑里斯·夏里亞賓有過戀情。
寫這封信的時候,愛因斯坦66歲,瑪加麗塔51歲,沒有任何跡象表明,愛因斯坦可能意識到瑪加麗塔是一個間諜。在1995年在蘇聯出版的回憶錄《特殊任務》里,稱瑪加麗塔是一位間諜,這本書的作者是蘇聯時期的間諜頭子帕維爾·蘇多普拉托夫和他的兒子阿納托利,應該是可信的。
書中說,瑪加麗塔(代號盧卡斯)的工作是“影響奧本海默和其他著名的美國科學家,這些人都是她經常在普林斯頓遇到的”,奧本海默應該是羅伯特·奧本海默。美國猶太物理學家,曼哈頓計劃的主要領導者之一,被美國譽為“原子彈之父”。書中并沒有說瑪加麗塔是如何“影響”那些科學家的,不過她被召回莫斯科之后,得到了獎勵。有一件事很明確,1945年瑪加麗塔成功把愛因斯坦引薦給了蘇聯副領事,帕維爾·米哈伊洛夫。
愛因斯坦是一名社會主義者,可能對瑪加麗塔的政治立場并不反對。不過一直專家聲稱,愛因斯坦根本不可能幫助蘇聯人制造自己的原子彈。從技術層面上來說,愛因斯坦從沒直接參與美國原子彈,他根本沒有出現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橡樹嶺國家實驗室或任何芝加哥附近的實驗室,他一直坐在普林斯頓大學,穿著毛線開衫,抽著煙斗,思考深刻的數學問題。
即使聰明如愛因斯坦在戀愛中也是一個傻瓜,他也不知道自己的情人是個間諜。也許正是混亂的個人生活,驅使愛因斯坦去追求自然中的簡單和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