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碧華
“將1%的資產配置到極具個性化但有巨大社會價值的公益金融投資方向,匯聚更多資源進入公益和社會事業,通過金融和科技的力量讓生活更加美好。”
“如果10年前說公益金融,肯定要挨罵,馬上會有道德綁架,接著就是道德審判。”近日,“希望工程”創始人徐永光在某論壇上表示。
10年后,公益金融開始被接受。在徐永光看來,“至少不會被罵”。
公益金融或將成為發展趨勢,但對于普通投資人來說,可能還是一個新的概念,如何厘清其邊界?
宜信首席執行官唐寧在接受《民生周刊》記者專訪時表示,只要是幫助理財者構建資產組合時,能把其中一部分和有社會價值、社會意義的底層資產相關,就是公益金融的參與者。
新型財富觀
徐永光出席的論壇是由宜信財富主辦的第二屆中國公益金融論壇。
在論壇上,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發表主旨演講。他指出,公益金融正在全球逐漸進入主流。“中國具有特殊的創新活力,這個市場的覺醒將改變金融格局。”
作為社會進步和商業文明的體現,公益金融這個概念是2000年以后由投資界先見人士和歐美富裕家族率先提出并實踐的創新金融方式,其核心觀點是通過金融工具讓社會更加美好,讓投資行為更富有社會責任,使財富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
和傳統財務投資關注短期高額回報相比,公益金融更重視投資的長期回報及可持續發展。在歐美,公益金融這種融合了社會價值與財務價值雙重目標的新型財富觀,已經被主流財富管理機構及投資者接受。
數據顯示,2014年,全球涉及責任投資的基金規模達到460億美元以上。
但在國內,公益金融才剛剛開始。唐寧表示,過往有很多有益的嘗試,但從大眾富裕階層、高凈值人群理財的認知角度,以及相應的公益金融產品和豐富性的角度看,還處于起步階段。
在徐永光看來,最大的變化是人們的觀念、意識、專業知識,都在發生變化。
3年內可與國際接軌
在唐寧看來,公益金融是大勢所趨,“因為它對于未來中國的金融和公益,特別是財富管理,都是極為重要的。”唐寧表示,大家談資產配置的時候,在理財者的資產包、資產組合之中,應該有多種不同的資產類別,公益金融應成為選擇之一。
唐寧認為,過去在理財者的資產組合中缺失了公益金融這項重要配置,而這項配置,不僅可以讓財富得以保值增值,還可以幫助他人獲得滿足。
“通過金融創新,通過公益金融這樣一個創新的資產類別,能夠很好地把您的愛心、您對于社會的責任擔當,以及您對孩子、下一代的榜樣作用充分展現出來。”
唐寧舉例說,宜信幾年前推出的宜農貸,是通過互聯網方式,只需100元錢就可以和西北貧困地區的農村婦女建立關聯。“您把100塊錢借給她從事種植或養殖項目,一年之后她賺到錢還款。整個過程中,兩三千元就可以幫助農村貧困婦女。這項投資只給您2%的回報,應該說比較低,比起商業性的P2P理財低很多。但是,這樣一種資產類別對于貧困婦女的幫助,對于社會價值的創造是非常大的。”
“再舉一個例子,今年年初,有客戶參與了一款和中行信托合作的信托投資計劃,投資人獲得7.5%的年化收益,另外將2.3%的收益捐贈給國內知名公益項目‘大愛清塵’,為其提供塵肺病農民工醫療、呼吸設備與子女教育費用。”唐寧表示,類似這種有一定的經濟回報,但并不以經濟回報為最重要的訴求,相反注重社會價值釋放的投資應該成為趨勢。
“中國萬億的財富管理市場,如果每一個理財者的資產組合之中有1%配置到公益金融這樣的一個細分領域,將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唐寧表示,宜信2015年與福布斯聯合撰寫的《大眾富裕階層白皮書》調查顯示,五成以上中國富裕人群希望參與公益慈善并拓寬渠道,從慈善捐贈走向公益投資。
他預測,3年內中國公益金融可望與國際接軌,成為一種資產類別,成為財富管理、金融投資的標配。
金融與公益結合的可能性
唐寧介紹,宜信財富作為國內第一家為大眾富裕階層提供公益慈善服務的財富管理機構,從6年前第一次向所有客戶傳遞公益理財理念后,一直在不斷嘗試探索金融與公益結合的前沿與可能性。
2009年,作為公益金融倡導者,宜信率先發起了國內首個公益理財助農平臺宜農貸,利用創新型互聯網P2P模式,將城市人口的富余資金與農村貧困人口的借款需求對接。如今,在宜農貸平臺,公益理財客戶超過14萬人,累計愛心出借金額達到1.4億元。
2012年,宜信聯合多家機構共同成立普惠1號公益小額信貸批發公益基金,這也是國內首只通過市場化運作、以批發式銀行委托貸款向公益性小額信貸機構提供資金支持的信貸基金。3年來,該信貸基金累計支持了6家機構,總投入超過1000萬元。
面對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必須采用新的經濟發展模式,才能擁有綠色的未來。鑒于此,宜信于2014年12月推出保理資產收益權轉讓產品——綠色寶,聯合道和環境與發展研究所(IED)成熟的“綠色影響力”審核體系,以金融創新的方式為優選的綠色企業提供金融服務。
同時,這也是國內首只由個人理財者參與綠色環保領域社會責任投資的公益金融產品,理財者通過投資財務與社會績效均符合投資要求的環保企業,推動各地環境更加美好,達成穩健投資組合。
在論壇上,宜信財富宣布啟動“公益+”投資基金,進一步拓展公益金融的多個細分領域,如支持農村婦女改變命運的小貸微貸,支持農村小貸微貸NGO組織的批發貸款等,支持綠色能源環保機構發展,幫扶弱勢群體。
據悉,這是國內首個主要服務于個人、兼顧機構的大型公益金融投資基金,首期規模3億元,預計募集資金不少于10億元。
“宜信財富將協助理財者將其1%的資產配置到極具個性化但均有巨大社會價值的公益金融投資方向,匯聚更多資源進入公益和社會事業,通過金融和科技的力量讓生活更加美好。”唐寧表示。