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梁
“半城鎮化”的現狀下,多數外來務工人員及其隨遷家屬難以在教育、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障方面與城鎮居民享受平等待遇。
隨著全國公安改革的不斷深入,各省、市、區也陸續出臺了公安改革中最重頭的戶籍制度改革方案。近日,公安部副部長黃明透露,目前全國已有24個省份出臺了具體的戶籍改革實施意見,而其中,居住證制度成為“標配”、部分省份降低入戶門檻等,都成為了這一輪戶籍制度改革的亮點。
戶籍制度改革,關系到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最受關注,同時也最為復雜:一是我國人口眾多、城鄉和區域發展差距較大,難以平衡;二是許多公共服務和社會福利政策長期與戶籍直接掛鉤,難以剝離;三是各類群體發展愿望和利益訴求多元多樣,難以協調。為此,公安部部署全國公安機關加強戶籍的清理整頓,依法整治“假、重、錯”等問題,為戶籍改革打下堅實基礎。
加快戶籍人口城鎮化
據公安部副部長黃明介紹,目前已經出臺戶籍制度改革方案的地區包括新疆、黑龍江、河南、河北、四川、山東、安徽、貴州、山西、陜西、江西、湖南、吉林、江蘇、福建、廣西、青海、甘肅、廣東、重慶、云南、遼寧、湖北、內蒙古等。
涉及到具體戶籍改革方案,各省份都有著比較鮮明的特點,而其中的共性則是大多數省份都以2020年作為時間表,以加快戶籍人口城鎮化為目標,將戶籍制度改革與教育、就業、醫療、養老、住房保障、土地等方面統籌配套,協同推進。
在最新出臺戶籍改革制度的省份中,廣東提出“到2020年努力實現1300萬左右的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廣東城鎮落戶”;湖北提出“努力實現500萬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內蒙古則提出“到2020年努力實現400萬左右農牧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落戶城鎮”。
此外,少數省份還提出了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的目標。其中,重慶提出“到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5%以上,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 50%左右”;河北提出“到2020年,全省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5%”;青海提出“到2020年,全省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0%以上”;江蘇則提出 “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差距縮小到5個百分點”。
有關專家表示,當前中國的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遠低于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這種“半城鎮化”的現狀下,多數外來務工人員及其隨遷家屬難以在教育、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障方面與城鎮居民享受平等待遇。因此,加快提升戶籍人口城鎮化頗為重要。
居住證制度成標配
公眾對戶籍制度改革的期待很高,但過渡性的政策創新也必不可少,以各省份的戶改方案(意見)來看,居住證制度成為新一輪戶改的“標準配置”,而其中“過渡”的屬性也均被確立。
按照國務院2014年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要以居住證為載體,建立健全與居住年限等條件相掛鉤的基本公共服務提供機制。各地要積極創造條件,不斷擴大向居住證持有人提供公共服務的范圍。
在《居住證管理辦法》尚未出臺的情況下,各省份對于建立或完善居住證制度大多為原則性規定。以申請居住證的條件為例:大多數省份普遍需要申請人在當地居住半年以上,居住證持有人享有與當地戶籍人口同等的勞動就業、基本公共教育、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計劃生育服務、公共文化服務、證照辦理服務等權利。
但在隨遷子女參加中高考、住房保障、養老服務等更為核心的權利方面,各地的方案則普遍定調為“逐步享有”,且需與居住年限、社保年限等條件掛鉤,但是大多數省份并未明確所需具體年限,僅少數地區作出了詳細規定。其中,新疆提出“居住證持有人連續居住滿二年和參加社會保險滿兩年,逐步享有與當地戶籍人口同等的職業教育補貼、就業扶持、住房保障、養老服務、社會福利、社會救助等權利;隨行子女在當地連續就學滿四年以上、父母參加社會保險滿三年為基本條件,逐步享有隨行子女在當地參加中考和高考的資格”。
落戶門檻降低
觀察各省份戶改方案,許多省份降低了落戶門檻,甚至有些省份的落戶條件要低于國家版戶改意見中所規定的內容。
實行積分入戶是不少省份降低落戶門檻的廣泛應用手段。專家指出,這一方式對入戶條件有了明晰的規定。積分制促進了資源有限前提下的公平分配,條件清晰、簡潔、公開,有利于避免暗箱操作和戶籍腐敗,為外來務工人員取得當地戶籍打開了一扇大門。
按照國家版的戶籍改革意見,要全面放開建制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有序放開中等城市落戶限制,合理確定大城市落戶條件,嚴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規模。
相比之下,部分省份的“步子”邁得比較大。其中,貴州提出“全面放開中、小城市和建制鎮落戶限制”,這意味著貴州的中等城市與小城市、建制鎮的落戶限制將同樣全面放開;湖北提出,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壓力小的大中城市,可以參照建制鎮和小城市標準,全面放開落戶限制。
對于大城市的落戶條件,國家版的戶籍改革意見規定“對參加城鎮社會保險年限的要求不得超過5年”,而河南縮短為“不得超過2年”,安徽縮短到“不得超過3年”。
在特大城市落戶方面,各地普遍提出了建立完善積分落戶制度。河南提出“省會城市要建立完善積分落戶制度”;黑龍江提出哈爾濱要“積極建立和完善積分落戶制度”;湖北提出科學控制武漢市人口規模,合理設置落戶積分分值,建立積分落戶制度。
至于北、上、廣、深等“超特大城市”,專家指出,因這些特大型城市的“城市病”越來越突出,無法再承載更多的人口,因此,這些城市的人口規模仍將嚴格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