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海
70歲的覃大媽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在室外曬曬太陽。只是最近,覃大媽的脖子莫名其妙開始痛起來了,入夜后,痛得尤其厲害,有時連睡覺都成問題。白天曬太陽疼痛能夠緩解,但一進房間,脖子就開始隱隱作痛,到了夜晚就更痛了。醫(yī)生給覃大媽頸肩部按壓檢查的時候,發(fā)現她兩側頸部肌肉稍顯僵硬,且伴有壓痛,頸部活動受限,乍一看,以為是頸肩部長期肌肉勞損的結果,但綜合了覃大媽訴說的病史后,醫(yī)生分析認為,覃大媽這個情況還是因為曬太陽引起的。
曬太陽會導致肩頸疼痛,這是怎么回事?
中醫(yī)認為,冬日在室外曬太陽,全身肌肉會處于放松狀態(tài),皮膚腠理亦處于開放狀態(tài)。當突然進入溫度偏低的室內時,這些軟組織因為寒邪的刺激就會突然收縮,尤其是沒有衣服覆蓋的頸部肌肉更為明顯。如果反復多次進出溫差較大的房間,那頸肩部肌肉因為反復的收縮緊張,就會不可避免地出現勞損。尤其是像覃大媽這樣年紀較大的老人,就更容易感覺到頸部肌肉的緊張變化,在溫度較低的夜里,頸部肌肉更為緊張,疼痛也就更為明顯了。同樣的道理,冬日里室內開空調后室內外溫差較大,頻繁出入時,應注意對自己的頸部肌肉進行保暖,以免出現意外的肌肉勞損。
其實,曬太陽這么簡單的活動也有許多講究,以下是幾個曬太陽的誤區(qū),或許你就經常這么干。
場景一:冬天曬太陽最舒服了,許多人,尤其是行動不方便的老人最喜歡窩在椅子上,手縮在口袋里,面朝太陽,暖洋洋地窩著。
中醫(yī)師點評:按照中醫(yī)理論,太陽為陽,多曬太陽可溫通筋脈,還能助陽。陽氣是人體物質代謝和生理功能的原動力,陽氣越充足,人體越強壯。而且,和吃滋補藥品補陽氣不同,曬太陽補陽氣是一種有機平衡。
不過,人體也分陰陽,“腹為陰、背為陽”。補陽氣最好就是“從陽引陰”,“陽”滿流到“陰”更好,因此,從補充陽氣這個角度出發(fā),為了得到最大的功效,還是要從曬背開始。并且,肌肉維持同一姿勢過久,可能引起肌肉勞損。和太冷時人體全身肌肉過度緊張會引起勞損一樣,曬太陽時,長時間不動,肌肉長期處于放松狀態(tài),也會引起勞損,因此,冬天曬太陽,還是要多動幾下,一張一弛,文武之道。
場景二:冬天的陽光很舒服,但是寒風太可惡,于是有了玻璃,隔著玻璃曬太陽,既暖和又避風,一舉兩得。
骨科醫(yī)生點評:一直隔著玻璃曬太陽,小心維生素D缺乏。不要認為現在的人生活條件好,就不會出現維生素缺乏。有一位30多歲的白領女士,因關節(jié)疼痛來醫(yī)院骨科就診,經檢查發(fā)現她體內維生素D缺乏嚴重。這位女患者的維生素D指標幾乎只有正常值的一半。人體對鈣的吸收必須有維生素D的參與,而缺鈣會導致骨質疏松,從而引發(fā)一系列疾病。維生素D缺乏還會導致免疫力下降。
補充維生素D的方法非常簡單,曬太陽,每天曬15~30分鐘就可,最好是每天上午10~11點紫外線最強的時候曬。最關鍵的是,即便通過飲食等方式攝入了維生素D,但如果沒有陽光的幫助,也沒辦法變成活性維生素D。
值得注意的是,玻璃會阻擋掉陽光中的大部分紫外線,所以隔著玻璃曬太陽起不到補充維生素D的作用。那種不管晴天還是陰天,出門必定做好全套防曬措施的過分愛美女性,尤其要注意是否有維生素D缺乏的問題。倘若年輕時因為維生素D缺乏而影響了鈣的吸收,影響了骨量儲存,年紀大了后,患骨質疏松的幾率會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