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經濟學人》6月6日
目前,由美國所主導的中東秩序正在崩塌:敘利亞、伊拉克和利比亞被內戰吞噬,“伊斯蘭國”在攻城略地,遜尼派的沙特為了和什葉派的伊朗爭奪地區領導權,糾集一批國家干預也門內戰。看樣子,中東在一代人的時間里都不會有和平。
在中東的統治者看來,這種情況表明美國氣數已盡;在大多數美國人看來,教訓是根本不應該在這里進行干預。這兩種看法都言過其實了。
二戰之后,這里的國家紛紛脫離殖民統治而獨立,但治理水平卻非常糟糕。經濟凋敝,獨裁橫行,統治者只好高舉阿拉伯民族主義的旗幟來轉移人們的視線。無望的年輕人要么走上街頭,釀成了“阿拉伯之春”,要么加入“伊斯蘭國”。如果美國不出手,伊朗核問題就得不到解決,該地區馬上就會面臨核擴散的風險,這對美國也沒有好處。美國還是得介入,雖然很可能出力不討好。

【美】《名利場》7月
《名利場》7月刊封面上,一個風韻猶存的中年女子身著抹胸塑身衣凝視鏡頭,說“請叫我凱特琳”。可能你以前從來沒有聽說過這位“凱特琳”。事實上,她是一個變性人,原名布魯斯·詹納,現在叫凱特琳·詹納,是話題女王金·卡戴珊的繼父、當下最火的超模肯達爾·詹娜的親生父親。這是他變性后首次以女人形象公開亮相。現年65歲的詹納是一名天才運動員,深受美國人民的愛戴。早前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訪問時他就透露從小就覺得自己是個女孩,經過多年的心理折磨和治療后,終于決定在六十多歲的時候開始變性,手術在今年4月進行。因為變性的勇敢行為,布魯斯·詹納獲得本年度ESPY(年度卓越體育表現獎)中的阿瑟·阿什勇氣獎。

【美】《紐約書評》6月25日
目前,希拉里·克林頓選情看好,她的首要任務是避免丑聞。而她的丈夫比爾·克林頓運營的克林頓基金會就面臨很多質疑。自2001年成立以來,克林頓基金會主要有兩個大的項目:一個是健康項目,幫助非洲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人們獲得價格合理的藥物來治療艾滋、瘧疾等疾病,僅在2013年就花了1.28億美元;另一個是克林頓全球議程,召集全球領袖開會,為一些緊迫的全球議題尋找創新性的解決方案。公眾的質疑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基金會的資金來源,二是克林頓夫婦接受的巨額演講費。2013年,克林頓基金會接受了 1.988億美元的捐款,平均每天超過50萬美元,其中的很大一部分來自外國政府。這里面有沒有利益沖突呢?希拉里每場演講平均收費23.5萬美元,克林頓是25萬美元,這些演講背后的目的是什么?僅僅是聽他們講講對一些事務的看法?

【法】《這里巴黎》6月3日
相戀3年半后,今年44歲的法國喜劇明星加德·艾爾馬萊與29歲的摩納哥公主夏洛特分手,夏洛特已經離開加德在巴黎的公寓,帶著兒子小拉斐爾回到摩納哥生活。他們的愛情故事堪稱現代童話,一位年輕漂亮的公主愛上人氣爆棚的喜劇明星。2011年12月,他們在查爾斯·貝爾林舉辦的聚會上一見鐘情。盡管年齡相差15歲,身份地位、國籍、居住的城市都不同,但這些都不能阻止他們相愛。2013年3月,夏洛特公主挽著加德出現在摩納哥王室慈善玫瑰舞會上,公開了他們的戀情。同年12月17日,他們的孩子拉斐爾出生。他們分手有些突然,其中原因不得而知。加德一向工作繁忙,常常在外巡演,多次缺席摩納哥王室的家族活動。看來,夏洛特公主還是未能打破摩納哥王室的700年詛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