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類常見食品的保質期
食品保質期就是“食品壽命”,了解食品保質期是安全飲食的關鍵。美國“福克斯新聞”網最近載文,總結出以下主要食品的安全保質期。
1.肉食:2天~1周。魚、牛肉、豬肉和禽肉等新鮮肉食冷藏時間不要超過兩天。肉買回家后,應盡快做成食品。熟肉冷藏時間稍長些,但是最好一周內吃完,非冷凍的火腿、熏肉或臘肉的保質期最多1周。
2.調味品:3個月~1年。番茄醬保質期為8~12個月;蛋黃醬可保存6個月;芥末在冰箱中可保質8個月;醬油開啟后最好3個月內用完;黃油可冷藏1年;果醬保質期一般為1年。
3.煮熟的蔬菜和谷類:3~7天。蔬菜煮熟后保質期更短,熟的西蘭花放入冰箱別超過3天。米飯、高湯及剩菜在冰箱中放置時間不可超過1周。
4.罐頭食品:1~2年。如果在陰涼干燥處保存,罐頭食品保質期一般為1年,有些時間更長些。罐裝食品打開后,如果發出酸味,應立即扔掉。如果罐蓋鼓起,就表示已經變質了。
5.冷凍食品:1個月~1年。冷凍食品并非可無限期保質。冰激凌和雪糕保質期為1個月。冷凍全雞保質期可達1年。冷凍牛肉末保質期為4個月,雞胸和雞翅等可冷凍保鮮9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